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高声自远 犹喜藉东风

2018-01-08黎敏

人民音乐 2017年12期
关键词:赵先生星海学术思想

甲子星海唱东风,

学术高地呼惊鸿。

薪传化雨赖巨匠,

天纵奇才识霜松。

牢记使命立大美,

不忘初心探隐虹。

赏乔岭南堪煮酒,

圆梦中华啸长空。

(作者于丁酉年孟冬)

孟冬羊城,煦阳如春。值此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周年校庆之际,2017年11月15日学院迎来了三十年最为重要的日子,作为献给星海六十华诞的特别礼物,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了。

“中心”的成立仪式简朴而温馨、庄严而热烈。中国音乐学院的谢嘉幸教授、修海林教授,西安音乐学院的罗艺峰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李玫研究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金旭庚先生,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孔艺龙教授,广州大学音乐学院前院长马达、陈雅先教授伉俪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志刚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梁军教授等省内外六十余位专家出席了此次活动。同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黄钟》《音乐文化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等数家媒体第一时间发来了贺电;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刘纲纪,音乐学家张前、乌兰杰、乔建中、韩锺恩、冯明洋等数位学界同仁及当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曾受教于他的学生谭盾先生、刘索拉女士、赵季平先生等都从海内外各地发来贺辞诚挚祝贺。

一、建瓴构势 筑台聚贤

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星海音乐学院在以王秀明书记、蔡乔中院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积极响应十九大精神构筑高地、精铸平台、抢抓机遇、布局谋篇的高屋建瓴之举。“中心”的成立意味着赵宋光先生作为中国音乐学界百科全书式的大师,其思想精粹在岭南大地落地生根、发芽绽放。“中心”旨在通过实体性的学术团队扎扎实实开展活态化的学术传承、发展、创新与传播,依托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文化品牌建设,快速实现优质资源高效整合,助推星海音乐学院凭借内在独特软实力转型升级。“中心”的成立实乃星海音乐学院从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人文社科基地的逐步升级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以来,再次把握重大现实机遇实现新的提升、从外部硬件资源建设转向内部软件建设新时期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卓识宏阔超迈、其气魄响遏行云。

诚如梅贻琦先生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没有大师难有真正的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脊梁与砥柱,赵先生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其独特的思想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赵先生的学术之大、思想之大和人格之大可謂“道大气正”,由内而外洋溢着大师的风范与气度。

作为一生自觉守护发扬民族文化的一代学者,赵先生乃难得一见的学术奇才,以其独一无二的人类视野、民族情怀、哲学方法、学术深度、体系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建树,此种特质,不仅因为其学术,尤其因为其思想。蔡乔中院长对赵宋光先生给予了深刻而全面的高度评价:“赵先生不仅是音乐学家,更是思想家。律学、和声、乐理、基础乐科等方面及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天文以及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有着重要研究和成就。更是有美育实践、传统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创作实践,可以说是知行合一、文理兼通、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在增加民族文化自信、倡导文化创新的今天,成立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研究赵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道路、学术方法,这对于中国音乐学术事业甚至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都具有相当的价值和意义。”

受聘于“中心”的第一任主任王少明教授真挚表示:“将以一颗敬畏之心去带领研究团队秉持学术操守、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用科学逻辑的方法去挖掘、整理和研究他的各种学术思想,用感悟、体证的方法去感受赵宋光先生的生命与胸怀。”牢记先生寄予“中心”的厚望——“守护、解读、吸纳”的“六字真言”,“中心”将承续赵先生身上的志向,承担起他对使命的真诚嘱托与期待,绝不辜负所有热爱赵宋光先生及其学术思想的学人们的殷望与企盼。

二、八方畅论 温故冀新

此次研讨会气氛非常热烈而融洽,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对“中心”的成立表示极大的热忱和多彩的抒臆。罗艺峰先生以《赵宋光美学的哲学基础探思:隐义、真义与自义》为题作了精彩的分享。罗教授作为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首先对“中心”成立表示祝贺,对中心建设表达了自己的期许:“赵先生有众多的社会头衔形容他的成就,但是从他对人浓厚的、深切的关怀中,可以看到赵先生思想体系的落脚点在于人,所以称他是人文学者比较恰当。”他还指出,讨论一个学者多方面的成就固然是重要的,但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这样思考问题——赵宋光美学他的哲学基础是什么?“中心”要用“探”与“思”两个字对赵先生的思想体系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真正梳理清楚赵先生思想的真义、隐义与自义。

