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足鼎立,人声鼎沸

2018-01-12朱英贵

文史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九鼎礼器成语

朱英贵

成语“三足鼎立”的字面意思是鼎有三只足方能够立得稳,缺一不可,借以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共同支撑。而“人声鼎沸”这个成语始终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用来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平静不下来,就像烧开了的汤水在鼎内沸腾一样。由此可见,“鼎”原本是用来烹煮食物的炊具,或者可以说最初的“鼎”就是一只由三只足支撑的锅。在上古时代,鼎既是烹煮食物的炊具,也是宴饮时候进食的餐具,所以要了解“鼎”字的含义,就需要先从它的古文字字形所揭示的烹饪容器(炊具)与进食容器(餐具)的属性入手。

一、“鼎”字的字形解读与造字本义

“鼎”字的本义为烹饪容器,相当于后代煮食物的锅,用以烹煮和盛放食物。《说文·鼎部》:“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易卦:巽木于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

许慎这段对“鼎”字的解释大意为:鼎有三只支撑的足和两只便于提携的耳,是用來烹煮调制百味的宝贵的炊事器物。当年夏禹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金属铜料,熔化后在荆山之下铸造九鼎……根据《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就是鼎卦,鼎卦的卦象是下巽(风)上离(火),即剖开木头借助风力烧火煮饭,以燃木煮食象征化生为熟,除旧布新的意思。

可见,许慎在《说文》中并不是在讲解“鼎”这个字的字形构造原理,而讲的是“鼎”作为器物的形状与来历、以及周易中鼎卦卦象的含义等,这正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所评价的:“三足两耳谓器形,非谓字形也。”那么,“鼎”字的字形构造又是如何呢?请看它的早期古文字字形:

以上是“鼎”的古文字字形,上边一排为《甲骨文合集》中的一期甲骨契文形体。可以看出,“鼎”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均为独体象形字,象古代的一种烹饪容器之形。各种甲骨文字形和早期金文(前一个金文字形)的“鼎”字,正是这种容器的形象写照,字形的上面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晚期金文(后一个金文字形)以及小篆字形,鼎耳的形象已经不明显,鼎足的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形。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器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鼎本是中国远古时代的炊具与餐具,早期的原始人类学会使用火之后,就可以在一堆篝火中烧烤猎获的动物了,于是人类开始尝到了熟食肉香的美味。与此同时为了取水与存水的方便,人们掌握了制陶工艺,于是便有了各种纯容器性质的土陶。终于当有人大胆地将盛装水的土陶放到火上烧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人们发现了沸腾的水,从此华夏的祖先可以喝到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灭菌的开水了;当有更大胆的人将食物放进沸腾的水中的时候,更大的奇迹出现了:人们不仅尝到了跟烧烤熟食味道不同的烹煮熟食,而且还尝到了更加美味的汤与羹。人类学家认为,用鼎来烹煮肉食,既有利于肠胃的健康和营养吸收,又能增快身体发育的速度,促进人们头脑的发达和文明意识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一环。

把土陶容器放到火上烧,不仅仅是烧开了容器里的水,也不仅仅是煮熟了容器里的食物,它还使先民得到了另一个惊奇的发现,那就是原本不够结实的土陶容器经过火烧以后变得特别结实耐用,于是,人们便有意识地使用窑烧工艺来制作泥土成型的器皿,经久耐用的烧制陶器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这样一来,制陶工艺(古人称之为“陶”)与用火烧制工艺(古人称之为“冶”)相结合,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陶冶”一词的来历。

初期的鼎是土陶制品,用粘土掺入细砂提成陶坯,凉干后入窑烧制而成,称为陶鼎。经过“陶冶”的泥土器物为先民的饮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后来,随着制作工艺的进步,又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彩陶鼎。土陶鼎或者彩陶鼎上腹呈罐形或盆形,腹下附有三条圆锥状足。其实,鼎的初始形态应该是无足的炊器,称为陶釜。无足的陶釜具有自身的优势,后来演化为多种形式的炊器并被广泛应用,那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锅的来源。

