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2018-01-07满继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高中语文

满继成

【内容摘要】随着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转变传统的思维教学模式,注重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诗歌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度,深入的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所以,本文将简述笔者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当中的实践经历,希望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作者生平

古典诗歌作为中国古文化的代表,往往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以短小的篇章蕴含高超的写作技巧,所以这就更需要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使学生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过程中,体会诗人多舛的命运,感悟过去年代的生活背景,在直观教具当中入情入境。

一、了解创作背景,把握诗歌情境

教师在进行语文诗歌正文教课之前,应当向学生们介绍本篇诗歌的创作背景,或者让学生们自己在课下搜集有关诗歌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可以这么说,诗歌背后的创作背景是正确解锁诗歌含义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先引导学生理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够使学生理解诗歌的表层含义之后认知诗歌的真正内涵,从而为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曹操《短歌行》这节课的教学的时候,我就介绍了它的创作的背景。曹操在平定了北方之后,控制了朝政,之后准备渡江消灭刘备和孙权,统一全国,在建安十三年冬,天气十分晴朗,曹操下令在晚上宴请众将,到晚上月明风清,长江也宛如一条银带,曹操看过去船上的将士一个个英姿飒爽,威风淋淋,之后曹操告诉众将士:“我今日尔等过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待日后天下太平,我等共享富贵”,曹操非常开心,连饮三杯,之后告诉众将士:“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跟着和。”这就是《短歌行》这首诗歌的由来,学生们通过这篇诗歌背景,了解曹操对于求贤若渴的态度和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诗歌当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可见,将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能够促进学生把握诗歌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精确的诗歌的深入内涵。

二、认知作者生平,深入理解心境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诗歌,就要了解诗歌创作的作者,一個作者的创作内容或许会随着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变化,但是如果将一个作者的所有诗歌进行比对,会发现,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所以,在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诗人的生平进行了解,继而从宏观上把握诗歌的风格,和诗歌当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

例如,在讲《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歌的时候,我就先向学生们介绍了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年幼时分家境尚可,但是在八岁左右家道中落,自幼修习儒家经典著作,而他生活的年代道家文化盛行,所以陶渊明兼具儒家和道家的两种思想,他在二十岁开始游宦生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陶渊明在仕途和耕种之间游走了十余年,早已厌倦了看透了官宦生活,相较于仕途,陶渊明更加倾向于隐居的田园生活,在义熙元年,程式妹死后,陶渊明正式辞官,开始了归隐的生活,直到生命的结束。通过引导学生们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使学生们更加了解陶渊明这个人,从而理解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当中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理解陶渊明眼中田园生活的安闲惬意,从而在宏观上大体把握诗歌的情怀和风格,可见,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能够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诗歌,深入了解诗人的心境,并且为以后遇到诗人其他作品进行鉴赏时奠定基础。

三、新颖教具使用,直观体验环境

诗歌虽然具有短小精炼的特点,但也因为比较精简使得有些内容的表达更为抽象,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运用多样化的新颖教具,注重学生对诗歌的直观体验,使学生能够在直观情境当中入情入境,将抽象的言语描述变成具象的直观情境,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诗歌中表达的内容。例如,我在《蜀道难》的教学的过程中,就使用了多媒体投放了一些有关中国现存的比较陡峭、险峻山景的图片,使学生在观赏这些图片的过程中,通过五官直观感受到李白笔下蜀道的艰险,增强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更加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感,明白文章的描写的景色的内容,可见,在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诗歌中的情境,全身心的投入到诗歌鉴赏的过程之中。

总之,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过程当中,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克服在诗歌鉴赏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诗歌鉴赏的难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古典诗歌,传承中华经典国学文化,继而提升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玉. 读韵寻眼 体境悟情——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 (09):32-33.

[2] 姜婷. “诗性”的回归——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J]. 亚太教育,2015(20):211.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古诗鉴赏“四步曲”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