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与肥胖在2型糖尿病中的交互作用

2018-01-15全贞玉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患病调整胰岛素

徐 冰,全贞玉

(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作为全球性慢性疾病,糖尿病不仅严重威胁人群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而且是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的危险因素。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其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与危险因子[1-2]。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3],并且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罹患冠心病,CRP与包括胰岛素抵抗在内的代谢综合征的多组分相关,并且CRP水平随着代谢综合征的异常组分数增加而增加[4],因此猜测CRP在一定程度上与糖尿病相关。肥胖既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又参与炎症反应过程,因此本研究探讨血清CRP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的相关性及CRP与肥胖在T2DM发病中的交互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进行社区体检的居民,排除资料不完全及数据录入异常者,最后分析的研究对象为1435名。

1.2 体格测量

受检者于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身高、体重时,受检者脱去鞋、帽、外衣,身高以cm为单位,体重以kg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测量血压前至少安静休息5 min,被测量者取坐位于上臂内侧肱动脉处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

1.3 血液生化测量

受检者空腹10 h后静脉采血3 mL,PPI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罗氏公司)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CRP、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1.4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及分类标准[5]:1)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2)FPG≥7.0mmol/L;3)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应用SPSS 24.0软件。血清CRP分为四分位组,第一分位组(Q1)CRP<0.42 mg/L,第二分位组(Q2)CRP为0.42~0.82 mg/L,第三分位组(Q3)CRP为0.83~1.83 mg/L,第四分位组(Q4)CRP>1.83 mg/L。因TG、CRP呈正偏态分布使之进行对数转换以服从正态分布,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各项指标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血清CRP水平的各项代谢指标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趋势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不同血清CRP水平T2DM的患病风险及CRP与BMI交互作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项指标一般情况

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各项指标一般情况及比较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年龄、BMI、SBP、TC、TG、CRP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血清CRP水平的各项代谢指标情况

随着血清CRP水平的升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年龄、BMI、SBP、TC、TG、LDL-C、FPG随着血清CRP水平升高而升高,HDL-C随血清CRP水平升高而降低(P趋势<0.05)(见表2)。

2.3 不同血清CRP水平的T2DM患病风险

未调整时,血清CRP第四分位组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是第一分位组的2.25倍(95%CI1.295~3.923),且随着CRP水平的升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也升高。调整性别、年龄、BMI、血脂、血压、血清CRP与T2DM不再存在相关性(P>0.05)(见表3)。

2.4 CRP与肥胖在T2DM患病中的交互作用

未调整时,肥胖组且GGT上四分位组糖尿病患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组且GGT下四分位组的3.04倍(95%CI1.384~6.671);调整年龄性别,肥胖组且GGT上四分位组糖尿病患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组且GGT下四分位组的2.76倍(95%CI1.242~6.135)(见表4)。

表 1 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各项指标一般情况及比较

*与正常组比较,P<0.05

表 2 不同血清CRP水平的各项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

表 3 不同CRP水平的T2DM患病风险及95%可信区间

注:模型1:未调整;模型2:调整性别、年龄、民族、BMI;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调整TC、TG、HDL-C、LDL-C;模型4:

在模型3的基础上调整SBP和DBP

表 4 GGT与肥胖T2DM患病中的交互作用

注:模型1:未调整;模型2:调整性别、年龄。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和(或)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受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减少被认为是引起T2DM的主要原因,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对糖尿病的进一步研究,有学者认为T2DM还是一种先天性免疫性疾病[6]和低度炎症性疾病[7]。CRP是机体在炎症、组织损伤时短时大量增加,继发于细胞因子增高并受其调节,由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期蛋白。有研究表明[4,8-9]炎症过程是胰岛素抵抗的一部分,并且推动胰岛素抵抗向糖尿病发展,这也解释了糖尿病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高患病风险。

本研究显示,糖尿病人群的年龄、BMI、SBP、TC、TG、CRP水平均高于正常人,随着血清CRP水平的升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与另一项关于CRP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6]的结果大体相同。BMI、SBP、TC、TG、LDL-C、FPG随着血清CRP水平升高而升高,HDL-C随血清CRP水平升高而降低。未调整混杂因素时,高水平血清CRP存在着高糖尿病患病风险,调整混杂因素后,血清CRP与T2DM不再存在相关性。CRP与肥胖在T2DM的发病中存在交互作用,这与之前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6]一致。在老年人群中进行的炎症因子与糖代谢异常的队列研究中,CRP是多个炎症因子中在调整混杂因素前后均与包括糖尿病在内的糖代谢异常有关的炎症因子。

多种机制涉及T2DM与CRP之间的相关性,肝脏作为葡萄糖代谢和合成的重要场所,在维持血糖正常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RP为肝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在肝细胞及机体炎症、组织损伤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低度炎症是T2DM进展的标志,病理学表现为大血管和微血管的损伤,这种炎症状态与细胞因子的增加密切相关,干扰胰岛素信号的正常传导,是胰岛β细胞长期处于高血糖浓度中受到损害作用的重要原因[10]。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调节CRP的产生,而CRP则通过诱导胰岛素受体-1丝氨酸磷酸化,从而损伤促进葡萄糖转运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并且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展[11]。胰岛素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会在转录水平发挥非特异性抑制作用从而抑制CRP的产生,而T2DM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减少及敏感性下降的状态反而会促进CRP的合成[12],高血糖状态还会促进胰岛细胞分泌IL-6增加,后者作用于肝脏使其大量合成CRP[7]。脂肪组织也会分泌大量IL-6促进CRP的合成,这也可能是介导糖尿病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升高的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CRP与T2DM之间存在相关性,但CRP不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子,这种相关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作为筛查T2DM高危人群及T2DM患病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临床参考指标之一。

[1] 高阅春,李全,何继强,等.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840-843.

[2] KABLAK-ZIEMBICKA A,PRZEWLOCKI T,SOKOOWS-KI A,et al.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hs-CRP and TNF-α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 in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J].Atherosclerosis,2011,214(1):185-190.

[3] 王振华,龙莉娟,赵钢,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与血浆Omentin-1及IL-6、hs-CRP的相关性[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1,19(9):1451-1453.

[4] FRÖHLICH M,IMHOF A,BERG G,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and feature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a population-based study[J].Diabetes Care,2000,23(12):1835-1839.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87-123.

[6] PRADHAN A D,MANSON J E,RIFAI N,et al.C-reactive protein,interleukin 6,and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JAMA,2001,286(3):327-334.

[7] 张晓旸,李兴.内脂素、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15):2333-2336.

[8] ALI S,KHAN M A.CRP,an inflammatory biomarker in type 2 diabetes[J].J Postgrad Med Inst,2015,29(1):18-23.

[9] FESTA A,D’AGOSTINO R Jr,HOWARD G,et al.Chronic subclinical inflammation as part of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The 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 Study (IRIS)[J].Circulation,2000,102(1):42-47.

[10] ROBERTSON R P.Chronic oxidative stress as a central mechanism for glucose toxicity in pancreatic islet beta cells in diabetes[J].J Biol Chem,2004,279(41):42351-42354.

[11] D’ALESSANDRIS C,LAURO R,PRESTA I,et al.C-reactive protein induces phosphorylation of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on Ser307 and Ser 612 in L6 myocytes,thereby impairing the insulin signalling pathway that promotes glucose transport[J].Diabetologia,2007,50(4):840-849.

[12] 杨东胜.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3):278-279.

猜你喜欢

患病调整胰岛素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工位大调整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18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