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18-01-1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夹脊根型颈椎病

云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云南 昆明 650000

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邓星佑吴向农*

云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云南 昆明 650000

目的观察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分别接受颈夹脊输刺疗法、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与颈夹脊输刺疗法均能明显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痛症状,但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较普通针刺治疗镇痛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夹脊输刺;麦肯基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压迫或刺激颈神经根有密切联系,是一系列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以上背部肩部不适感、肢体疼痛麻木感为主[1]。该病是针灸科、推拿科、疼痛科的常见病,其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针刀等,病情严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2]。因其属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有易复发的特点,针刺治疗是其适宜疗法之一,而自我康复锻炼对于缓解疼痛预防再发也极为重要。笔者采用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云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部与住院部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年龄20~60岁,病程1~76个月,平均(19.0±21.12)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组别性别/例女男年龄/岁病程/月对照组16144153±9401861±452治疗组17134257±10811956±458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进行诊断。①有颈椎慢性疼痛不适病史;②年龄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伏案工作过久容易罹患此病;③上背部、颈肩部不适感,僵硬不适,上肢刀割样、放电样疼痛,顽麻不适,以指头为甚;④颈部活动度较正常人下降,病变节段颈椎棘突及横突压痛及扣击痛明显,颈部及肩部可触到条索状硬结,臂丛神经牵拉、叩顶试验试验阳性;⑤X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反弓或是呈S形,椎间隙变窄,颈椎斜位片呈示椎间孔变小,颈椎 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或脱出。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1992年第三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4]:①症状可以用相应病变节段椎间盘退变来解释;②叩顶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③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一致;④排除颈椎其他病变者。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西医和中医证侯标准;②年龄在18~60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岁以下,60岁以上者;③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④有心、肝、肾等疾病不适合针刺治疗者;⑤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终止和剔除标准 ①未能坚持治疗周期,退出治疗的患者;②未按治疗方案执行的患者;③治疗过程中出现如车祸、外伤等意料之外、严重的临床事件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选主穴:颈夹脊穴(C3-T2);配穴:风池、肩井、肩中俞、天宗、列缺、后溪。穴位定位参考《经络腧穴学》[5],针刺操作参照《针灸学》[6]。操作方法:取俯卧位,在相应穴位以75%酒精消毒,针具选用佳健牌,批号为:20152270225,规格为0.3 mm×40 mm(1.5寸)不锈钢毫针。快速进针至皮下,必要时行较小幅度提插手法或调整进针方向,得气后将针深刺至骨。留针30 min,1次/d,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

1.5.2 治疗组 颈夹脊穴输刺取穴及操作同对照组。麦肯基力学疗法:患者取俯卧位,先行颈椎松动术,按压颈椎棘突、横突数次,重点在病变节段,再取仰卧位,治疗者一手按压病员后枕部、一手托住下颌处,水平牵拉颈椎,然后病员在牵引的同时做后缩和伸展。再取端坐位,在医生指导下完成以下动作:①颈部后缩,患者头部水平后缩,达到最大收缩程度后,保持片刻缓慢运动至正常头位,反复10遍;②颈伸展,颈部在上阶段颈部后缩基础上行颈部伸展运动,颈部伸展达极点后,保持数秒,恢复端坐位,反复10遍;③颈侧屈,在颈部向后缩至极点的基础上缓慢做颈部的侧屈运动,至关节活动的最大范围保持数秒后恢复端坐位。治疗中运动应缓慢柔和,切忌暴力,每组10次。

麦肯基疗法颈部运动1次/d,7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嘱患者平时应避免伏案低头工作过久。针刺及麦肯基疗法采取盲法操作,困难较大,为避免数据偏倚,操作上采取了治疗患者、采集数据者、数据处理者由不同分工医师操作的办法。

1.6 观察方法与指标

1.6.1 观察周期 观察记录14次治疗(2个疗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量表资料,若在2个疗程内达到临床痊愈者,停止观察,若终止治疗,则视为病例脱落。

