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上“陌生”,经历“陌生”,实现“陌生”

2018-01-05季祥珍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莫泊桑陌生化马车

季祥珍

“陌生化”是著名的文学理论,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其成熟标志。我们只有运用“陌生化”思维,才能还原“石头本来的面目”。

一、爱上“陌生”,落笔内容小又微

儿童习作的根与力量在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陌生微小事件,将内心的陌生小念头、新鲜小想法写出来,是非常重要的习作能力。基于此,我的“纸上微信”概念便自然而生。

1.“纸上微信”。学习《火红的枫叶》,我们“纸上微信”的落笔内容是用“一直一直”玩创意造句的游戏。创意不仅追求语法的正确,更在意自由得想飞的表达。

国庆节,我们开车回老家。高速公路上有很多车,就像一条龙,一直一直在堵车,我都急死了。——王博禹

高速时代的现象观察,插翅难飞,进退有如。

我一直一直在看书,小猫却一直一直不停地在叫。——邰思齐

反向对应的可能,也是一种写作的态度。

中秋节的晚上,我很想看月亮,就一直一直在等。可是,等着等着,我就睡着了。——陈文静

这些有趣、清晰、细致,看似有些陌生的语言小片段,可以及时发布,孩子们既完成得轻松、快乐,也能慢慢唤醒心中的“读者”意识和“作者”意识。

2.“我”给蚂蚁起名字。任何一个作家进行创作,都少不了“名字”的拟定。孩子们给蚂蚁取的名字,特别好玩儿。有的模仿《秃秃大王》里的大臣叫“百巴扑唧”,有的借《父与子》的作者名叫“卜劳恩”,有的取名叫“雨果”……

从创意的角度给蚂蚁起个“陌生化”的名字,角度虽小,却是让孩子在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

二、经历“陌生”,习作知识由内至外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营造出一种既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又不同于日常教学的陌生化教学情境,就能迅速唤起学生的注意。

1.在教材中生成写作知识。教材上的习作知识,是习作课程本身预设或隐藏的知识。譬如,《莫泊桑拜师》(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中有个片段。

生: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师: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生: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师: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所获。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

生: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车,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师: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儿童的心灵具有一种本能的缪斯能力。这个片段让孩子逐步习得观察角度的重要,体会文字排列之间隐藏着的疏密有致、抑扬顿挫的节律美。

2.在探索中研发写作知识。很多的绘本,有不断重复的叙事结构,类似于音乐的节拍。以绘本《长大以后做什么》为例,将文字绘制成图表可以协助孩子发现表达的节奏。

询问蒲公英——蒲公英回答——我们的反应——还做蒲公英;

询问小雨——小鱼回答——我们的反应——还做小鱼。

在发现绘本的叙述节奏后,可以尝试延续这种节奏,让孩子们玩一玩“陌生化”的文字变形金刚游戏。

三、实现“陌生”,评价表达雅亦趣

习作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是思维的奇异舞蹈,在评价中获得愉悦,实现审美的“陌生”也着实不易。

比如读到“月亮像弯弯的小船”或“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我们不会感到惊喜;但凯文·汉克斯写 “小猫咪看到天上的圆月,误以为是一碗美味的牛奶”,这样的表达就有一份新奇。“陌生”是一种独特的、别致的味道。

1.赏析篇章之文雅。雅是思想与情感融为一体,是童年书橱里飘散出的打动人心的灵气。只有真实的思想与美妙的文字友好相处时,才能诞生整体篇章之文雅。

夜来了,星星睡了,月亮睡了,小狗也睡了。唯有满架的晚饭花,还在独自欢笑。——《晚饭花》

沙沙沙,起风了。轻轻地,风停了。我们是奇妙的落叶呀,在静悄悄的冬日树林,欢快地起舞。——《落叶跳舞》

孩子是诗人,孩子是画家。所谓雅,就是一张纸、一支笔、一瓶墨水,构建一段陌生的欢笑时光。

2.储蓄习得之丰厚。汪曾祺、朱自清、冰心、季羡林等都是散文大家,诵读他们的文章,能感受丰厚的意境之美。这丰厚,来自于厚积。将儿童的写作与童真的阅读、儿童的想象与丰富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可引领孩子回望内心,储蓄习得之丰厚。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陌生化”熏陶,使学生的辞采日渐丰盈。

所谓“陌生化”,既是老师引领孩子亲近艺术,也是为了唤回孩子对生活的真实感知,重回原初体验,重回细微的万物观察,使树木成为树木,让童年成为童年。

猜你喜欢

莫泊桑陌生化马车
马车与游船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马车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驾着马车去打仗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基层医改“三驾马车”并重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