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统一,集大成

2018-01-12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竹笼都江堰

冯广宏

笔者通过对中国水利史的长期研究,初步体会到传统文化精髓的包容性、延伸性、优效性;故献此刍荛之言,以为引玉之砖。

文史哲科的统一

水利是中华本土科学。当世界大部分人还在黑暗中时,中国人就开始治水平患,把黄河这条多沙易徙的害河,改造成中华民族的摇篮,并没有像《圣经》里的诺亚,在洪水面前驾起方舟逃跑。大禹以前,已有许多先贤努力驱除水患。大禹集其大成,不但用“疏”,而且用“滞”、用“阻”,用“分”,谱写出一部“中国治水学”。禹从江河上游治理到下游,左岸治理到右岸,不留死角,里头就蕴含着一种“统一”。《尚书·皋陶谟》大禹说“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就是证明。

中国人的科学不是单打一的“科学”,内部包罗万象,如《禹贡》本是最早记述大禹治水科技的文献,但主题却讲述洪水制服以后,如何让全国各地的土特产集中到冀州帝都,作为贡赋,指出该走的水陆交通线;同时提出“五服”管理方案,让边远地区承担起各种义务,维持中央的权威性。这究竟是科技、是经济,还是政治——其实是全部融合在一起,使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高度统一。

《禹贡》按地理特征划分“九州”,说明四千年前就产生了“大一统”观念,反对分裂,这并非出自主观意志,而是客观形势之必然。因为全局性治水,必须打破氏族分割的界线,全盘指挥,统一号令,集中调派人财物;如果下游不让上游疏浚,左岸反对右岸导流,这个水就治不成。于是大禹一手执干戈,一手执绳墨,谁不听命,就消灭谁。禹父鲧的失败,便由于受部落牵制,只能局部治理,治标而不治本;禹的成功则在于消除了分裂,集权行令,彻底根治水患。试看九州都设有巨大的蓄洪渊薮,黄河入海处又新开九条泄洪河道,需要占好多土地;如果地盘还让氏族私有,便完全不可能实现。

大禹治水方针,引导出一些政治理念。《国语·周语上》说“厉王虐,国人谤王”,周厉王即采取钳制手段不让百姓说话。召穆公以治水方针来劝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是说,群众的怨气,应当像疏导洪水那样宣泄出来,不能阻塞,否则爆发出来不好收拾。从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名言,便成为历代帝王的座右铭。

同书还记有周幽王时,“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用“气”这种物质因素做出解释,“天地之气”不能失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地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山川水土是国家的资源,水源枯竭,山地发生灾害,群众缺乏生活来源,必然起来造反。本来地震成因属于科学范畴,却被融入阴阳哲理,延伸到政治经济,成为文史哲科互相渗透的典型。

百家争鸣的时代,讲究语言技巧和辩论手段,于是出现“名家”,研究逻辑思维,为科学理论奠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属于数学极限定理;“飞鸟之景(影)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则是电影拍摄原理。几大篇《墨经》涉及几何学、力学、光学内容,其实那时仅仅作为语言工具而存在。顺便提到,史学圭臬《史记》《汉书》,同时也是语言学和文学之巨擘。

纯文学仍然离不开科学。传统格律诗的脊梁是古老的音韵学,发展到宋词元曲,融入了乐律学,完全能唱。奇妙的是,诗词还与书法、国画水乳交融,诗词意境重在弦外之音,抽象而不具象;书画创作依然是这个宗旨,山水画决非风景照片,花鸟画含有多方面寓意,而写意画更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文学艺术直接与哲学联姻。

追求长生不老的古人,烧炼矿物以求金丹,诞生了化学初基;后来内丹术推到前台,从而出现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这部奇书。文学上是韵文诗歌,哲学上是八卦五行,化学上是铅汞水火,医学上是气机运行,跨学科地包容蕴蓄。道家养生书《黄庭经》,王羲之抄过好多部来换鹅,成为书法经典,全是七言诗体裁,如:“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后世内丹家循此惯例,论述养生术的作品大部是诗歌,如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悟真篇》:“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虚无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今人谓之生命科学。

不用再赘述了,传统文化确实是文史哲科的统一体。

都江堰是典型案例

本土科技走实证化道路,与西方的实验求证不同。传统数学书里基本上是些例题,不多讲定理定律;医术书里多半是名医脉案和方剂大全,不多讲生理病理;土木建设比照已建工程样板,师傅教徒弟修桥就看成功的桥,修塔就看成功的塔。钱学森所谓“唯象科学”,就指本土科学的实证性。

