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观视域下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析

2018-01-16林法财王宇航王建珠秦宇航杨小存吴云川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整体观专业知识针灸

林法财,郝 锋,王宇航,王建珠,秦宇航,杨小存,徐 勰,吴云川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0 引言

整体观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中医临床诊疗离不开整体观,而在中医教学中更应注重整体观。以往的教育注重结果的评价,注重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材。而在医学的教育中更应关注医德和医术的全面发展[1]。然而,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引下,对针灸推拿学生的培养多关注在教育结果的整体性,却对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关注不足,过程的整体性决定了结果的整体性,在中医临床课程教育中更要关注过程的整体观。

1 时间的整体性

专业课程早期与中后期的统一。针灸推拿专业课程大都在高年级开设,致使学生进入大学两年还没有接触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专业不了解,而针灸推拿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本着早临床,多临床的理念,提倡在本科一年级开始接触手法,注重对推拿手法、针刺手法的练习,手法是针灸推拿的基本功,基本功的练习应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融入平时生活当中。目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对自己的专业比较感兴趣,但是课程中却没有开设专业课,很多学生主动参加各种社团跟随高年级同学学习专业知识,然而很多社团教给学生的知识并不专业,以致于后面再接触专业课时很多错误手法已形成,难以改变,先入为主错误手法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学生刚进入大学,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突然放松下来,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很多学生不知道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了解,以致于一部分学生对未来产生了迷茫感。高中的学习氛围和努力程度应在进入大学一年级时得到延续,继续这种学习的势头,并保持下去,在这个最好的时机学习专业知识,收益会更多。因此大学一年级良好的开端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在这个时期加强对专业课的学习,将专业课程提早安排到低年级中,并反复学习。

2 空间的整体性

学校、家庭、社区、医院的统一,为学生创造学习的环境。学习不拘泥于课堂,大学的学习大都在课堂外,在校园中为学生创造实践场所,社团、模拟实验室、模拟医院等使学生在课后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尽早取得家长的配合,假期学生回到家中后,家长主动配合并要求学生为其做治疗,练习针灸、推拿等操作技能,家长创造条件为学生施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并适当鼓励和表扬,家长与学校老师相互配合,提早准备针灸推拿的优势病种,学生回到家中自然而然的可以用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就感,产生了对专业知识的热爱,并逐渐具备了自信心,为日后更加坚定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组织学生进社区义诊,进医院跟老师门诊,在寒暑假由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下乡活动,使学生在乐趣中得到提升,学生也可以尽早认清现实,社会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需要,更加坚定了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

3 教与学主体与主导的整体性

学生间、师生间、师师间的统一。优秀的人周围往往也是很优秀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生课后的时间较多,且都是与周围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学生间可以互相带动学习。学生间组织学习小组,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互相学习、探讨,共同进步的同时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重视指导老师的作用,发挥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2-3]。为每名本科学生或每个学习小组指定专业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时光,并设立奖励机制,鼓励指导老师的主导作用,在指导老师主导作用下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到临床中跟随不同老师门诊,学习不同老师的临床诊疗优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作用[4-5]。

4 培养模式的整体性

临床、科研、教学的统一。学生参加临床、科研活动,推动专业课的学习,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深入理解。针灸推拿对动手能力要求高,学习时要用心体会,反复思考,不但手巧,也要心灵,对此《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灵枢·官能》“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带动学生参加科研工作,科研创新竞赛,指导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学校组织专业论文竞赛,学生间学术报告,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临床、科研共促教学发展,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师具有教师和医生的双重身份,不但要提高教师的临床能力,更要鼓励教师多申报科研项目,才能适应学生不断学习的需求[6]。针灸推拿是临床学科,教学中要有大量的临床素材支撑,同时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能,因此应鼓励教师从事临床工作,每周应有一定量的针灸推拿门诊工作量。没有实践的理论不异于纸上谈兵,针灸推拿门诊也需要助手,教师可将学生早日带入临床,学生跟随老师门诊,学习老师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亲身体验针灸推拿的实效性,自己经历的案例印象更深刻,有了临床素材,为科研的学习奠定了临床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对于临床实践要求高的专业而言,科研思路的产生来源于临床,脱离临床的科研是空洞、没有意义的。基于临床的科研不但可以诞生灵感的火花,而且可以更好地为健康服务。因此,对于针灸推拿专业,临床、科研、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丰富,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5 教学方式的整体性

平时学习与阶段性考核的统一。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针灸推拿基础知识后,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的形式不拘泥于考试的形式,可以举办针灸推拿技能竞赛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提升,而不是在压力下学习,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往往可以产生更佳的学习效果。赛前的磨练使学生对针灸推拿技能快速的提高,赛后的奖励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学习专业知识带来的荣誉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定期举办竞赛使学生时刻不忘对专业知识的反复学习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针灸推拿对实践要求较高的课程,适当应用PBL教学方式,案例法及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的记忆,更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7-8]。

6 培养方案的整体性

标准化教育与因材施教的统一。在现行统一标准教育的同时,应注重个体化教育,鼓励学生个性的存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学习才会更有积极性。在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选择上,大学一年级时可接收一部分其他专业的优秀学生转专业学习针灸推拿专业,一方面为一部分学生实现医学梦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转专业学习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也是各专业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他们主动选择针灸推拿专业,体现了对专业的热爱,更加珍惜对新专业学习的机会,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接收其他专业的同时,每年应淘汰一部分学生,对那些学习不主动不积极的学生应劝其转到其他专业,这也体现了医学的严谨性,同时也为那些志向不在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

7 结语

整体观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在中医诊疗中不能脱离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不仅应用于诊疗疾病,在中医的人才培养中更应体现整体观。不仅在教学结果的评价中关注结果的整体性,更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整体观,在针灸推拿学专业教学中,时间、空间、人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都应体现整体性。针灸推拿课是一门临床课,同时也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在人材培养上应遵循古人“得其人乃传”的理念,因材施教。在教学评价中注重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的统一,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统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在针灸推拿课程教学中适当发挥PBL教学模式,适当进行案例式教学与PBL及传统整合教学法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更宜于针灸推拿这样临床课程的教学。

猜你喜欢

整体观专业知识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
以整体观为指导运用推拿联合舒筋消斜膏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
马克思《巴黎手稿》的身体整体观及其生态哲学意蕴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