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咏者之歌:《咏而归》中的声音

2018-01-09邹小娟

长江丛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孟子精神

邹小娟

咏者之歌:《咏而归》中的声音

邹小娟

继2010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小春秋》之后,这位才气横溢的李敬泽先生貌似意犹未尽,念念不忘,仍旧沉浸在春秋时期故事的讲述中,有点难以自拔。于是乎,他干脆再次将收在《小春秋》中的48篇文章和另外补加的7篇,总共55篇大作又结集出版,命名为《咏而归》,成为2017年的另一部散文集。夜深人静,仔细对照两本书,慢慢琢磨作者在各自的自序和跋中所表达的情绪,横跨在这7年前后的心境变化,似有从“月落乌啼”到“彩云遮月”,又到“在山水间者弄月”妙不可言的过程。

在《小春秋》的自序中作者品读李商隐诗歌中表达的寂寞之情,“义山诗中有大寂寞,是一个人的,是岁月天地的;”作者接着发古人之忧思,“看见星沉海底,看见雨落河源,看见人事浮沉、相亲相负、离合悲欢,看见了又如何呢?”李氏的诗句又增添了作者几分惆怅与无奈,他遂想起了自己当年读古书、做文章时的情景和切身感受。怎一个“寂寞”了得?“读了几本旧书,古人寂寞、今人寂寞,写些字掷向虚空中去,不是凤凰叫,无心逗秋雨,只是无端轻响——架上的瓷瓶,静夜中,总觉它在轻响,向着碎裂而去。”(小春秋·自序)掷字有声,又有谁能听懂?只有瓷瓶,回报以碎裂之音。

时隔7年,在《咏而归》的跋中,敬泽先生坦荡达观了很多,同样的作品,作品的命名不同,个人的寂寞在字里行间已经荡然无存,继而升华为咏者之歌。“咏是唱,也是长,也是涵泳、玩味、沉吟,在咏唱中表达志意。作者借用孔门弟子的故事以表达自己同样的情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作者咏什么?“所咏者古人之志、古人之书,是自春秋以降的中国传统。而归,是归家,是向可归处去。借用明代钟惺、谭元春编过一本《诗归》,钟惺在序文中谈到为什么要用“归”字,他说:其意在“以古人为归”,“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目有所止焉”(咏而归·跋)。最后一句道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古代思想者的精神,或者说文化精英的视角,引导今人,使得今人心安,不再“独上西楼强说愁”。事实上,作者的意图绝非仅仅使得今人心有所安,眼有所归,而是肩负着某种弘扬中国精神的社会责任。

无论作者从当年为报刊杂志专栏撰文到《小春秋》以及《咏而归》的结集出版,还是从枯坐书斋的个人寂寞感受,到暮春咏而归的豁达人生态度的转变,他始终以一种特殊的声音讲述着历史和当下的故事,分享着自我独特的人生经验。这种声音如波浪,时而低沉,时而高亢,迂回穿梭在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汇集的滚滚洪流之中,并与之对话,发生碰撞,产生智慧之火光。历史没有沉默的,而当下社会更是众声喧哗。作者以文化精英的姿态、风流名士的气度来借古讽今,批判和反思当下中国人的精神问题。《咏而归》中的声音是作者与古人交谈的声音,作者与自我和读者互动的声音。这种声音听似轻松悦耳,但仔细聆听深刻而有力。他或拐弯抹角,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层面症结。叙事时间跨度从春秋,到明朝,再穿梭至当下。叙事内容包括春秋战国孔孟大家,各路豪杰王公将相、草寇到晚明的杂史记录者,再到当下日常生活中的酒桌饭局食肉饮酒文化。叙事空间从个人的书房到公共酒局饭桌。通过讲述诸多不同的故事,让读者明白其“醉翁之意”。细度文章,读后如梦方醒,“原来如此”,这也是敬泽先生过人之处。在他侃侃而谈中,他在给读者讲述故事,也是讲述给自己听的。他究竟在讲什么?用什么样的声音在讲述?

