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让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大放光彩

2018-01-11曾霆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历史观品德与社会微视频

曾霆

[摘 要]历史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在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中,择取适宜的微视频,以直观的方式切入教学,可以让历史贴近童心。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视频的价值点进行适时切入,或将相同主题的多个视频剪辑连接起来使用,或是结合实物进行同台展示,以实现对微视频的深度挖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观看和讨论中审视历史,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微视频;历史题材;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6-0070-02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拓宽了品德课的教学时空,既为品德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又给品德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数字化成果中,微视频可谓浑身是宝。它集视听、时空、动静、表现和再现功能于一身,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多种感官需求,增强其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中,教师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微视频,挖掘生动光影背后的教育资源,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找准切入点,提升价值认知

历史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革新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轨迹。历史是久远的,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是很难理清与领悟各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聚焦微视频中的价值提升点,在教学中适时切入,引导学生讨论探究,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感悟,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1.借助纪录片视频,在情感困惑点切入教学

作为记叙性的视频资料,纪录片真实、深刻,具有权威性。在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中,对一些与历史有关的话题,学生会产生情感困惑。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利用这些困惑点,将其转化为课堂生成资源,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敏感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学生的情感困惑点和纪录片进行衔接,恰到好处地细化微视频,使学生在观看、讨论、思辨中升华情感。

以《鸦片的背后》一课为例,在学习“不平等条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西方列强侵略下的上海纪录片视频与现代上海迅猛发展的纪录片进行剪辑,让学生感受上海遭遇的侵略灾难及沧桑巨变,并组织学生对“上海的现代化历程应不应该感谢西方列强”的问题展开讨论。这个问题曾经在社会上引起争论,对人们的历史观有很大的影响。对认知水平不高的学生而言,这个问题给他们带来了困惑。于是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网上的讨论视频,并结合上海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现象,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致,使他们在思维碰撞中缩短与历史事件的距离,提高理性评判力。经过这一过程,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西方列强虽然在上海发展各项事业是为了自身的侵略权益,间接促进了上海的发展,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爱国热情才是促进上海发展的根本,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2. 选用时事视频,在认知拓展处切入教学

当今世界,历史悲剧的重演并不鲜见,比如区域战争、反恐战争等,这也是比较热门的时事内容。因此,围绕课程知识点对时事视频进行剪辑,能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以科学开放的历史态度,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教学《战争何时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一课时,由于战争离学生的生活较为遥远,如果选材止于书本上的例子,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可以对也门内战、巴以冲突等新闻视频进行剪辑,适时切入教学,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这样的微视频聚焦了残酷战争给国家和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学生无论是视觉体验还是情感体验都受到了冲击。随着教师对“战争是恶魔”这一认知点的不断拓展,学生“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的情感也被激发出来了。

二、嫁接并用,丰富历史情感

在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中,基于教学重、难点,有时运用单个微视频很难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深化学生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将多个主题相同,但蕴含不同程度情感的视频进行递进式串联使用,引导学生在层层感知和体悟中逐步学会分析历史、理解历史,形成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1. 依序呈现,生发情感

所谓依序呈现,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逐步提高和推进其认知水平和情感内省的实际进程。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主题,依序呈现多个微视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观看和思考,帮助学生在思维递进中感知历史,激发情感。

以《筑起血肉长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为例,在教学“危难时刻”这一内容时,教师使用了两段微视频。教师首先播放《松花江上》的歌曲视频,悲壮的画面、沉痛的音响效果迅速吸引了学生,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灵。接着,教师播放由多个微视频剪辑而成的直观镜头,这些镜头主要聚焦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此带領学生走进那段辛酸与坚强并存、屈辱与抗争同在的岁月。这两段微视频的依序使用,使课程的情感基调——悲痛、愤懑、沉重、理性得以抽丝剥茧、层层推进,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2. 强烈对比,深化情感

在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客观发展的眼光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能有效拓宽他们的认知纬度,深化他们的情感体悟。同时,教师适时运用清晰直观的微视频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延伸思维的长度,还能强化对比效果,提高学生的情感品质。

例如,《鸦片的背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教学“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时,教师向学生播放纪录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视频片段,在“为什么会挨打”这一环节中使用了香港回归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深思。今天祖国的繁荣强盛与近代的贫穷落后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极大冲击,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建设祖国的崇高志向在心目中悄然生根。

三、综合统整,拓宽价值空间

为了提升学生理性认识历史的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拓宽和深化学生历史知识的广度及历史情感的厚度。在运用微视频的时候,教师要有选择地挖掘与历史相关的图片、歌曲、故事、实物等资源,与课文内容进行整合,并在微视频播放的关键节点适时切入,以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微视频的作用。

1. 整合实物,让历史感受更真切

实物是指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相关联,能反映当时历史现象的物品或仿品。实物直接、可靠、真实,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能在观察、讨论中找到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对接之处,激发探究历史、品读历史的热情。

例如,教学《身边的变化》(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粮票,让学生猜一猜它的用途,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然后由粮票延伸至那个时代其他方面的情况,并播放相关微视频,引导学生建立初步认知;接着出示生活中各种商品、各种行业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最后播放MV《春天的故事》,向学生全方位展示我国城市发展的崭新面貌,使学生产生自豪之情。

2. 整合故事,让历史认知更丰富

这里的“故事”,指的是与历史人物有关的真实故事,是与微视频内容相关联的人物故事。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应当将故事与视频相结合,以事带史,以史带人,使学生的历史认知更加丰富。

例如,教学《筑起血肉长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时,为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人民坚持抗日的艰辛,教师先播放微视频《八女投江》,将学生迅速带入那段艰苦岁月;然后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抗战故事,谈谈自身的感受。这种以事带史、以史带人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解读人物故事的基础上深刻体会到抗日的艰辛,从而激发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埋下奋发向上、建设祖国的道德种子。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历史观品德与社会微视频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习近平的历史观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