中国音乐教育学会会长的谢嘉幸教授表示,“星海音乐学院不经意间干了一件划时代的事情。能为在世的大师成立研究中心,十分的了不起!”同时,对于这样的学者,“中心”也必须有责任有使命提出并回答这样耐人寻味的学术命题——“我们可不可以没有赵宋光?——面对世界我们可以不可以没有赵宋光?面对历史我们可以不可以没有赵宋光?面对未来我们可以不可以没有赵宋光?”谢教授从他们之间的“三十年之约”回忆了自1998年首届旋律学会议结缘到2017年华夏乐府在线课程联盟的推出,18年来很多的学术构想亦然变成了现实。“中心”在寻找自己的文化话语之际任重而道远。

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修海林教授表示“中心”的成立说明星海音乐学院已经做了详尽和长远的规划与思考。这实际上成为了一个事件,赵先生的思想对学科建设及学院建设扮演怎样的角色究竟起怎样的作用,对于星海是个重要契机,希望能够回归工匠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思考如何传承、如何传播。同时,他建议星海音乐学院将“中心”以“学术高地的定位”进行,积极开展老、中、青的学术传、帮、带,从星海音乐学院的学术梯队建设角度,培养学术领队与后备力量。同时,依托赵先生体系性的学术思想,编订教材及教参本,作为特色行的院本课程进行建设。最后,希望“中心”立足更高、更大的格局中梳理赵先生的思想精髓,实现中国学术品牌输出的愿景。

中国艺术研究院李玫研究员,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当年赵先生在黄河边上动人的赤子情怀,作为赵先生学术思想的嫡系传承者、传播者,多年来李玫教授一直在践行、发展着、丰富着赵宋光学术思想体系。基于对赵先生的深刻理解,她希望“中心”能充分发挥平台的价值,编订出版《赵宋光文集》第三卷及赵先生的奠基之作《五度相生调式理论》,并组织团队对赵先生各领域的系统理论表述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整理与传承。

此外,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退休教师刘达先生从践行赵先生幼儿键盘移调理论体系三十年来的实践谈了自己的深刻体会;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和声学科带头人王小玲教授谈了赵先生和声方位图在星海音乐学院的教学传承与实践;深圳景田小学的薛校长谈了5年来赵老生关于小学大理科的顶层设计、实践与成绩;广州政协委员、鸣翠苑连锁幼儿园麦馥燕董事长,表达了赵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在早教前线的相关探索及取得的成就。最后,研讨会在意犹未尽的气氛中圆满闭幕。

结 语

“学问苞举,无愧赵宋后。德风绚如,欲争日月光。”《黄钟》副主编孙凡教授的这副贺联道出了学界的共同心声。“路漫漫其修远兮”,揭牌仪式既然拉开了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的时代序幕,可以预期,“中心”必将任重道远上演一出精彩的时代活剧。赵宋光先生作为星海音乐学院乃至中国最为宝贵的学术资源之一,“中心”的成立必将充分发挥先生心系学术奉献余热的夙愿,充分挖掘赵先生横跨多学科之深厚积淀,充分彰显赵先生恢弘视野下大师的学术规划、原发创新的价值。立足赵先生的学术思想,以他在各领域的特色探索为切入口,以点带面,以项目为牵引,将会整体性地提升学科内涵建设的力度与层次、并在音乐学领域率先铸造华南新的学术制高点,推动星海音乐学院学科高地建设进程。

“我们星海壮大了,赶上了辉煌的好时代,我们要为大湾区的建设贡献我们的文化价值,自己还要退而不休,以创作和论文来继续向祖国表达敬意和谢意”——愿赵宋光先生在星海音乐学院校庆六十周年开幕式上的发言一直在我们的心中共振回荡。

黎敏 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学术思想中心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赵先生星海学术思想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璀璨夺目的陇原国宝星海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
经师人师风范 道德文章楷模——敬读赵先生心著《政治学与和谐社会》有感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空军学术思想
关于“牛奶路”
冻结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