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农产品滞销不能“亡羊补牢”

2018-01-16

今日农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丽江大蒜果农

6月22日,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新媒体平台微大关发布信息称:水果丰收了,果农愁了,谁来帮帮他们。该信息内容是,当下正是李子、桃子上市季节,大关果农获得大丰收,但丰收并没有带给果农快乐,因为销售并不如意。

无独有偶。今年3月开始,诸如大关的水果增产卖不出去的消息,在云南屡见报端。3月12日,《德宏团结报》发布消息:一批批熟透了的番茄已相继掉落在地里,无人收购。而在马铃薯主产区盈江的部分乡镇,往年车来车往、人来人往收购冬马铃薯的红火场面也少见了。时间进入到5月,《云南日报》、云南网等媒体又发布云南丽江、大理等地大蒜滞销的报道,原本每千克卖到5元的大蒜,当前每公斤只能卖到0.7元。

云南省农业厅提供的资料显示,云南马铃薯、番茄、辣椒、大蒜均出现了滞销,德宏州约15万吨的马铃薯、怒江州和玉溪市约1.7万吨的西红柿,以及文山州的辣椒均出现滞销,尤以大理、丽江、怒江大蒜滞销问题突出,滞销量超过10万吨。

增产不增收,带来的苦恼并非只落在农民身上,政府部门同样心力交瘁。

这些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农产品滞销现象其实有章可循。影响价格的要素是建立在供求关系之下的数量与质量,分析今年以来德宏的番茄、马铃薯,丽江、大理的大蒜,昭通大关的水果,其滞销原因,就是数量上的供大于求。

造成供大于求的原因,就是农民对市场行情失去最基本的判断,看见别人种什么拿钱,就跟风种什么。

农民为什么会对市场行情失去最基本的判断?这与市场两端的生产和消费信息严重不对称有关。当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后果发生后,政府部门出来了,以数据赖以生存的电商出来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滞销,但未能解决农产品带给农民合理的收益。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同层面解决问题的思路凸显出来:农民的思路是,今年种什么能赚到钱,明年就多种几亩;电商的思路是,哪里出现滞销,就到哪里;政府部门的思路是,不管价格高低卖出去,就等于帮了农民大忙。

“亡羊补牢”的行为未能解决农产品周期性滞销现象,《礼记·中庸》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同样需要“预则立”的思维方式,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曲突徙薪,建设全国大数据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全国大数据平台可以提供以下信息:区域性或者全国性农作物种植面积、市场需求量数据、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需求等等,这些数据才能建立农民种植、企业加工、平台销售之间互信基础,解决农产品价格周期性失衡的局面。

当前,“互联网+”已经出现在各个领域,农业领域更要重视“互联网+”,让种地农民充分用好这些技术,从容应对增产不增收的现实。

猜你喜欢

丽江大蒜果农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丽江三朵节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丽江的荒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