1.6.2 观察指标 镇痛评分:参考《临床疼痛治疗学》[7]。镇痛评分=(治疗前VAS分数﹣治疗后VAS分数)/治疗前VAS分数×100%;显效:镇痛评分≥60%;有效:镇痛评分60%~30%;无效:镇痛评分≤30%。治疗前后颈肩部中医症状积分表:采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根据症状和体征改善评定方法所统计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进行综合疗效评定,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①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疗效指数≥81%;②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56%≤疗效指数<81%;③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11%≤疗效指数<56%;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疗效指数<11%。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总评分均有下降(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疗效。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我国古代医籍中虽无颈椎病的病名记载,但散见有“骨痹”、“项痹”、“项强”等相关描述[8]。中医学对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等有深入的认识,其内因在于肝肾不足,肝主筋,肾主骨,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肾藏衰,年老后肝肾逐渐虚衰,容易感受邪气而发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加之外感风寒湿外邪,经络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间盘退变突出、颈椎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而导致的脊神经根受压迫、椎管狭窄等有关,其发病机制与机械压迫、免疫因素等有关,并与疼痛-肌痉挛-疼痛加剧这一恶性循环有关。针刺颈部夹脊穴,有利于促进颈肩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纠正椎间关节紊乱。针刺还能够调节免疫,能够抑制与疼痛有关的免疫介质如白介素等,故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机理是多方面的[9]。中医认为骨痹是一种病位深至骨的疾病,临床治疗中把握针刺的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的关键。输刺法属《灵枢·官针》五刺中的一种,“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故采用输刺法深刺至骨于颈部夹脊穴,针至病所,气至病所,能激发肾气。其中,列缺主头项部病变,后溪通督脉,使气血上下通行,肩井、肩中俞、天宗三穴能疏通肩背部通络。针刺疗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但颈椎病属于反复发作的退行性疾病,故联合一种具有治疗及预防疾病发作的疗法,能创造一种治疗颈椎病的新模式。目前颈椎病呈现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偏早的趋势,与现代生活工作环境密切相关,有观点[10]认为颈椎病发病与长期伏案工作、姿势不良有关,不良坐姿可造成颈椎过伸、过屈,颈椎侧弯畸形,颈椎由于应力不良而造成疼痛,长期不良坐姿还造成椎间盘加速退变突出,麦肯基疗法对恢复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改善颈椎活动度有积极作用,且患者坚持长期自我锻炼康复后能形成保护颈部健康的理念,这种自我康复及姿势纠正对颈椎病的远期疗效意义重大[11]。

笔者将颈夹脊输刺针与麦肯基疗法相结合,并通过观察VSA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比较颈夹脊输刺与麦肯基疗法配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的缓解程度。结果表明2种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疗效,颈夹脊输刺针联合麦肯基疗法镇痛效果优于单纯颈夹脊输刺治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1]牛雪飞,苏辉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25(1):87.

[2] 程建,马勇,袁涛,等.中药结合牵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34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7-249.

[5] 石学敏.针灸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37-152.

[6] 孙宇,李贵村.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8):472-476.

[7] Melzack R.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ajor properties and scoring methods[J].Pain,1975(1):277-299.

[8] 王鹏,乔钢,陈爱民,等.通阳利湿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1):175-178.

[9] 万碧江,黄伟,张压西.透刺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8):651.

[10] 傅惠兰,曲姗姗,陈俊琦.腹针配合McKenzie疗法对颈型颈椎病的镇痛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421.

[11] 徐晖,王宁华.麦肯基诊疗技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和颈椎活动受限的改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4):59.

TheClinicalStudyofJiajiPointShu-needlingTherapycombinedwithMcKenzieTherapyonCervicalSpondylosis

DENG Xingyou WU Xiangnong*

Acupuncture Department of Yun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0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relieve of neck pain treated by jiaji point Shu-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McKenzie therapy,and find evid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n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60 qualified patient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randomize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and treated with jiaji point Shu-needling therapy jiaji point Shu-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McKenzie therapy. To observe and analyse the change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and clinical effect.Resul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 in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0%,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both two groups can relieve neck pain of cervical spondylosis,but the Shu-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McKenzie therapy group was superior in relieving pain,it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Jiaji Point Shu-needling Therapy;Cervical Spondylosis; McKenzie Therapy

邓星佑(1979-),男,汉族,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脊柱疾病。E-mail:417772851@qq.com

吴向农(1973-),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脊柱疾病。E-mail:1282389020@qq.com

R246

A

1007-8517(2017)23-0087-03

2017-10-26 编辑:梁志庆)

猜你喜欢

夹脊根型颈椎病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健身气功与“夹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