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思维的团队合作辅导员角色塑造及定位分析

2018-01-09赵梦影

山东青年 2017年8期
关键词:角色塑造教学思维辅导员

赵梦影

摘 要:2016年12月7-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特别是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为高校辅导员进一步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也提供了队伍建设发展的新空间。基于教学思维的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有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具有“纵”、“横”的发展空间,有效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使辅导员工作具有了职业价值核心,并能形成真正的辅导员文化,塑造职业灵魂。

关键词:教学思维;辅导员;角色塑造;定位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和高校对辅导员要求的不断提高,辅导员职能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集教育、管理、服务、教学等于一身的多重职能集合体。辅导员不但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还要兼顾教学、科研和评职称、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辅导员队伍中出现工作倦怠、心理亚健康、工作与家庭矛盾日益尖锐等不良现象①。学术界围绕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角色定位、岗位职能以及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斐然。但总体而言,相关的研究成果侧重强调辅导员维持社会结构正常运转、良性运行的社会价值和工具价值。对于高校辅导员本身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发展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较少。这要求我们必须大胆突破旧的观念桎梏,建立新的学生工作模式,彻底改变辅导员只是一个工作岗位而不是一个职业的现状,找到辅导员职业化的有效路径。

教学思维团队合作辅导员完全根据原专业的特点及其延伸开展工作,辅导员可以完成职业形成、经验积累、角色定位、系统发展、职级晋升、成为专家型的辅导员,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有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发展辅导员各自学科专业,具有“纵”、“横”的发展空间,有效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使辅导员工作具有了职业价值核心,并能形成真正的辅导员文化,塑造职业灵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高校辅导员队伍非淘汰性人力资源流失的问题。

一、制度意义:非淘汰性人力资源流失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职责,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一系挑战和困境,如高校辅导员要求高地位低、责任大待遇低、高付出低回报、行政管理地位和教师地位有名无实等。这种现实困境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人心不稳、职业认同感低,暴露出高校辅导员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诸多弊端。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能高效地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高校辅导员队伍非淘汰性人力资源流失的问题。

(1) 高校辅导员问题所在

①队伍稳定性差

当前队伍稳定性差、流动性强、换岗频率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痼疾,而且严重影响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连续性③。目前,很多高校把辅导员作为干部储备,同时众多辅导员也把该岗位作为晋升跳板。毫不夸张地说,这种辅导员职业的“临时化”和“过渡性”观念在很多高校的教师、学生甚至少数领导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只要有机会就会及时调整岗位,加上不少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不够重视,给辅导员产生“能够转岗是优秀的表现”、“辅导员的出路就是转岗做行政干部”等思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②职业倦怠明显

辅导员兼具教师身份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然而这一双重身份并没有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反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辅导员在职称晋升和行政职务晋升两个向度优势④。一方面,辅导员晋升职称时,职称评价指标侧重考量申报者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辅导员在行政职务晋升方面也遇到阻滞。使得辅导员在两大向度的发展上处于“两头落空”的尴尬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多时候,辅导员就是高校中的“万能接待岗”,只要是和学生挂钩的工作统统都找辅导员,他们往往成了学校教学、行政、后勤、学生管理等众多职能部门的联络员,长此以往,难免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导致“未老先衰”,很快进入职业倦怠期。

③专业基础薄弱

近几年,辅导员招聘重学历、政治面貌、学生干部经历等,专业对口则退居次席。很多辅导员没有经过系统的思政理论学习,短期的岗前培训又难以提供必要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从现实中来看,不少辅导员的目标就是“不出事”,对辅导员工作存在认知误区。“辅而不导”现象绝非个例,势必影响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2) 教学思维团队合作辅导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①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缓解职业倦怠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职业积极的态度和高度的投入感,具体表现为个体维持该职业的愿望和对职业的喜爱程度⑤。由于辅导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很难有足够的时间专注于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辅导员学术水平和竞争力,使得辅导员在职称评聘时难与专业教师相抗衡。教学思维团队合作辅导员完全根据原专业的特点及其延伸开展工作,辅导员可以完成职业形成、经验积累、角色定位、系统发展、职级晋升、成为专家型的辅导员,比如政治思想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辅导员负责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导航工作;心理学专业的辅导员负责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调适、心理疏导等,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应对挑战等导航工作;管理类专业的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生涯规划等导航工作;行政学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辅导员负责人际沟通,法制教育等导航工作。增强了辅导员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主动性,进而提升其职业认同,缓解职业倦怠。

