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18-01-15吴启运钟英巫定明唐荣武曹金昌姚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2期
关键词:高压氧脑出血神经功能

吴启运,钟英,巫定明,唐荣武,曹金昌,姚佳

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江油 621700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并发症,发病年龄段在50~60岁为主。发生高血压脑出血后,高血压血肿会严重破坏血脑屏障,损伤脑组织,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压迫脑组织,迫使脑组织移位,进而损害机体神经功能,可致偏瘫和言语障碍等重要后遗症,给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式也有所增多,治疗效果也略有不同。此次为了观察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时,术后应用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后,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及预后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研究定在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选择神经外科收治的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30)。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 54~73 岁,平均年龄(60.5±4.5)岁;主要有外囊区出血11例,皮层下出血2例,壳核区出血4例,丘脑区出血2例,内囊区出血6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60.5±3.5)岁;主要有外囊区出血10例,皮层下出血1例,壳核区出血4例,丘脑区出血5例,内囊区出血10例。纳入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脑内血肿量 30~70 mL,出血时间<24 h,无严重意识、智力障碍患者,排除合并其他神经疾病患者[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55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接受抗生素治疗、脑保护剂治疗、脱水处理及维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及营养支持治疗等预防并发症处理。对照组常规治疗,主要是实施心理干预和神经内科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方案: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采用单人纯氧舱内,预先调整压力为0.2 MPa,升压时间为20 min,确定压力处于稳定水平时让患者带面罩吸纯氧1 h,以收缩压纯氧加压至0.20 MPa,加压20 min,稳压20 min,后逐渐减压20 min出舱,期间每吸氧20 min便休息5 min,控制减压时间为30 min,对患者进行1~3个疗程的高压氧,1个疗程10 d[3];康复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后48 h后由康复医师进行康复治疗,在康复医师指导和协助下进行康复治疗,(1)运动疗法:①在患者卧床期间,进行良肢体位抗痉挛,协助患者患侧被动运动,平卧、半卧位、侧卧位进行翻身训练,后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具体的康复强度需要按患者病情状况进行选择,遵循康复循序渐进原则;②在患者可基本坐位平衡训练后,拍打、按摩皮肤肌肉,实施床上移行、步态平衡练习、桥式运动,训练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同时疏导患者的担忧心理,增强治疗依从性,配合康复训练。(2)日常生活动作练习,日常生活动作主要有吃饭、穿衣、洗脸、洗手及整装等,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步好转,指导患者进行吃饭、穿衣、洗脸、洗手,上洗手间等基本生活技能,在康复训练时,尽可能的让患者独立完成,减少患者依赖他人帮助日常生活活动的习惯,不断激发起患者记忆功能的恢复,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语言训练:在患者康复治疗时,使用语言刺激的方法进行语言功能恢复,由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谈家常、讲故事等方式,尽可能多的日常口语对话,每天都要坚持练习语言,从周围熟悉的人名、称谓等开始,然后逐步进入到指认物品名称等[4]。

1.3 观察指标

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IHSS)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日常活动能力[5]。

1.4 统计方法

对该研究数据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患者年龄、性别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研究中所涉及的其他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

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27.33±3.24)分,对照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为(26.87±3.34)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2.34±2.24)分,对照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为(19.54±3.21)分,治疗后15 d观察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MDCA、ADL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OCA、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MOC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 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MOCA、ADL评分对比[(±s),分]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MOCA、ADL评分对比[(±s),分]

组别M O C A评分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A D L评分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参照组康复组统计值P 7.3 4±2.2 3 7.6 5±2.1 2 0.4 1 2 0.6 8 1 2 5.4 4±3.2 1 1 9.1 2±4.6 2 2 5.4 0 0 0.0 0 0 6 4.7 4±9.6 4 6 5.3 7±9.6 4 0.4 1 2 0.6 8 1 8 6.3 2±6.7 1 7 2.3 6±8.5 2 2 5.4 0 0 0.0 0 0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严重并发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每10万人中大约有12~15人出现高血压脑出血,发病人群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集中发病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6]。发生高血压脑出血后,会直接影响机体大脑局部神经功能,是一种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的高血压并发症。目前,对高血压脑出血都是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手术,清除脑内血肿,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临床治疗方式。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一方面是确保手术疗效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也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保证。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能促进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恢复,对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有重要作用,通过高压氧作用使缺血组织血管扩张,增加病灶区血供与氧含量,从而纠正患者脑缺血缺氧,促使部分细胞功能恢复[7]。早期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运动疗法、日常生活动作练习、语言训练等康复指导,帮助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开始,逐步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促进患者的细胞功能恢复,帮助患者恢复基本生活技能,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在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早期康复训练,经过相同治疗时间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证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减少高血压脑出血脑神经损伤有重要作用,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8]。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疗效显著,一方面可以可减少后遗症及致残率,另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效果较优,值得临床应用。

[1]李超,宋志悦,吴丹,等.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5):72-73.

[2]冯燕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7):63-64.

[3]王宇.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2):246-247.

[4]郭培,缪石榴.康复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5):1666.

[5]薛莉娜,姬改梅.高血压性脑出血药物治疗加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5(2):191-192.

[6]林敏.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1-2.

[7]葛玉龙.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4(7):32,34.

[8]廉晓宇,刘晓霞.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高压氧康复治疗的疗效[J].临床医学,2014(6):535-536.

猜你喜欢

高压氧脑出血神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