APP下载

玉林市中小学戏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8-01-16罗欢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探索戏曲思考

罗欢

【摘要】本文对玉林市中小学戏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提升艺术教师的戏曲文化修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等方面,对戏曲进入中小学课堂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戏曲 教学 探索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11-03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艺术传承,中国戏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范式。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声腔、角色类型、程式化表演、虚拟性模仿等特点,享誉全球。中国戏曲如昆曲、京剧、粤剧等多个剧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百余种地方戏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戏曲的传承,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部倡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我深深地感到,中小学作为普及戏曲知识、传承传统艺术的前沿阵地,教师任重而道远。那么,玉林市中小学的戏曲教学现状又如何呢?

一、戏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调查发现,玉林市部分中小学学生对戏曲感兴趣,但因课业任务重,也只能在课余时间欣赏戏曲作品。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戏曲的兴趣,这部分学生认为戏曲唱词“晦涩难懂”、背景音乐“嘈杂又刺耳”……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有以下三项原因。

(一)缺乏戏曲学习环境

部分家长未能正确认识学生学习传统戏曲的重要意义,这部分家长认为学习戏曲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部分学生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对时下流行的影视剧的主题曲、插曲等充满热情,但对传统戏剧的学习缺乏学习的兴趣,认为戏曲是祖辈的爱好,年轻人学习传统戏曲一点都不“酷”。

(二)缺乏专业教师

笔者在与玉林市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交流时,发现他们在音乐课堂上多教授音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如乐理、唱歌、音乐鉴赏、乐器演奏或舞蹈等,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教授戏曲的机会较少。形成当下音乐教学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缺乏专业戏剧教师。玉林部分中小学校的教师编制中,并无“戏剧教师”这一类目。中小学编制类目无相应的设计,导致难以招到真正能上戏剧课的专业老师。

第二,玉林市中小学的艺术类教师大多数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的学校毕业,而区内的师范院校尚未开设专门的戏剧专业,因而也难以招到具有戏剧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因此,师资存在严重缺口。目前,玉林市中小学的戏剧课(或艺术课)任职教师,多为非艺术类专业毕业的教师,常常是其他学科的专任教师临时担任戏剧课(或艺术课)的任课教师,这种情况在玉林农村学校中较为普遍。

第三,缺乏进修渠道。目前,玉林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参加“市培类”进修培训和网络研修培训。但是,“市培类”进修培训并没有分出艺术科目进行培训,也没有针对艺术类科目的专业培训,所有科目的教师都培训相同的内容,缺乏一定的指导性。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中华美学的典型代表,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其表演寓理于情、寓教于乐,表现形式写意,追求意境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教师若想将这门课上好,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三)缺乏优秀的教学模式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深谙“教无定法”的道理,而戏曲教学涉及发声方法与审美取向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在历年广西中小学音乐教师优质课比赛及观摩课中,虽然有优秀的歌唱教学、音乐欣赏的课例,但较少能看见优秀的戏曲教学课例,想要找到优秀的戏曲教学的模式就更具有难度了。

“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不是为了培养戏曲表演的从业者,而是通过学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戏曲的语言之美和情节曲折之美,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戏剧的色彩和音韵之美,使学生感受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认同感,将中国的传统艺术精神转化为他们自身的人文素质。中小学戏曲教学不是长篇大论的理论灌输,而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兴趣点开展寓教于乐的趣味教学。

二、教学探索

如何提升玉林市中小学广大音乐教师对戏曲的传唱能力,如何培育学生的戏曲素养,推动戏曲遗产的保护工作?

(一)提升任课教师的戏曲文化修养

正如卡巴列夫斯基所说:“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青少年听众是积极的,你自己就应当先积极起来;如果你希望他们对音乐表现出兴趣,你就要先在自己身上表现出兴趣。”由此可见,戏曲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位戏曲音乐的欣赏者和爱好者。