李敬泽先生的著作内容多样丰富,就讲述的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五类。著作收录的第一篇《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便是此类内容的核心所在。关键词为:“道”。孔子教育弟子们坚守精神尊严这也是作者的态度和理想。“无论世事如何多变,圣人之言不为过时”,圣人之言的价值就是“精神尊严”,而且坚信总有人在坚持真理,而此真理永远存在。

孔子凛然说道:“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作者更是慷慨其词:我认为,这是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是我们文明的关键时刻,如同苏格拉底和耶稣的临难,孔子在穷厄的考验下使他的文明实现精神的升华。人还有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

《小春秋》

依我看,该说的老先生都说得透彻,而圣人的教导我们至今并未领会,我们都是子贡,不知天高地厚,而且坚信混得好比天高地厚更重要,但有一点总算证明了真理正在时间中暗自运行。

这类故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有关孔子和孟子的故事:《孔门弟子做好事》、《君子之睡眠问题》、《寡人有疾》、《人性与水与耍赖》、《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勇》、《数学家的成》、《孟先生的选择题》、《圣人病》和《孟子遇见理想主义者》。该著收入的55个故事,其中10个故事有关孔孟圣人轶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属孔孟之道,也是作者借孔孟的故事,发出的最强音。

《孔门弟子做好事》中探讨的还是有关“德行”的问题。《寡人有疾》中,作者对于孟子大为赞叹:孟子是那个时代的良心,孟子相对于孔子,更是行动的理想主义者,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更赞同孟子的浩气凛然和信念:“在君王的权威之上,另有道德和伦理的权威,他们英勇无畏地捍卫人类的基本权利。”《人性与水与耍赖》中孟子与告子的辩论,水性和人性的不同,作者发出人要担当、扛责任,具有主体性的声音。《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是孟子讲述有关舜的故事,孟子告诉世人:善是无敌的,仁是无敌的,舜的故事成为神圣的启示,我们必须相信善,相信爱,相信宽恕和忍耐。作者赞同孟子之言,以“善”作为人生的意义。孟子鼓励仁爱,也就是善,但作者发现在现今社会,善却是最难以实现的目标,因为人人都想获取,而不愿舍弃,善本身就是有关舍弃。当然做到善谈何容易,舜的善良的结果就是在荒野无言地、孤独地哭泣。《勇》一文力推孔子的大勇,他使得勇气成为一个伦理问题:勇不仅体现一个人的力比多,它关乎正义,由正义获得力量和尊严。《孟先生的选择题》和《圣人病》都是作者对于孟子孟先生的认识和评价。孟先生无弱点,一身正气,铿锵雄壮。没有缺点恰恰是其缺点,把人类生活简化成偷鸡不偷鸡的选择题,一点儿都不可爱。作者虽有调侃的意味,但对孟子绝对地敬仰。《孟子遇见理想主义者》中通过孟子被其弟子彭更质疑的这个故事,作者提出了精神活动与世俗活动的辩证关系。从而提出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不管以劳动伦理的名义还是以精神纯洁的名义,都不能剿灭人类的精神活动”。

第二类故事大都是有关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国君和名士的严肃故事,其目的就是以古讽今。其中有关“说话”的故事最耐人寻味。有关说话的文章有3篇,《战国策》、《办公室里的屈原》和《说难》。话如何说?该说什么样的话?知识分子该如何说话?这些都是敬泽先生所思考的问题。《战国策》中从苏洵爱读古书《战国策》说起,作为知识分子身份的苏洵学到了作文的技巧,却没有学到说话为人处世的技巧。比如说战国时代苏秦张仪等巧言令色之徒用说话方式搅乱六国的技巧。作者以苏秦为例,讽刺讲空话的实质:“话是空的,它不指向真理或事实,它指向人的软肋——人的虚荣、欲望和利益的空话”。作者干脆如此讽刺那些苏秦张仪之流的人:所以瞄准软肋,说吧,没啥不好意思,灵巧的舌头不仅具有审美价值,它能为你赢得世界。《办公室里的屈原》作者故意将爱牢骚的人比喻成屈原,讽刺那些牢骚满腹之人。但屈原大作《离骚》给予读书人的启示就是“进退出处”的读书意义。《说难》是韩非子的著作,韩先生的观点是说话很难,所以要人学会说话。“他(韩非子)的舌头推着巨石上山,他也看到巨石压在后人的舌尖上;话就是坎坷艰危的命”。作者认为古人最难的事是游说说话,而今人却将说话贬到不值钱的地位。古人的话就是坎坷命运的决定,而今人的话却不值钱,似风过耳。此“说话”系列篇章告诉我们说话还是要基于圣人之言,要遵循中国精神。