为了架在火上烧煮方便,人们开始给煮食物的陶器增加支撑构件——鼎足。“鼎”者“顶”也,把烹煮食物的陶釜用足顶起来,才便于火焰的充分利用,于是有了鼎足的陶釜被“顶”了起来,人们便称之为“dǐng”,再用象形文字描画出来。这个象形字“鼎”也就读作“dǐng”了。

陶制的鼎足还是容易折断,而且制作鼎并不像制作釜那么简单,因此,鼎并不是民间的普通炊器,而是社会上层贵族宴会狩猎等场合的必备器具。这就决定了“鼎”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被赋予了高尚深邃的内涵,并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至成为象征国家权力的重宝之器。

在上层贵族社会中,美食与美器相互促进,经过“陶冶”的各种素色鼎与彩绘鼎品种繁多,风格各异。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功能的转变迅速影响到形状的变化。鼎原来形状比较单一。原始社会的鼎均为圆形,作为炊食器皿,圆形特别合于实用目的。到商代初期的二里岗时期,便出现了青铜方鼎。到商代中晚期方鼎数量开始大增,与圆鼎一起成为主要的祭祀礼器。后来在掌握了青铜冶炼工艺之后,“鼎”便以青铜材质为主了。

在圆鼎之外还要制造方鼎,并且使用最新的青铜原材料以及各种复杂纹饰的新工艺,这反映了鼎由实用的食器向象征性的礼器的重大转变。因为方鼎在烧火、取食方面远远比不上圆鼎,但是作为礼器,它却由于其特别的象征意义而备受青睐。鼎在成为祭祀礼器后,意义重大,造型凝重,制作也日益考究,以竭力显示庄严鼎盛的气势。鼎上的纹饰是巫祝在祭祀时用来与天地鬼神沟通的媒介,以求其善待人类,可见鼎的铸造还有为人民祈福的创意。

二、“鼎”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炊具演变而来的,因此“鼎”最初的意思就是指烹饪容器。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烹煮食物。

民以食为天。陶鼎既然是人们最早的炊器,那么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就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器物,因此人们对鼎有深厚的感情。最好的东西总是要先请祖先神灵来用的。自从大型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了烹煮牲牢以祭祀神灵的一种祭器,通过祭祀以祈求神灵的保祐,以达到逢凶化吉的目的,于是铜鼎又具有神圣的意义。endprint

祭器又称为礼器。通过铜鼎这一礼器烹肉祭祀神灵,使人作为通天地神灵的主体,使人可通神,神可佑人,使天地融为一体。用作礼器的鼎的尺寸往往比生活中作为炊具的鼎要高大得多,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容得下完整的牺牲(没有肢解的动物),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古人认为它是神的尺寸,高大是对神灵表示敬意的尺度。

鼎在成为祭祀礼器之后,很快演化为国之重器,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对铜鼎这一礼器的拥有和使用,成了贵族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于是鼎被认为是立国重器,象征着高大显赫、庄重尊贵、革故鼎新等思想意义。《易经·序卦传》有云:“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易经·杂卦传》还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这说明在很早的时候,鼎和改朝换代就联系在一起了。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在周代还有所谓“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公羊傳·桓公二年》何休注)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崇拜鼎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秦代以后,虽然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但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却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祈福焚香的容器。

因为大多数的鼎为三足鼎,由此“鼎”字又可引申出“三方并立或三方分立”的意思,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所载:“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还可引申出“支撑树立”的意思,例如唐人张说《梁国公姚崇神道碑》所云:“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所谓“鼎新”就是支撑树立新政的意思。

根据上面对“鼎”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鼎”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鼎”的历史文化意义

《史记·封禅书》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髯下迎黄帝。”传说黄帝铸造完成了三只宝鼎,但是不久就失传了。到了夏代,“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觞上帝鬼神”。司马迁的记载恐怕不是子虚乌有,应有所本。

