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护理给药安全管理分析

2018-01-12刘静雯

关键词:心内科用药护理人员

刘静雯

(陆军总医院263临床部,北京 101100)

如何提高心内科疾病治疗效率、增加患者治疗满意度等问题亟待解决。心内科疾病患者大多通过应用药物进行相关治疗。然而,由于心内科患者人数多,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较大,使得其在配制药物时出现差错的情况时有发生。用药不当,不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1]。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更是屡见不鲜,因此对心内科护理给药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尤为重要。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心内科护理给药的安全管理,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病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152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52名心内科疾病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4.35±1.1)岁,患心内科疾病时间为4个月~8.2年,平均患病时间为(3.31±0.8)年;偶数号为治疗组,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39岁~71岁,平均年龄(45.37±1.1)岁,患心内科疾病时间为1~8年,平均患病时间为(3.41±0.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历程相比较,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自愿,病例分组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如:指导饮食;指导用药剂量;遵医嘱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进行适宜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进一步进行用药安全管理:

1.2.1 加强医护人员用药安全与药物知识培训

护理工作者定期参加护理知识培训以及药物知识培训,进一步熟悉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全面了解药物的主要作用、副作用等相关的药物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使其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心内科护理规范。

1.2.2 完善用药环节的安全管理

实施发放药物制定责任机制,按时发放口服药物,特殊药物专人发放到患者手中,防止患者因丢失或忘记药物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增加巡查频率,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及其不良反应。容易导致人体发生过敏的药物,在静脉注射前必须进行过敏测试,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用药差错事故发生率;药物过期发生率以及投诉率;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运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用药错误7例,药物过期9例,患者投诉9例;用药错误率为9.21%,药物过期率为11.84%,患者投诉率为11.84%。实验组患者中出现:用药错误1例,药物过期0例,患者投诉1例;用药错误率为1.31%,药物过期率为0%,患者投诉率为1.31 %。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满意39例,一般25例,不满意12例,总满意度为84.21%;实验组中:满意56例,一般17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96.05%。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内科疾病一般发病快且多数情况较为严重,但大多数是应用药物治疗,然而,患者的致病原因不尽相同,病情程度、个人体质以及患病历史都有很大的差异,医师在进行疾病诊治时所开具的药物的产地、生产厂家、规格也有很大不同,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所开出的药物使用剂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这便要求护理人员要足够耐心和细心,否则,很容易出现药物混乱,剂量、剂型发放错误的现象,而一旦出现用药错误,发生用药事故时,不仅会给患者造成身心健康的损害,而且极易引发医疗纠纷[2]。

近年来,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的管理规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增强安全用药的管理规范,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耐心和责任心。在对心内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规范,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并降低用药事故发生率。

猜你喜欢

心内科用药护理人员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