第三类敬泽先生热衷讲述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和诸多人物的奇闻异事,有的贻笑大方,有的让人扼腕长叹。这些悲剧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因为偏离“道”,而招致杀身之祸。《一盘棋》中可怜的宋闵公为了泄私愤而嘲笑一介武夫南宫万是战俘,竟被南宫万当场掐死。《关于宋襄公,一种想象及种种问题》讲述的是谦谦君子宋襄公认定“君子不乘人之危”,他认定“君子不鼓不成列”的君子风度,而导致宋军打败。宋襄公不知战争本身就无君子。《澡堂子引发的血案》中齐懿公杀人之父,夺人之妻,却相信当事人的忠诚,安排二人为身边忠实奴仆。终被仇人结伙而杀,有趣的是此杀人者的怒火倒是在澡堂子里互相谩骂时被激发。《活在春秋之食指大动》中的郑灵公之死更是可笑,因为贪吃不舍得与更热爱美食的部下子企分一碗甲鱼汤,被子企“染其指,尝之而出”,后又返回,夺取灵公小命。郑灵公死于“馋”。《活在春秋之抱柱而歌》更是蹊跷,齐庄王幽会大臣之妻而被杀之,死于“色”。《独不可舍我乎》有关追求自由的故事,越国王子怕死,不愿当王的故事,他是个特例,竟然看清楚了人生的终极问题。《富贵如秋风,秋风愁煞人》也是周朝王子季札不愿做王,让贤的故事,“富贵于我,如秋风之过耳矣。”这两位王子如此通达,年纪轻轻,竟能看清人活着的意义。《鱼与剑》又是一个耍阴谋的故事,还是那个吴国国君僚因为爱好吃鱼,被其堂弟就是后来吴国有名的国君阖闾所设鸿门鱼宴而刺死。此刺客之所以为阖闾卖命,愿意当刺客,杀吴王僚,是为了某种“信仰”,当然要看这种信仰是否值得牺牲。《英雄要离》和《其谁不食》中要离和魏国大将乐羊都是为了信仰和理想而充满狼性的人。要离灭绝妻子,乐羊喝其子肉汤,他们失去了做人的立场,算不得英雄。《哭秦廷》作者讲述了伍子胥与申包胥各事其主的故事。伍子胥势要报仇,而申包胥在秦国城门外哀哭以救楚国。其中谈到“血气”。作者发出“今人无血气”的感慨。《谎言饲养的王》是齐王临死之前还满足于臣子的甜蜜谎言。《隐于屠》作者通过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提着尖刀的屠夫们血腥屠杀参与历史的狂暴故事。作者的议论“肉店与洁净的殿堂,卑贱的屠夫粗暴地干预了历史,而他根本不知道他干了什么”。这是对愚昧无知的感慨。《阿房宫,一大烂尾楼也》从阿房宫被焚烧,谈到被历史抹去的方式,对于国人“善忘”的慨叹。这类故事基本是传承中国精神的反面事例。后人不仅以此做笑料,还有借鉴之处。

第四类文章敬泽先生终于从故纸堆里的历史故事讲述回到人间红袖添香夜读书的佳境,回到他个人书香盈盈的书房。一根香烟,一壶香茗,手执黄卷。月朗星稀之夜,伏案苦读,掩卷而思,从个体生命感出发,有感而作文以记之。从《诗经》、读到《长阿含经》、《酉阳杂俎》,《东京梦华录》、《牡丹亭》、《板桥杂记》、《陶庵梦忆》和《笑林广记》,以及《漫画情歌》。敬泽先生读书之广泛,让人敬佩。对于这些奇书,都能引起他深刻的思考,形成独特的见解。比如在《赏心乐事谁家院》一文中,他从欣赏《牡丹亭》和《红楼梦》这类江南吴侬软语缭绕,莺歌燕舞环绕的软弱悲苦的故事说起,认为没有丝毫脆弱感的文明都是没有希望的虚假文明。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文明必有其让人柔肠寸断的地方。敬泽先生读古书,玩味古书的闲暇之余,也不忘传递思想者火花的责任。读书、思考正是他自己“挑灯看剑”的时刻。“剑”者,兵器谱上,剑为至尊。属于将军和君王,象征着权力,铸剑的过程是铸剑者用生命溶于冶炼技术的再创造,因此敬泽先生认为宝剑也属于诗人,属于个体生命。每一把剑都有其独特的灵魂。宝剑也是孔孟之道的继承,中国精神的关键。“看剑如读诗”,“读书如看剑”。挑灯看书,看到的是个体的灵魂,体验着生命的热烈、孤独和波澜壮阔。这正是读书人最高的境界。

