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18-01-09王爽爽

青年时代 2017年34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陶行知教学实践

王爽爽

摘 要:陶行知生活教育是其践行不同教育思想的基础,与其一生的教育活动息息相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是其提出的,也是生活教育的根本。本文首先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做了简单介绍,其次阐述了教学实践生活化的意义,最后将相关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教学实践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原理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即教育指人们从生活中能受到教育,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教育是随着我们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生活即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解读:

1.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核心,生活决定着教育的程度。陶行知认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生活的内容是什么就决定了接受的教育是什么。教育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2.生活影响教育,教育改变生活。陶行知认为“教育应当是为生活服务的,应该以促进生活的向前向上的发展为动力,为生活的需要而办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但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作用,影响我们的生活。

3.生活和教育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真正的实现生活即教育,就要将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让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养成坚持学习的习惯。基于此,陶行知后来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观念。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及学校是生活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生活教育范围在空间上的体现。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重要的方面进行阐述:

1.生活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社会生活。它是借助学校教育这个形式。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的整体教育,是“活”的教育。

2.社會即学校使“读书”的教育变成“行动”的教育,因为社会即学校是在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导引下产生的。

3.社会即学校可使教育对象从“小众”的教育变成“大众”的教育。

(三)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学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件事的三个方面。老师通过做来教,学生通过做来学。只有通过做来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只有通过做来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

教学做合一强调教学结合、知行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学做的核心是“做”,是有经验、有新的理论价值产生的行动。“做”的涵义非常广泛,发明、创造是“做”,实验、劳动、生产是“做”,寻求解决之道也是“做”。可以说,“做”是社会实践,更是创造的过程。

二、教学实践生活化的意义

教学实践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设计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生活化对学生学习与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教学实践生活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事例,使学生感到学习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培养学生应用学到的意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将一些实际问题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白课本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同时可以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自己应用课本知识进行实践。

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能对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宽松的生活化教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探索、交流、实践,带动学生去寻找自己身边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生活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包含大众教育,通常来讲就是生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普及化”,“大众化”的特点出发,寻找到生活元素,整合方法,教给学生。

例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动作,而是要求他们懂得如何进行练习,以后在遇见危险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为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着重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和平时生活中能够用到的知识。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将生活中常听到的歌曲融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将相关理论与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将相关计算融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整合到学生生活世界里并加以组织、完善,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具现实感、理想性。

例如,可以改编或增加一些有生活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在体育课教学中,最显著的就是在学习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编操和游戏的内容。结合体育课的特点,把准备部分的徒手操让学生自编自练,让学生通过自主编练或者小组合作创编,让每个学生都有尝试的机会。又如在游戏中,给学生一定的器材或者道具,画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学生想方设法创编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锻炼身体、能够培养体育兴趣、具有开拓精神等的游戏内容。在音乐课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学习音乐表演相关知识,掌握欣赏中外音乐的基本方法,培养解读音乐作品的初步能力,具有欣赏音乐作品美感的兴趣和能力;了解音乐表演的基本方法,通过练习,开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形象思维,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解放和开发。音乐语言是最精粹的语言,通过音乐学表达,突破传统的语言脱离实际的教学法,在场景中学习语言的运用,学生体验的不仅是音乐特有的发音、语调、韵律,更在参与中调动多元感官吸收,在情节的发展中融入心灵的多重体验等。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endprint

陶行知认为“教学艺术就是在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全力用脑去做事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引导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锻炼,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体育课教学时,设计成“飞向蓝天”、“欢庆胜利”等情景;在教学“搬运接力”等内容时可以设计成“抢运西瓜”、“欢庆丰收”等场景;在教学“跨越式跳高”等内容时可以设计成“跨越小水沟”,“我是跳跃能手”等场景。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色、光效果,把生活情景再现到体育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他们主动去用自已的身体体验,用心灵感悟。在音乐课教学时,围绕音乐活动的目标,全面细化布局,从墙面、门厅、走廊、楼梯、公共区域、楼顶、音乐专用教室、班级环境等每一个可以营造的空间着手,综合考虑、细节布局、多渠道铺开,将全园的环境与目标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每位学生、家长、教师都能感受到浓浓的音乐氛围和温馨愉悦感,随时有创作音乐的激情和兴趣;同时,将生活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在操作中进行的,除了视觉的审美外,应更加重视学生和环境的互动,在各班活动区中提供表演道具、打击乐器,以及成品和半成品的美工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演奏、合作表演。

(四)场地器材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理念,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教学实践生活化提倡让学生收集各种生活中的遗弃物和废料,用来进行学习和锻炼,既可培养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寻找到各种不同的器械进行自我锻炼。

例如:一张旧报纸,可以折成飞机进行游戏,可以团成纸球打雪仗,可以卷起来当“体操棒”使用,也可以当抢座位的“座位”使用,还可以用来进行顶风跑的练习,以发展学生的奔跑速度。教学中让学生去收集、开发的生活器材,不仅可以发挥这类器材的潜在功能,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创造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学生良好锻炼意识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教学观念生活化

教学改革首先应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能够将教学与日常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社会活动,逐步懂得课本知识的价值,逐步形成使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教学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和重要的作用。它在教学生活化中的应用,可以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课本知识的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结合目前教学实践的实际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深化教学改革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从“生活即教育”到“教学做合一”,发展到“社会即学校”,再到“创造的教育”。这就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从其教育理论,我们可以认识到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核心,生活决定着教育的程度,生活影响教育,教育改变生活,生活和教育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生活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社会生活;教学做的核心是“做”,是有经验、有新的理论价值产生的行动,而不是盲目的跟从,盲目的追随,局限于理论而忽略实际。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深远影响,对现今社会中国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照样有借鉴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因此,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都能够追求一份诗意,让我们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旗帜下,让我们的知识不断更新,与生活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明国. 陶行知自述[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01).

[2]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第二卷) [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陶行知教学实践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