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

2018-01-15撒志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全喉喉癌康复训练

撒志平

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甘肃白银 730913

咽喉功能经手术后的明显异常,会使患者原有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发生不同程度地改变,患者因无法言语而产生特殊心理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1]。所以全喉切除术后的语音重建对患者而言尤为重要,辅助康复护理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对增强患者的生存自信心具有重大意义[2]。此次为观察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效果,选择该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接受全喉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患者30例。B组患者年龄 55~79 岁,平均年龄(63.6±3.9)岁;男性患者 19例,女性患者11例;文化程度:4例为小学,10例为初中,9例为高中,7例为大专以上。A组患者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64.6±3.5)岁;男性患者 18例,女性患者12例;文化程度:4例为小学,9例为初中,9例为高中,10例为大专以上。B组与A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学历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患者手术后均进行常规语音康复护理模式,在手术后身体康复后出院前进行康复培训,采用动画、图片、PPT、视频等形式,向患者讲解全喉切除术后解剖结构的变化,指导患者的饮食及语音重建的方法,向去讲述成功案例,增强康复信心,在家属的配合下实际康复操作[3]。B组患者手术后进行康复前移理念语音康复模式,详细见下:①前移康复理论讲解:采用动画、图片、PPT、视频等形式向患者详细讲解全喉切除术后的语音重建方法,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全喉切除术后呼吸形态、外观及失语问题,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应耐心详细的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意义和目的,在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下进行康复训练;②心理疏导:基于手术本身就给患者产生的一定的生理刺激,给患者带来较为明显的心理影响,术后极容易出现恐惧、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可利用榜样学习增强其对康复的信心,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稳定情绪,列举语音重建的可行性,减轻负性情绪对康复效果的影响;③前移康复模拟训练:提前让患者了解康复训练操作和技巧,由于老年患者接受能力较差,在其完全掌握后达到熟练的操作技巧时,为康复训练做好准备;④迁移实际康复训练:当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较为平稳,颈部敷料摘除后,身体体力有所恢复时,在安静的病房环境下,对迁移康复训练内容进行实际联系,主要包括饮食、瘘口护理以及语音康复的实际操作[4]。同时,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在患者家属的全力支持下更好地服务患者。

1.3 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常用的欧洲癌症调查治疗生存质量评分简表制定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标准,从日常生活、社会活动、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各条目1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差[5]。语音评估分级分为Ⅰ(优)、Ⅱ(良)、Ⅲ(可)、Ⅳ(差)级。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借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各组相关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s)进行表示,组间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

B组患者的各项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1。

2.2 两组语言评估结果比较

经统计,B组康复后,语音评估Ⅰ级13例,Ⅱ级11例,Ⅲ级4例,Ⅳ级2例;A组复后,语音评估Ⅰ级8例,Ⅱ级9例,Ⅲ级7例,Ⅳ级6例;B组患者的Ⅰ级、Ⅱ级语音评估结果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变化[(±s),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变化[(±s),分]

条目 术后生存质量评分B 组(n=30) A 组(n=30)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社会活动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经济影响6.04±1.01 5.54±0.42 6.25±1.54 7.27±1.22 5.12±1.17 5.27±1.67 6.43±1.24 8.22±1.05 7.08±1.51 8.25±1.01 9.27±0.67 7.23±1.01 7.27±0.67 8.23±1.01

3 讨论

全喉切除术在临床应用时,以彻底切除癌肿为前提,尽可能保留或重建喉的功能,避免行全喉切除术后给患者的生存带来严重负面影响[6]。康复前移理念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将其应用在行全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通过护士耐心的指导,降低患者因不能言语及外貌改变而产生的负面心理问题,减少因无法表达自我患者产生的自卑心理,使患者及家属积极地参与到康复训练中,利用模拟训练让患者在手术前掌握术后康复技巧,减少手术后其他躯体不适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发挥护理最大效能,使患者能更早融入社会,提高生存质量[7]。经此次研究,通过对比B组与A组患者的各项康复指标差异,也证实这一康复理论的实用价值[8]。

综上所述,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1]田梓蓉,张平,梁晶.老年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便秘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6):6-8.

[2]吴秀平.Orem自理理论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指导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1):121-123.

[3]卢大松,冯勇军,曾春荣.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老年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7):1017-1019.

[4]黄卫东,孙晶晶,刘欣梅.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6063-6065.

[5]钟典,王雪芬.延续性护理对喉癌全喉切除术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4,30(10):1423-1424,1427.

[6]周宇慧.老年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6,22(8):125.

[7]高盈,范若皓.老年喉癌患者术后营养风险与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J].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6,22(4):265-268.

[8]曾长娟,席淑新,邹敏.喉切除术影响喉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3,13(4):74-77.

猜你喜欢

全喉喉癌康复训练
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体质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行成的原因观察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全喉术后咽瘘的产生因素分析及防治
ABCG2及其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