第五类文章算做是他从高处回到平地,食得人间烟火的日常生活感受。讲小事情,讲大道理。从宏大的题目《大地上的标记——〈乡土中国〉》到不大不小的书房,再到日常的饮茶、喝酒和吃鱼之琐事。读《乡土中国》,敬泽先生还在思考中国精神的大问题。“今天,是否还有来自民间的力量如此持久、如此沉静自信地规划和建设自己的村庄,村庄作为一个社会体系所依恃的价值尺度、精神资源是否已经枯竭?”于是,他寻找桃花源。“桃花源在山间,远离尘嚣,远离响箭般的时间”。“桃花源应是一个密室,藏身和遗忘之地。是一处人迹罕至的野林。人把自己变成一棵活动的树,只需要阳光和水。”这是形象的比喻,桃花源其实就在自己安静的内心中。不言而喻,敬泽先生对于当下中国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是熟悉的,不仅熟悉而且担忧,大众对于物质的狂热追求,而精神层面又是如此的空虚。《酒安辞足》中谈到了各种与酒有关的描述。在谈到酒后头疼的体验时,他如此感受:“酒后的疼是废墟,是欲望和悲喜退去后遗留下的坚硬、晦暗的礁石。在这时,疼着的人是处在生命中一个荒凉地带。”而他理解真正喝醉才是喝酒的真正意思。酒醉使得肉体自由,意识自由,语言也自由。一切获得自由和解放,这是一种被压抑之后,独特的生命体验。在《壶碎——一个宜兴故事》中,某一教授的宜兴茶壶被朋友从书架上不小心打碎,后来得知此打碎的茶壶乃名师作品,价值不菲,于是该教授后半生活在怨气冲天的生活中,“而教授只见到高远的海面上飘着那把壶,那把碎了的壶不断升值,他的人生不断贬值,直到变成沉在海底的一粒沙子。”壶碎了,教授的发财梦也被击碎,人生活着的价值也破碎成为沙粒。这把紫砂壶也隐喻了人生对理想的追求。具有知识分子身份的教授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圣人境界。敬泽先生对此人极为鄙视,大有“怒其不争”鲁迅式情怀。

敬泽先生的语言风格一向有自己的特点,他的书写语言早已自成一家,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体。他的文学创作的语言犹如长江之水,才气滚滚,恣意汪洋,一泻千里。在他诸多学术性的评论文章中,他的文字不囿于学术语言的限制,带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一针见血地扎进作家和作品的要害处。读他的评论,读者有醍醐灌顶之感。汉语言在他的认知体系中犹如一池春水,一副珍品字画,一件不可估价的古玩,任意由他欣赏、把玩和品味。

在《咏而归》中,敬泽先生发出的声音是嘹亮悦耳的,富有强烈的音乐性。用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中的名句来形容不为过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虽然他基本上用温润如玉的君子声音在讲述,在劝导,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也会怒目金刚,大喝几声。在每一篇故事中,读者总能清晰地听到一种灵活而不失厚重的声音穿插在故事讲述中,字里行间都隐藏着他的影子,回响着他的声音。他冷眼看历史,热心讲故事。