②巩固辅导员队伍稳定,促进职业生涯发展

基于教学思维团队合作辅导员角色塑造,清晰设计辅导员职業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队员间以各自的角色为主,允许有极少的职能交叉、鼓励互动、协同工作,这样将有助于畅通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其长期扎根在辅导员岗位,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更加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有更加明确的职业素养培养方向,为学生就业发展导航助力。endprint

二、制度实践:教学思维团队合作辅导员角色与定位

(1) 重构合作辅导员角色塑造基本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教学思维的团队合作辅导员”工作模式,意在打破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壁垒,衔接起点期和成长期两个阶段,实现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的是,“教学思维的团队合作辅导员”不是简单的“辅导员团队式”,而是“教学+辅导员”式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不是简单累加,而是充分融合,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最基本的想法就是通过对辅导员实际工作内容的划分,明确辅导员工作定位,根据辅导员的类型差异,在入职条件、专业背景、入职类型、职责范围、主管部门、晋升方式和晋升途径等方面制定,打破以往团队式发展模式的界限和壁垒,在事务辅导员、思政辅导员的基础上促进辅导员教学与科研、事务与思政、专业与思政、辅导员与辅导员、辅导员与团队的交流与互动,营造一种有利于辅导员职业化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生态,突出了专业对口性,从而解决“所学非所做”或者“未学先做”的尴尬困境,不仅从思想上,更从制度和技术上让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道路更加通畅,有效提升了广大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职业成就感,从而为将来的辅导员“专家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辅导员团队核心工作模块与专业匹配实践

设立教学模式化辅导员导航团队,重点依托辅导员的原有学科专业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及其延伸空间给予学生从大一大到四全程开展全程式生涯指导,重点突出,同时发展辅导员各自学科专业。职业导航工作前移并贯穿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职业导航特点如下:

①大一学生:专业认知与四年规范教育计划。着重引导其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选择,重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②大二学生:职业礼仪和能力提升教育計划。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培养职业礼仪,提升学生能力;

③大三学生:专业水平提升和考研助力计划。着重实习和锻炼,培养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④大四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教育计划。为了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在就业信息、政策咨询、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

在形成大学生职业生涯培养体系基础上,团队模块内容按照教学思维,形成课程或策划方法,争取每个团队教育模块均有教学大纲、教案、课程讲稿、活动策划,严格按照一级课堂教育模式规划,同时力争实现教育模块教育AB角色,实现相互补充,继而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大学生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

(3) 团队合作辅导员角色定位

当学生走进高校的时候,首先接触的就是辅导员,可能在一些学生的眼中,辅导员老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角色,他们只是辅助学生在大学期间处理一些琐事的人。在各大高校里,辅导员老师的身影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工科院校,他们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一点都不比学生的家长差⑥。

第一,定位于家长角色。学生进入高校后,辅导员应当有学生在校家长角色定位,有任何生活问题都要帮助学生。为学生安排宿舍,建立在校档案,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安排布置相当于一个大家长的角色。

第二,定位于学业导师的角色。一方面,督促学生学习,让学生进入一种自觉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并不清楚这个专业的培养方向,辅导员及时给予方向。

第三,定位于朋友的角色,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关怀,这样的关怀并非是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督促,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在校期间,有一个人可以作为朋友陪在身边,可以倾诉,或者帮他解决问题。

三、制度优势:基于教学思维辅导员团队合作模式

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基于教学思维辅导员团队合作模式”的提出与设计是在学校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进、制度统筹基础上,充分融合过去两种典型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同时考虑辅导员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和自主成长的内在驱动,从而持续性地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其具有以下优势:

