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

2018-01-11黄文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有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

黄文华

【摘要】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学会读题才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小学低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讀题方法和技巧,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训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学生的读题能力一定会得到相应提高,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有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

数学读题过程是指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读题时需要学生通过感知、思考、分析,读懂题目要求和含义.但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才刚刚起步,不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所以对于表述数量关系的语言或图表的理解不够.事实表明,学生解题时的许多错误往往不是因为对这方面知识没有掌握,而是因为儿童的数学阅读能力较弱所引发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教学中应该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读题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具体情境采用不同的策略,有效发展儿童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培养“发现型”读题能力——读出“变化”,避开惯性思维的陷阱

读题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很重要.在练习时,一些学生题目没看完或是看完了不假思索就动笔写答案.读题时不仔细,读完后不思考,光凭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这样的后果是出现思维定式,产生低级错误.

案例一一根1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2米,第二次用??1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

这样一道看似简单的题,做对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很多学生列出了2+1=3(米),10-3=7(米)这样的算式.

反思与策略:本次采访暴露了学生的读题心理.一方面,思维的惯性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头脑中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印象,错误的数量关系式却已形成,思维定式的干扰使很多凭经验做事的学生轻易选择了错误,让一些不求甚解的学生落入“圈套”.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薄弱,对于题目含义的理解还是表面的、浅层次的,这就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及错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感受到求“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就是求“第一次和第二次一共用去多少米”.这样由浅入深地去理解“短”这个字的含义,就不用担心“10米”这个多余条件的干扰.

二、培养“整合型”读题能力——读出“关联”,形成整体建构的意义

低年级学生在读题时往往进行的是“标签式”阅读,只注重几个有“代表性”词语,把问题和类型相联系,套用解题模式,而不会去思考情境中问题的数学意义,不会分析具体的数量关系.

案例二图书室又买来9本书,现在有65本.图书室原来有多少本图书?

一些学生列出65+9的算式,究其原因:教材上出现过很多求“原来”的练习题.部分学生看到本题中“原有”这一标签,就不再思考题目的数量关系,直接选择了加法.

反思与策略: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学习了一种类型的问题后进行概括和总结,这对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是很有帮助的.但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理解问题往往会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布鲁纳说过: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最优教学程序,只能从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出发,设计与之相称的理想化程序.教师在引导学生读题时,应该更注重意义的理解,又增加9本后才有65本,所以原来比65本少9本,应该是65-9=56(本).

三、培养“互文型”读题能力——读出“蕴含”,捕捉图文中的相关信息

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占主体,教材大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学生在解决图文并茂的问题过程中,对图画信息的感知能力明显高于对文字信息的感知能力.他们对事物的表象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往往会忽视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数学读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理清题目中所提供的图画信息或文字信息之间所蕴含的数量关系.这需要学生经历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抽象信息的过程.

案例三二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题:画面上教师抱着两摞书,小朋友们围坐在桌旁,每张桌子坐4位小朋友,共有3张桌子.问题:(1)把24本书分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几本?(2)平均每人分得几本?

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不看图,把24本书分给3个小组,所以每组分得24÷3=8(本).

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少数学生想到用总共的本数除以小朋友的总人数,通过观察、分析,他们从图中获取了正确的信息,但他们只学过表内乘除法,24÷12这类计算没学过,所以有些学生放弃了这种方法.于是大部分学生想到要运用第一个问题求出来的结果,但因观察比较浅显,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反思与策略: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直觉的高级形式.读题时要对题目意思有正确感知,不仅需要理解文字,还要对插图进行深入、全面的观察.低年级学生观察力还处于初始阶段,观察时目的性不强.

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观察能力.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所以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本题结果应该是8÷4=2(本).

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图中可用的信息上,才能为学生思维的启动打开广阔的天地,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观察力的深刻性和读题的有效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
学生写话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