据传,夏初之时,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就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关于九鼎的铸造,周代的王孙满有过一个很经典的解释:“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左传·宣公三年》)。

这段话曾被许慎解说“鼎”字部分引用过,整段话的大意是,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把远方的东西画成图像,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铜器,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所有物像都具备在上面了,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螭魅魍魉这些鬼怪都不会遇上,因而能够使上下和谐,以承受上天的福佑。

这说明,鼎的铸造在当时政治生活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件大事,但是它的意图又并不限于表现统治者的权威,还象征着统一与和平;而且鼎上的纹饰是巫祝在祭祀时用来通天地鬼神的,还有为百姓祈福、保佑平安的善良用意,还象征着昌盛与安宁。可见鼎是吉祥之物。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制鼎作铭无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活动,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而诸侯能够名列鼎铭,则必定是很高的荣誉,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其权威和号召力得到周王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鼎类祭器应用面较广,逐渐流行于社会,进入寺庙,以及民间重大的祭祀活动中。这类鼎作为一种文化习俗流传至今,成为中华独特的传统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关于“九鼎”“问鼎”与“定鼎”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所谓“九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据《墨子·耕柱》记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周武王灭商后,曾公开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迁至洛邑,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史记·周本纪》记载:“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周定王时有“问鼎”的典故,语出自《左传·宣公三年》。那里面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楚庄王发兵攻打陆浑的戎人,到达雒水,在周朝的直辖地域陈兵示威。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回答说:“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夏桀昏乱,大禹王铸造的九鼎便转移到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到周朝。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虽然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鼎虽然大,也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郏鄏(在今洛阳西北部),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所命令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天命并没有改变。鼎的轻重,是不能询问的。”endprint

九鼎既为镇国利器,争权者觊觎九鼎重器也就在所难免。在这种背景下,就发生了楚庄王伐陆浑时陈兵周郊(洛阳)派人“问九鼎”的故事。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顷襄王、齐国国王也希望争夺九鼎。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至咸阳。而到了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

但是九鼎的巨大影响并未消失。特别是因为九鼎是公认的圣人大禹在统一全国之后铸造的,遂被认为是国家统一的标志与社会盛世的象征。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力象征与意义,历代帝王都希望自己找到九鼎,为自己的统治增加天意的砝码。找不到怎么办?武则天和宋徽宗都曾下令重铸九鼎。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记唐朝武则天曾经重铸九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夏,四月,铸九鼎成,徙置通天宫。豫州鼎高丈八尺,受千八百石;余州高丈四尺,受千二百石;各图山川物产于其上,共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余斤。”

又《宋史》所记宋徽宗也曾重铸九鼎:“崇宁四年(1105年)三月,铸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内鼎中。”

当今时代,有网上达人号称“洒家鲁达”者,绘制禹贡九州九鼎形制方位图,以解说九鼎的各自形制及其所代表的九州地域方位。

然而,所谓“九鼎”真的有九个吗?这还是个悬案。有史学家认为,九鼎并非九个,而是只有一个,因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简称九鼎。

五、商周时代的最为著名的两件青铜鼎

商周时代的青铜鼎数量众多,风格各异,其中,民国时发现的商代晚期的青铜大方鼎和清代发现的西周时代的毛公鼎(圆鼎),是现存最为著名的两件商周时代的青铜鼎。前者以体积、大质量重著称,后者以铭文字数最多而闻名。

“司母戊”(或称“后母戊”)大方鼎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原器1939年3月19日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长方、四足,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一说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最重的商代单体青铜礼器。它发现于1939年3月,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司母戊鼎(或称“后母戊鼎”)的命名,因鼎腹内壁上铸有的三个古文字而得名,这三个字为金文(见图):上字为“司”或者“后”,左下字为“戊”,右下字为“母”。对于这三个字有解作“司母戊”和“后母戊”两种说法。当初被发现时以及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根据郭沫若和罗振玉二位先生的解读一直被称作“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但争议一直不断,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于是在此后出版的《辞海》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

