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自主游戏活动问题与教师指导方式研究

2018-01-05张婷婷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自主游戏幼儿教师

张婷婷

摘 要: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点。对此,教师应以现阶段幼儿园教学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设计特点,分析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明确指导方式。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教师;指导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117

自主游戏给予了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它具有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但实践中课程游戏化仍浮于表面,幼儿游戏局限于教师高控制下的“游戏”,游戏价值、游戏立场、游戏形式、游戏精神并没有真正化作行动,还没有真正转化为幼儿的发展。由此,教师在游戏活动中需要结合幼儿的需求不断优化自主性游戏,解决以往自主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全新的指导方案。

一、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控”——教师成为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的主导者

在幼儿自主游戏时期,很多教师为了获取教学成绩,过于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希望寻找一些可以实施教育的机遇,将教学工作强制性地加入其中。很多教师还用大人的眼光来分析幼儿游戏,若是出现原理生活实践的内容,教师就会即刻改正,或者是参与其中;若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教师会即刻停止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游戏规定,这样导致幼儿自主参与的游戏活动,逐渐转变为教师引导的游戏活动。

不管教师的什么行为,都会影响最终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实施的效果,导致教师的地位突出要远远高于幼儿的地位,教师的各种行为会约束幼儿玩游戏的天性,阻碍幼儿自主研究、自我创新的权利,教师会将游戏逐渐转变为教学,影响幼儿自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二)“干预”——教师经常性的终止游戏

自主游戏实施的主体是幼儿,所以教师在创设游戏情境时需要结合幼儿的需求和兴趣进行研究。在有幼儿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时,为了保障游戏可以有效进行下去,教师才可以进行干预。但是在实际推广中,教师经常会中断游戏活动,有些是为了让幼儿认识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还有些是因为游戏时间不充裕而不得不终止活动。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教师随意终止游戏活动的实施,都会影响幼儿的积极性,导致之后的游戏难以有效推广。

(三)“放任”——对幼儿的自主游戏提出不管政策

很多教师对自主游戏的了解过于单一,其认为这种游戏活动就是自主玩耍,幼儿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只有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就可以,教师不需要为幼儿自主游戏提供有效的玩具,也不需要设计环境,更不用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行举止,不帮幼儿解决游戏阶段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但展现出教师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抹掉了游戏活动具备的优势。

二、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案分析

(一)明确教师定位

在推广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并接受幼儿主体地位的基础下实施正确指导。教师需要对自己在游戏阶段的地位和角色实施有效定位,在符合幼儿各种兴趣的需求下,在实际游戏阶段正确调节自己的角色,促使幼儿可以获取更多的游戏经验。

(二)选择合适时机

观察能力也是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的重点技能,只有对幼儿在自主游戏阶段中的语言、行为进行全面观察,才能更好认识幼儿的言行举止,解读幼儿自主游戏中的言行举止,以一种开放性的形态,全面、细致的观察,从而明确幼儿在自主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寻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和指导方案,融入其中,以此为幼儿的自主游戏提供有效指导。如幼儿玩“新闻小记者”的游戏,一部分幼儿饰演普通人,一部分幼儿做小记者。因为幼儿是第一次玩这种游戏,平日里只在电视里看到过记者,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了解并不多。此时,教师可以作为幼儿的游戏玩伴进入游戏向幼儿提问:“我是天天报社的记者,想要采访您一些关于兴趣爱好的问题?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你最喜欢吃的实物是?”让幼儿在游戏同伴的学习中,学会如何做采访。幼儿在采访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再次引导的说道:“你们问了很多人,若是记不住应该怎么办?”此时,幼儿就会发挥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各种建议,如“记下来,也可以画下来”。在幼儿的自发游戏中,教师的适时介入引导,不但可以让幼儿了解自己作为“小记者”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科学指导幼儿

一方面是指隐性指导,幼儿更愿意与同龄者一起游戏,不愿意教师过多干预,但并不是说教师不能干预。此时,教师可以依据隐性指导的形式提供帮助。在实际学习中,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形式参与其中,幼儿可以与教师在玩耍中构建和谐关系,促使自主游戏活动变得更加多样性。另一方面是指显性指导。这种指导是说教师不参与其中,在游戏外的指导更可以直接、有目标的提供指导。

(四)游戏后的反思

在幼兒的自主游戏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及时介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结合现阶段教育改革提出的观念、幼儿学习的水平以及幼儿接触的事物,明确幼儿自主游戏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在观察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幼儿提供宽阔的游戏空间和完善的游戏素材,且在幼儿游戏结束后整体研究,总结幼儿获取的经验,深入了解自主游戏的价值,耐心观察幼儿的游戏,将游戏的权利逐渐还给幼儿。因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需要教师扎扎实实地推进。

总而言之,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游戏形式,对提升幼儿语言技能、创新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自主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游戏的观察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幼儿参与过程中需要全面观察,了解幼儿的需求,及时发现游戏中存在的漏洞,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也要帮助幼儿解决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以此为之后游戏的实施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 段丽莎.自主游戏全天进行时——浅谈自主性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隐现与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2014(1).

[2] 李晨晨.新疆示范性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

[3] 庄国红.在游戏活动中增长农村幼儿的自主意识[J].江苏教育研究,2011(23):57-59.

猜你喜欢

自主游戏幼儿教师
最美教师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影响分析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