我从事水利工作,学的是外洋理工,并没找到“本土水利学”那本文字化的书来读,具体的书是一批古老渠堰,那是挖掘深邃理论的泉源。幸运的是,我能够直接接触都江堰实体,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从理论到实践,里面一点舶来品都没有。

都江堰自公元前256年建成起,综合利用功能一直长存,两千年不但未毁未败,灌溉效益还直线上升,成为世界奇迹,令全球称道不绝。当初,李冰修堰是为了开展航运,当时的航道就等于现在的高速路;兼能分洪减灾,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并有漂木、灌田、转磨、游乐之利,今人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体现了“重统一”的思维。因为其中大量文化内涵有待挖掘,我就把历朝历代的有关记载,哪怕片言只字都全部集录,借助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的平台,与西华大学合作出版《都江堰文献集成》古代卷和近代卷两大册,作为研究传统文化的基本资料。

都江堰里头有科学,有哲学,也有史学和文学,堪称集其大成。

都江堰的科学内涵,无须多说,按良性比例天然分水分沙,就是一例。近代堰首鱼嘴顺坝将岷江一分为二,左边内江較宽,冬春水少,岷江主流线偏左,内江能够大量进水,满足成都平原广大农田的栽插要求;夏秋洪水来临,水面升高,主流线变为偏右,使大量洪水和泥沙排入稍窄的外江,内江进水由60%降为40%,再经过飞沙堰、宝瓶口的阻拦,洪水泥沙对平原灌区毫无影响。这种随时间调整的有利功能,纯属天然,不假人力,特别奇妙。endprint

都江堰的哲学内涵,主要是天工替代人工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高超境界,具体来说便是“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二王庙里有此碑刻。“乘势”在于四川江河众多,偏偏选择岷江作为水源,就因为盆地东西是两个天地:东部丘陵区气候温湿,雨量多,地下水少;西部高原区气候干寒,雨量少,冰雪多。岷江恰恰在这两大地理单元中间,洪枯水位变幅最小,水量异常稳定,很少波动,从而得以采用开敞式无坝引水,保证了“利导”。这种开敞引水,使堰首工程极其简单。堰首处盛产竹木,河道内卵石粒径大小均匀,能够就地取材,构建“卵石竹笼”,节省了大量运费。蜀人创造的竹笼为圆柱形,直径约一米,长度约十米,浑身是两个拳头大的空洞,抬到河道内,把捡来的卵石从空洞里塞进、填满。许多竹笼捆扎堆叠起来,能够很快构成各种形状的堤或坝,工程无须旷日持久。由于这种竹笼是半透水性质,所受水冲力小,不像圬工(砖石结构)容易毁坏,体现了“拳头打棉花”的道家奥义。

由于开敞式引水,只须把竹笼堆成鱼嘴形,便能将水道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总干渠分为左右干渠,干渠又分为左右支渠,支渠再分为左右斗渠,如此延伸出千枝万脉,形成巨大的树枝状水网,把成都平原全部覆盖,既不要尖端技术,也无须能工巧匠。现代分水工程要建节制闸、进水闸、泄洪闸,而过去都江堰分水仅仅用一系列简单的鱼嘴。有位赵教授曾对我说:“古人没有今人聪明,不会修闸控制,浪费了许多水量!”我回答说:“古人并不比我们笨,不修闸,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如果李冰修了闸,今天就没有都江堰了。”他非常诧异,不解其故。我解释说:“请您想想看,设了闸就要建立管闸的班子,工资福利一律由官府支应,一旦改朝换代,官员逃跑,管闸的人没有饭吃,四处流浪,闸门就打不开了,引水工程也就停摆了,今天还能有都江堰吗?”不设人工操控的闸,让水自己去管自己,虽然浪费一点水量,却换来了千年古堰长存,这就是传统哲理的胜利。

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古堰,外形并不大气美观,完全没有世界一流工程的风度。上世纪初,有位国际友人慕名而来参观都江堰,因为他们国家的课本里就夸耀过这千年古堰。当他踏上堰首魚嘴竹笼堤时,还问陪同的中国官员:“都江堰在哪里?”官员回答:“你站的地方就是都江堰!”他一下子迷惑起来,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国人的理念是,情愿被褐怀玉,不愿买椟还珠。

