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对打赢现代战争的指导意义

2018-01-09陆萍

山东青年 2017年8期
关键词:现代战争指导意义

陆萍

摘 要: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战争的理论也因此面临严峻考验。人民战争的传统优势能否继续在现代战争中发挥指导作用,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人民战争思想;现代战争;指导意义

在中国革命的半个多世纪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人民战争的军事指导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则以及蕴含在其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渗透力,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对打赢信息化战争仍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支撑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马列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具备坚实理论基础的军事科学。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解决了人民战争的领导力量问题、力量构成问题和战略战术问题,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革命战争的正确方向;必须建立一支以人民为主体的新型人民军队,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同时还要建立起主力军、地方军和游击队与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必须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波浪式推进政策,不断扩大根据地,把人民群众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起来。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背后有着坚实的理论支撑,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行动指南。一是无产阶级战争观。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战争是敌对双方在政治、经济、军力和民心方面的综合较量,战争的正义性和群众性,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前提,也是打赢人民战争的根本保证。二是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是唯物史观在军事领域的生动体现。毛泽东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主张进行广泛的热烈的政治动员,解决兵源、财源等困难问题,达到“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目标。三是战斗力生成机制。“军队战斗力由人、武器以及人和武器的结合方式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毛泽东明确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二、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人民战争理论的挑战

现代战争呈现出武器杀伤力大、作战空间广、参战力量多元等特点,这些无疑都对实施人民战争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现代战争以信息能力为主导,削弱了人民战争的威慑力

由于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现代战争正在从以物质和能量为重心向以信息为重心转变,抢占信息空间、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一旦战争爆发,敌人很可能突然向我交通通信枢纽、军事基地和指挥系统等目标进行集中猛烈的远程打击,这将使我方的临战动员时间大大缩减,对人民的动员无法有力展开,加上战场容量有限,作战主要依靠军队进行,人民群众的参战形式也受到制约,这些最终会导致人民战争手段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二)现代战争以立体战为表现形式,挑战着传统的战略战术

现代战争涉及陆地、空中、海上、电磁、网络等多个空间,可以说现代战场是多维的战场,在如此广阔的战场上,单纯依靠传统的战略战术,已经不能满足战争发展的需要。如集中优势兵力问题,要想在战略上“以一击十”,就必须在战役战术上“以十击一”,但由于精确制导武器的空前发展,以及预警侦察技术的不断提高,集中兵力变得十分困难,就很难有效地达成“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

(三)现代战争以联合作战为重要样式,提高了对“人”的要求

信息化战争以体系作战为主要特征,更加强调了参战主体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此外,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也对人员的军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在被动员的对象中,要有相当数量的有指挥才能的军官、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在今后的反侵略战争中,我们不仅需要更加重视发挥我国军民政治上坚强、团结和高度觉悟的优势,而且还必须重视加强对人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其掌握先进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及军事素养与作战能力。

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对打赢现代战争的指导意义

人民战争从来不是与低技术相对应的,过去我们依靠人民战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靠的是人民战争的正义性和整体力量。今天,我们仍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战争思想,结合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及新战法的特点,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威胁。

(一)努力提高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夯实人民战争的社会基础

“民心所向”是人民战争胜利的重要社会基础,过去,毛主席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如今,我们说信息化战争是钢铁、技术的较量,但更加是意志、民心的对决,提高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助推器。新形势下,要保障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改革发展提供稳定的安全环境,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而一个国家和民族国防的强大首先体现在国民的国防意识上,因而必须加强国民爱国主义教育和训练,积极运用新媒体,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动力,提升信仰、意志、价值观等软实力,最大限度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为人民战争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广泛吸收现代战争的实战经验,丰富人民战争的指导原则

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在理解人民战争时,我们不能将它僵化理解为某一具体作战样式或者是某一战法,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应当是随着战争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在坚持人民战争的同时,要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更加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只有研究和掌握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才能适应新的军事斗争需要,展望信息时代的战争,人民战争仍大有可为,但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在信息时代,人民群眾的参战形式不再拘泥于“三结合”的方式,人民群众不一定非要肩扛来复枪打游击战,才能表明是在进行人民战争;而是在信息时代,由于民用信息技术与军用信息技术联系越来越紧密,呈现出军民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民间科技人员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参加信息战争。

(三)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转型

现代战争力量多元、指挥关系多重、协同复杂,这对动员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必须要有完善的战争动员体制,以确保一旦战争爆发,能迅速有效地动员起战争所需要的各方面力量。当前,为了适应战争形态深刻演变的新要求,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转型,就必须建立健全的战争动员体制,完善动员法规,在组织上和法律上保证战争动员的准备与实施。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在后备力量建设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发挥地方科技优势,推动后备力量由参战支前为主向支援保障作战为主转变,深入挖掘蕴藏在群众中的强大科技含量。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210003)

猜你喜欢

现代战争指导意义
电影中对爱国主义主题渲染的新方式——以中美现代战争电影为例
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新疆民族工作的指导意义
科技创新助推战斗力提升
健康教育对高原地区剖宫产患者的指导意义
现代战争形态的嬗变与战略发展——本刊记者访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博士
孙子“不对等对抗”思想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用法制化带动和促进正规化——论邓小平军队正规化建设思想的指导意义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