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创新意识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培养

2018-01-05祁彩霞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幼儿

祁彩霞

摘 要:幼儿园在如今创造性教育中重点需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教师要根据相关的教育活动,与幼儿的相关情况开展操作的学习性活动。本文介绍了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与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方法,以期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创新意识;学习性区域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7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110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幼儿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区域环境,从而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学习性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对引导幼儿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和设计的选择、与环境的互动以及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教导,正确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一、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幼儿创新意识是社会适应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基础意识,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建立不仅仅是教育模式的需要,对培养幼儿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活动,幼儿教育者也能意识到创新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实践中创造更多的游戏活动。让每个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进一步使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与发展。

二、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与设计的选择

学习性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材料的选择与设计。例如幼儿在扮演游戏角色中,会在各个区域放置不同的物品,蜡笔、图纸和书放在手工区域;服装与钢琴放在音乐表演区域;动物标本与实验器材放在科学区域,这样统一对物品进行归类,并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应该将这些物品放置在多个材料箱中,活动时,让幼儿执行对其归类,这样既能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也能帮助幼儿在游戏结束时更快速地整理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根据幼儿自身的发展情况,设计难度不同的游戏让幼儿自行选择。

(二)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开放性的环境往往能够给予幼儿只有安全的心理安慰,可以让幼儿主动与游戏中的材料进行互动,这样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设置情境性的开放问题,区域环境中的封闭问题很难维系幼儿的兴趣,不切实际的方法往往会降低区域中的开放性问题的数量与比例。问题本身不能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在过程中发生于被发现的,并不是多元化的,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行为方式上也不是固定的。

(三)教师在区域中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往往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幼儿的鼓励、发现幼儿的潜力以及对幼儿活动进行合理的指导。在学习性区域中,幼儿喜欢通过自己动手完成制作,这样能够获得最大的满足感,但是在活动中,教师没有发现幼儿的优点,活动结束后对幼儿的创新能力在全班面前没有表示肯定,这会降低幼兒的自信心。所以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作用,活动开展时,教师要观察幼儿的主要兴趣,对现场进行合理的指导。

三、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方法

(一)区域内合适材料的选择

在新环境中,幼儿往往会通过观察与欣赏周围的环境来获取相关的信息,这样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材料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幼儿的心理带来安全感。充分的探索与利用,在观察与欣赏的基础上,幼儿会对感兴趣的材料加以利用,丰富的材料可以支持幼儿的探索欲望,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材料的数量要充足,最好能够满足5名左右的幼儿同时游戏,材料的投放时需要分阶段进行,这样才能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例如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在材料的种类选择上,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教育目标,根据幼儿自身的实际情况层次性地安排活动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同时在材料的摆放与标志上,也方便幼儿取放和操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幼儿执行设计标志,这样就能养成幼儿物归原主的好习惯。虽然区域内材料的核心价值是成年人赋予的,但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幼儿按照成年人的思维去完成游戏,而是做到让幼儿自行选择,借助材料完成自我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加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区域的开放性设置,情境中的任务以及目标是隐蔽性的,问题与方法的发生是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随着幼儿的兴趣而发生变化的。在开放性的环境中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与条件,例如结构区域与科学区域中,设施材料的搭配组合上不做过多的组合,对于具体怎么玩,不做太多的说明,从而为幼儿的自主探索提供更多的策略。区域活动的设计也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活动室内的空间范围,在各个区域内设置游戏活动。另外,也要加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培养创新意识。

(三)重视教师在学习性区域中的作用

幼儿行为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反复的特点,所以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相关情况进行信息反馈。这样不仅对幼儿的活动方式具有改进和调节效果,还能激发一定的创新意识,可以采用集体评价的方式,评选出最优秀的区域以及这个活动中表现最好的孩子。例如山东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在进行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将材料作为媒介。通过对幼儿拼图的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六面图甚至是九面图。当幼儿缺乏学习兴趣时,教师可以假设问题,引导幼儿继续探索,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当幼儿发生学习纠纷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明白材料的真正含义与同学之间友好交流,只有教师的用心观察,才能培养幼儿在学习区域活动中的创新意识。

四、结语

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区域,注重材料的设计与摆放以及教师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幼儿在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创造性教育顺利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 刘玲玲. 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

[2] 李叶芬. 浅谈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3):82-83.

[3] 彭敏.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4] 陈瑞妹. 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J].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3(31):41-42.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