在五类不同故事讲述中,敬泽先生的声音频率和高度是不一样的。他虽然还是那样用诙谐、锐利、机智的语言讲述历史的,或当下的故事,但他的态度还是有明显地区别。对于中国精神或者说是孔孟之道的故事讲述中,敬泽多采用直接议论的方式,直抒胸臆,带有明显的个人立场和价值判断。比如开篇《中国人精神的关键时刻》转述了孔子教训其弟子子贡对于“道”的不正确追求的故事,敬泽先生在调侃和想象孔门弟子们的状态后,他正襟危坐地发表自己的严肃看法:“我认为,这是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是我们文明的关键时刻,如同苏格拉底和耶稣的临难,孔子在穷厄的考验下使他的文明实现精神的升华。人还有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在《那些做不到的事》中,敬泽对于人有私德而无公义的看法便是怒目金刚,拍案棒喝:“由私比公,可能有私德而常常无公义。公义何在我们知道,但问题是公义于我们何干?你倒是拿人家比爹,谁知人家是不是拿你比儿子?如此,便是爱自己的儿子给别人的儿子吃三聚氰胺,便是一盘散沙,底线荡然。”

在对读奇书,有奇妙想法表达的时候,敬泽先生的声音是温和有趣的。语言幽默诙谐,充满温情。在《鸟叫一两声》中,他对《诗经·关雎》做了有趣的解读。雎鸠被解读成鱼鹰,他为鱼鹰有些打抱不平,读后,让人忍俊不禁。他如此同情鱼鹰:“难怪啊,一只鸟,一辈子遭束缚,叫一声还被解说得云山雾罩、离题万里,如果是我我也懒得叫,我会暗自断定人这种动物是靠鱼和废话生存的,我将保持沉默。”他的无边想象更是有趣:“但是我相信,在三千年前的某个夜晚,却又一只鱼鹰闲叫了一声:关!另一只应了一声:关!”他用形象的语言,想象出了独特的声音效果,比那干巴巴的议论更富有文学性。在《马夫车夫、高跟鞋》中,《诗经·汉广》的阐释也非常独到。他警告那些沉浸在儿女情长中的人:“留着《汉广》,给那些过得窝囊、失意的人们,让他们深切地感受自身的软弱、渺小。在那反复、无奈的音调中,软弱变得无限长,像从肉体中抽出一根精神的丝,颤动,闪闪发亮,那是人类命定的、普遍的、绝对的软弱。”这样的想象语言或者说感慨,是温情柔和的,有浓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当然也有反讽的意味,哀其不幸的表达。

敬泽先生在讲述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和诸多英雄的奇闻异事时,也是按捺不住激动之心,时不时急吼吼地跳出来,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发一顿可爱、纯真的牢骚。《活在春秋之食指大动》中郑灵公因为贪吃而被臣子杀死。敬泽兄如此议论:“——杀国王,这件事后世的人想想都会吓得血管爆裂掉,可在春秋时,可怜的国王们经常像小鸡子一样被人随便捏死,理由呢,常常微不足道。”杀国王被比喻成捏死一只小鸡子,“似乎是,在那遥远的春秋时代,华夏大地上到处是暴脾气的热血豪杰,动辄张牙舞爪,打得肝脑涂地。我不敢确定活在这个时代是否幸福,但我认为该时代必定可爱,它像我们的童年一样被长久记忆和传颂。但事实上,春秋在我们心里只是一团混乱模糊的影子,似乎是,有人设法销去了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忘记了那顽皮胡闹的童年。”他对春秋时代混乱的局势理解是活泼可爱的,当然是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混乱的特点。

敬泽先生跨越时空地给读者讲故事,他站在高处仰望星空,内心是孤独的。那种“一切圣贤皆寂寞,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寂寥之音在文字中清晰可辨。《瓦库记》中记叙了他某日在瓦库,看窗外人来人往,一壶茶,喝到淡了。想起一副对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发出知己也许不是别人,就是自己,就是知自己的慨叹。《遐思白鱼》连白鱼都应是清风明月,浮生若梦,不宜上席在众人面前和热闹处。《挑灯看剑》中,他内心是“看剑如读诗,醉里挑灯看剑,剑正该醉里看、灯下看。独自看,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这一刻沉静而热烈,孤独而高贵。”这正是敬泽先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孤独而高贵。正像《伍子胥的眼》一样,“伍子胥那双幽深的眼睛看着我们,两千年的孤独,三千丈的白发……。”

敬泽先生繁忙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勤奋有加。2017年大作不断,作为文人,著述、立言,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人生理想。在《左转·襄公二十四年》中,春秋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文人,应以“立言”为第一要务也。诚如三国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拖飞驰之势,而声自传于后。”敬泽先生诚如是。

邹小娟,女,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孟子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磨刀不误砍柴工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