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探析

2018-01-10王雅婷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文课堂问题

王雅婷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开端,学生学业生涯中的读写习惯主要这个阶段形成,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有学生应该了解与掌握的知识。小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做好铺垫工作,学生才能在将来的学习道路上从容不迫地应对一切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读写结合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60-01

1 读写结合教学特点

1.1 综合性

阅读与写作始终是语文教学与学习的两大重点与难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二者分离的教学,有的教师每周上一次写作课,可是写作的内容跟学生学习的课文没有直接的联系;还有的教师将所有的课文讲解之后,一学期才写一次作文。这些教学方式生硬地将阅读与写作分离,致使学生对课文无法理解透彻,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相较之下,采用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课堂更高效合理,一种教学方式包含两大能力的培养。

1.2 实用性

读写结合就合理地引导学生将课本上所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所以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性极强。课本成為范本,写作方法与素材有迹可循,学生也就不会担心肚中无墨水,作文成为范文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在借鉴课本的过程中,反复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更是有利于学生对课本深层次的解读。

2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

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客观原因有: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充分讲解课文之后常常没给学生留够合理的思考与写作时间;部分教材内容不适合写作,有的素材没有写作的意义,教师也就没有必要生硬地穿插写作形式在课堂上;素材远离学生生活,学生难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写作内容空洞。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郑成功》,文章写到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如果学生没有对当时形式充分理解,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文章只能停留在对事件简单地复制。而如果老师能都科学的结合郑成功的英雄故事,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人物的性格思想,对于他们的阅读与写作都有事有科学帮助的。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的读写教学出现偏差,核心原因是教师没有正确理解读写教学的意义。教师仅仅将读写教学视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方法,而非贯穿教学的指导思想,以至于在教学设计上只是简单的生搬硬套,学生无法体会到语文阅读与写作的魅力,感受到的只是语文课堂学习压力大,从而排斥语文的学习,阻碍学习的进步。小学的课堂应该是相对轻松有趣的,教师应该注重合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灌输的理念是写作可以从课本寻找到方法与素材,基于明了文章结构与内容的写作是简单的,而写作之后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会更深刻。读写结合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只有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才能将读写结合完美地运用于课堂中。

3 教学具体策略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不论是初等教育还是中、高等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是主导者,被引导的对象是学生,教师要想在课堂上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即学生能够充分吸收当堂课的知识,就需要了解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课堂上主动地回应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攻破薄弱点。

3.2 理解读与写的关系问题

“读”与“写”是“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活水如何而来?应该寻其本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回归课本,这也是最明智且省力的学好语文途径。读写结合最直观的教学方式就是由原先单独立足课文的阅读理解延伸到表达文章的感悟而写作,以此再感悟课文,紧密地衔接阅读与写作的培养。

3.2.1 依托课本

依托课本即立足于课文的结构与内容的学习与引用,读中积累,读后感悟,灵活运用,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化被动为主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文包诗”是一大特色,比如二年级上册的《英英学古诗》和三年级上册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文章旨在使学生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诗歌的大意与所表达的情感,促进学生古诗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文之后,可以为学生提供其他古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进行写作,读与写的能力在课堂上共同进步。

3.2.2 补充课本

课文中常常有作者为读者留出想象空间的部分,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夹竹桃》为例,作者在对夹竹桃进行一系列细腻的描写之后写到:“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文章便结尾了。这是比较明显的一种暗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有幻想?作者幻想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将自己当成作者写出幻想之后,就能理解为什么作者深爱夹竹桃。还有比较隐蔽的留白形式体现在文章巧妙的安排上,比如提问、省略、分段等形式。课本的留白部分为学生提供了素材,教师只需要带领学生将自己的感悟进行表达,对学生的感悟点评批改,也能检测学生阅读理解是否到位。

3.3 采取“渐进式”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本文以统一的阅读方式配以不同的写作方式来体现“渐进式”的读写结合,即假定教师的课本讲解方式是无差别的,但辅之以不同的写作途径。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一年级更注重字词的学习与积累,这一阶段的写作就可以采取近义字词的延伸与拓展。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语言能力提高,课文的难度也随之提升,二到五年级的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并进行仿写扩写;或者在课本上进行批注,将自己的感想记录,形成个人的素材库。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西湖》这篇课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湖水比喻成明镜,将堤岸比喻成绸带,两者都可以形成学生的素材库直接应用于写作当中。到六年级便可以独立完成一篇结构完整、逻辑明了的作文。

4 结语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没有太过严苛的要求,只需要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读写结合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点拨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就需要课后勤奋地练习与思考,将书本知识熟练地运用于自己的阅读与写作中。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语文课堂问题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