(1)“辅导员共同体”工作格局

构建辅导员共同体能够在知识层面和情感层面促进辅导员个体与团队的专业化发展,并在分析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理论基础、基本要素和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从情境创设、文化培育、学科建设和赋予权利四个角度构建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在专业化分类的基础上,由“专业-导师-各类辅导员”组成授课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工作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等“发展共同体”集群。从散兵作战式向团队合作式的同事互助,实现知识、能力和水平的“集体增长”,应对知识匮乏,实现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同时,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2)辅导员伦理文化传承机制

辅导员合作文化就是辅导员按照某种合作方式,在互动过程中相互开放、信赖、协作、支持以达成共同的合作目标,从而促进辅导员共同发展的关系形式。辅导员团队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合作的原则相互联系和规范行动,并在合作的过程中所共享的价值观念、态度、行为方式以实现辅导员合作目标的文化。真正的合作文化是深层次的、持久的,是通过时时刻刻和每天的逐步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在行为上表现为辅导员常工作和专业发展中的互助、支持、信任和坦诚远离排他性的竞争。从学生的角度看,辅导员合作文化有利于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价值观念上,辅导员能够为了共同的专业理想而共同协作和学习,促使辅导员重视工作环境和外部关系的营造,从而将工作要求与内在自主生长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更好地激发职业理想升华和创造力拓展。

(3)专业水平与思想教育融合机制

教学思维的团队将辅导员分成多个专业化方向团队,围绕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困惑,如人生理想、价值塑造、道德行为、情感问题、职业发展、网络运用等,设置相关课程,设计模块化的学生工作专题,给予学生“知识传递式的成长指导”。这种对学生专业性的指导相较于以往“经验事务型”的帮助,有了更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更高的工作标准,在专业化、模块化、团队化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困惑的过程中,实现了专业水平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endprint

四、结论

基于教学思维的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有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具有“纵”、“横”的发展空间,有效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使辅导员工作具有了职业价值核心。团队工作模式将为辅导员的专业化提供科学的路径,在团队,在辅导员岗位上完全根据原专业的特点及其延伸开展工作,辅导员可以完成职业形成、经验积累、角色定位、系统发展、职级晋升、成为专家型的辅导员。团队建设是一种组织人力资源的明智之举,越来越多的单位与企业在工作中采用了团队这一组织模式,特别是在倡导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背景下,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更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最佳平台,它使得辅导员有了职业发展的系统空间,能够产生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核心,而且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发展成为各类型的专家,将会极大的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树立起輔导员的职业形象;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还将催生辅导员团队文化,最终塑造出职业灵魂。

教育论坛

基于教学思维的团队合作辅导员角色塑造及定位分析

[注释]

①王罕翡.高校体育专业专职辅导员教学与职称“悖性”因素分析[J].

②朱吉玉,徐小东,张素敏.高校辅导员选拔、激励、保障和发展机制创新[J].

③蔡菲.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困境及对策探究[J].教育时空,2016(4):105-106.

④陈小花.高校辅导员晋升发展机遇与挑战—基于双重身份的视角[J].

⑤戴惠.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提升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0):50-51.

⑥张雪梅.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中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2013.

[参考文献]

[1]王罕翡.高校体育专业专职辅导员教学与职称“悖性”因素分析[J].

[2]朱吉玉,徐小东,张素敏.高校辅导员选拔、激励、保障和发展机制创新[J].

[3]蔡菲.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困境及对策探究[J].教育时空,2016(4):105-106.

[4]陈小花.高校辅导员晋升发展机遇与挑战——基于双重身份的视角[J]

[5]戴惠,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提升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0):50-51.

[6]张雪梅.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中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3.

基金项目: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基于人格特质视角下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的素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ZZGCD16041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塑造教学思维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及教学思想转变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营销教学探讨
深入分析教学问题,培养创新教学思维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