解读为“司母戊”的含义是:司,是祭祀的意思;戊,此处指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司母戊”即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戊”而铸造的鼎。

解读为“后母戊”的含义是:“后”指王后,“母”指母亲,“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jǐng)的庙号,“后母戊”即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王后母亲而铸造的鼎,这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改为“后母戊”的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王后母亲戊”。

愚以为,从字形与文意两方面综合考订,解读为“后母戊”应该更为合理些。

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金文的经典名作,传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造型端庄稳重。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颈部饰重环纹及弦纹各一道,简朴庄严,腹内铸有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较长的一篇。

毛公鼎内的铭文首先追述周代国君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感叹现时的不安宁,接着叙述宣王诰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内外事务,拥有宣布王命的大权。宣王一再教导毛公要勤政爱民,修身养德,并赐给他一些器物以示鼓励。毛公将此事铸于鼎上,以资纪念和流传后世。

六、含有“鼎”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鼎”字在常用成语中的使用情况大致有六种文化含义:

其一是指烹饪容器,例如:“列鼎而食”。这个成语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这里交代贵族声誉崇高,享有尊荣的地位,“列鼎而食”四字形容当时宴饮的豪华排场。还有一个成语叫“钟鸣鼎食”,它的意思是击钟列鼎而食,进一步形容贵族宴饮的豪华排场,语见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而“牛鼎烹鸡”这个成语则是说用煮一头牛的大鼎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其二是指国家重器,例如:成语“一言九鼎”,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的分量,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源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而“商彝周鼎”中的“彝”和“鼎”都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这里指商周的青铜礼器,用以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其三是指支撑树立,例如:成语“三足鼎立”的意思是鼎有三足,缺一不可,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共同支撑。而“革故鼎新”这个成语则是指革除旧的,树立新的。原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程序。源自《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其四是指显赫尊贵,例如:成语“鼎铛玉石”中的“铛”(chēng)是一种普通的三足平底浅锅,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语见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而“钟鼎之家”这个成语则是指富贵宦达之家,又作“钟鼎人家”。

其五是指盛大庄重,例如:成语“鼎鼎有名”中的“鼎鼎”是盛大的样子,形容非常有名。而“鼎鼎大名”则是形容名气很大,也作“大名鼎鼎”。“春秋鼎盛”这个成语中的“春秋”指年龄,指正值盛年,年富力强,精力充沛。

其六是用作比喻义,例如:“四海鼎沸”这个成语是说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用“四海”指全国各地;用“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中的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而“人声鼎沸”这个成语则是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情緒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综上所述,借助对“鼎”这个汉字的解读,我们回访了鼎鼎有名的中华特色文物“鼎”。当穿越了夏商周的铜鼎文明之后,我们走向远古,发现了陶鼎,它原来就是一只烹煮食物的大锅,但却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上天的神灵也是要吃饭的,于是祖先用最好的“鼎”烹煮“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的全整的牲畜祭品),敬献神灵,于是鼎就成了古代最神圣的礼器(祭祀用具)。鼎的质料,青铜铭铸是它的胚胎;鼎的仪容,阔大威武是它的形貌;鼎的气质,天子九鼎是它的权重;鼎的身世,华夏文明是它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既有一言九鼎的皇权,也有问鼎中原的野心;既有三国鼎立的对垒,也有革故鼎新的历程……关于“鼎”的来龙去脉告诉我们,华夏社会发展追求鼎盛繁荣,个人群体发展希冀鼎力相助,这些都是跟中华历史上悠久的“鼎文化”息息相关的。

作者:四川省“中华文化城市传承普及基地“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九鼎礼器成语
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九鼎
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当代陶瓷礼器创作中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一)
论新泰周家庄遗址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墓的等级性
拼成语
《诗经》中青铜礼器概述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