都江堰的经济管理学内涵,集中表现在“岁修制度”上。李冰在秦国的功利主义环境下建堰,必须遵循“速效”原则,要用最小的投入,换取快速的回报,因此工程尽量简陋,使用廉价的竹材、普通的劳力、简易的技术。当然,竹材的寿命不长,但工程效益的快速产生,这种损失实际上微不足道。为了弥补工程质量之不足,决定每年进行一次整修,谓之“岁修”,时间择在小雪节至清明节,这时水位最枯,便于水下施工;农事最闲,有大量剩余劳力可以投入,得到天、地、人三才的助力。岁修有明确目标,相传李冰曾留下“深淘滩,浅包堰”六字诀,作为具体要求:一是清除洪水带来的落淤砂石,恢复过水断面;二是更换被水冲蚀的竹笼,恢复建筑物原有功能,但不能把堤坝筑高,必须维持原状。淘淤挖出的沙石并非废品,可以就地堆放,用来加固和垒砌河岸。后来在岁修的基础上,还发展为五年一大修、十年一特修的体制,使简易工程岁岁常新。有位日本朋友问我:“都江堰为什么这样长寿?”我说:“年年换血呀!如果你一年换一次血,不也会青春永驻吗!”

师法自然,少作人为控制,即在贯彻岁修制度上也是如此。在平原灌区内,渠堰无论大小,一到冬季水枯,人人都知道“岁修”必须开展;如不开展,大家就要饿饭。这种制度业已融入民俗,如同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一样,无须官府出通告,民主推举的堰长就会敲起祖传的铜锣,用水农户便纷纷拿起锄头箢箕,前来听从堰长调派,补渠堰的竹笼,挖渠堰的湃缺。无论政权归属于谁,只要兵火不烧,都不足以阻挡千渠万堰岁修制度的延续,这就是《老子》所谓“百姓皆谓我自然”。这也许就是古堰永存的奥秘所在。

都江堰的史学内涵,表现在代代都有李冰出现,而且敢于变革,从不泥古。《益州记》说今双流牧马山台地,曾经“凿石二十里,引取郫江水,灌广都田,云后汉所穿凿者”,敢于在岩石区开渠。三国时诸葛亮创行军管制,以1200人组成维修保卫一条龙的管堰队伍,亦兵亦农。元代末年吉当普设计修建了嵌插铁件的砌石工程,来代替卵石竹笼,以减少民众岁修负担,堰首改建成永久性鱼嘴,上面铸有1.6万斤的镇水铁龟。明代被洪水冲毁后,卢翊便起来反对再建这种昂贵的铁石结构,恢复竹笼加岁修的模式,从此就分为革新派和复旧派,争论了一两百年。到了嘉靖年间,施千祥设计出一种新型鱼嘴,两条铁牛首合尾分,形如“人”字,动用了11座化铁炉,50多口大坩锅,由一千几百个炉工、泥工、铸工忙活了一天一夜,烧掉13万斤柴炭,总重6.7万斤的两条铁牛终于顺利铸成,写下中国冶金史上光辉的一页。

不过,由于地基不牢,铁石工程半个世纪后仍然被毁,卢翊、阮朝东对这种做法予以严重的问难,但主张铁石者仍大有人在。这一番工程结构争论,不但是都江堰史的大事,还是中国科学史中闪光的一页。清代水利家几乎都是复旧派,岁修不仅坚持李冰六字诀,而且还将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直到光绪初年,总督丁宝桢决心新建砌石锚铁工程,动用库银13万两;但他运气太差,建成后次年洪水便冲坏一角。丁宝桢和同僚们因此受到降级处分,罚赔工银,令他一贫如洗。

民国时一批国外留学的“海归”专家感到与西洋工程相比,都江堰结构过于落后,于是专门编制了“都江堰技术改造规划”,试图把古堰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引水闸坝,漂漂亮亮。虽然只把鱼嘴改为石材加混凝土结构,岁修如常,但“技术改造”的口号一个世纪以来从未间断。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曾计划把都江堰改造成紫坪铺水电站的反调节小水库,由于受到学者和群众的一致反对,才维持住联合国命名的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总之,都江堰历史的内涵满溢曲折起伏,情节生动。

毋需多言,都江堰本身就是文史哲科的统一体,值得人们就地研究。

简短的结语

虽然水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却渊源极古,不断受历史时空的考验,因此很有代表性。我们从都江堰水利文化里,可以真正看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及长期葆有的文化凝聚力、历史影响力和科学创造力。

我想,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阐发文化闪光点,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加群众认同感,因此需要大家共同鼓吹。2014年,我写的《都江堰创建史》由巴蜀书社出版,盼望志同道合的学者们继续编写都江堰发展史、科学研究史、经济管理史,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我希望不同学科的学人,能从各自专业的源头上发掘传统文化精髓,寻找值得传承的优秀遗产、学术体系,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振兴具有中华特色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并以创造性地转化,创新式地发展,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升华为民众的精神追求,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竹笼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鹧鸪天·涂鸦乐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趣味小乐园
李冰与都江堰
用心编织的爱
千古奇观——都江堰
观画眉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