戏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热情与态度对学生能产生隐形的“暗示”,这种“暗示”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和学习兴趣。若戏曲教师自身是一位戏曲爱好者,掌握了非常丰富的戏曲知识,且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戏曲知识,那么,相信大部分学生会对戏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培训促教学技能提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若想提升戏曲课的教学水平,学校应不断加强戏曲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玉林市曾多次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演出活动。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戏曲进校园”的专业表演团队深入到玉林各县(市、区)的中小学中,为各中小学的师生带去了近百场的精彩演出,表演内容包括京剧、粤剧、戏歌等戏曲。另外,玉林市还有“戏曲身韵跟我学”的知识讲座,讲座内容包含现场教学表演和理论知识的讲授。2017年9月,玉林市组织了“戏曲进校园”的文艺人才孵化班,邀请在戏曲界享有“中国戏曲一绝”美誉的卢浩老师进行讲学。在教学现场,授课老师注重培训内容的专业性、普及性和时效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戏曲的起源、唱腔发声、表演方式和剧目分类等內容,并为参加培训的教师示范戏曲基本功的教学方法,如站相、台步、指掌、亮相等,并着重解决了一线教师在日常戏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要点与难点问题,增强了参训教师的戏曲理论知识与专业授课的应用水平。

戏曲教师在培训班中,通过一系列介绍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与互动体验活动,拓宽了文化视野,积淀了人文修养。开展培训班有利于在玉林市中小学校园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戏曲教师将民族的文化精髓播撒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2.大赛促教学技能提升

举办戏曲比赛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小学学生的戏曲素养,展示学校戏曲教育的优秀成果,从而推动“戏曲进校园”的教学探索。

玉林市教科所在2018年4月曾主办了为期三天的“2018年玉林中小学美术、音乐学科教师‘戏曲文化教学技能大赛”。该比赛分为美术和音乐两大类,大赛结合美术、音乐学科的特点,将本次大赛的比赛项目设为教学设计、说课、演讲三大项,来自各县(市、区)市直学校三个学段(高中、初中、小学)72名选手参加比赛,并有300多名教师到场观摩。在比赛中,参赛选手现场展示了戏曲表演技能,如唱腔、身段、舞美等,选手们的精彩展示,给评委及观摩老师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本次大赛有利推进了玉林市中小学戏曲文化的传承,开发了戏曲文化的教育资源,创新了的戏曲文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并提升了戏曲课任职教师(包括美术课和音乐课任职教师)的专业素养。

此类大赛有利于戏曲教师优化授课内容、更新教学理念,更有利于戏曲教师探索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1.细分不同教学阶段的内容

戏曲教学内容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教学定位不同,面对相同类型的题材,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学段要求,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小学生学习戏曲,应该注重对戏曲的感性体验,通过欣赏、模仿、表演等一系列的参与活动,通过身体感官的积极参与,积累丰富的音乐经验,为下一阶段的理性探究打基础。

2.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中国戏曲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富有特殊的魅力。

教师在授课实践中,可从简单的戏歌入手,戏歌不但有戏曲的韵味,还很容易演唱。从戏歌开始学习,由易到难,强调人人参与,不过分追求唱腔和表演的完美,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注重“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戏曲韵味。在中国的戏曲界,老一辈艺术家习惯运用“耳提面授”的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这种传统的戏曲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还是能满足学生的求学要求的。并且如果用钢琴来教唱学生总觉得怪怪的,学生也不能唱出戏曲特有的味道。而教师的传授以保留旧有风貌为己任,以追求原汁原味为极至;学生的接受以获得形似为标准,以求得神似为目的。特别是在民间艺术与地域风格的掌握上,口传风格、流派,心授风采,神韵,将教师习得、理解、掌握的音乐文化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留传播下去。

3.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首先,从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说,宣传文化部门应该在社会生活中加倍传播戏曲,让人们形成更加深厚、更加广泛的戏曲艺术理念。例如,从经济上支持戏曲工作者对曲调、声腔进行深入挖掘,争取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对戏曲到基层演出,到社会各地演出给予支持与鼓励。在玉林电视节目与广播系统中加入一些戏曲方面的节目,这样的鼓励措施要比只是在学校中设置音乐课程更显实效。为了让中小学生体会戏曲的奥妙,我们先想方设法让他们产生兴趣。如果学生从家庭、社会或其他渠道都可以接受戏曲类的節目,那么他们在音乐鉴赏方面的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兴趣也会逐渐转向戏曲艺术。其次,创建展示的舞台。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戏曲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活动,如成立玉林本土戏曲兴趣小组和团体,或举行“戏曲文化知识大赛”以及“戏曲校园歌手比赛”,请学生看戏等,推荐有表演才能的学生参加各级的比赛活动,使学生校内校外都有展示的机会,成功体验戏曲文化的魅力,以此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持续学习戏曲文化的目的。最后,加强中小学生的传统戏曲文化认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戏曲文化活动,使每位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随时随地感受到戏曲文化氛围,提升文化自豪感,加深对戏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拓展学校对中小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空间和方式。

猜你喜欢

探索戏曲思考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