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全民健身路径服务供给反思与优化
——以济南市为例

2018-01-05,,

山东体育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全民健身互联网+互联网

,,

(1.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2;2.章丘区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山东 济南 250200)

“互联网+”背景下全民健身路径服务供给反思与优化
——以济南市为例

孙化玉1,陈富兰1,于玲2

(1.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2;2.章丘区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山东 济南 250200)

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产业链主线,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济南市历城区等5个区的全民健身路径服务供给现状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济南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属性特点以及供给主体,针对当前健身路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互联网+”背景下的管理平台模式,以推动全民健身路径蓬勃发展。

互联网;全民健身路径;健身服务

2014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件的颁布不仅把全民健身纳为国家战略,同时也极大推进了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从而形成了当前全民健身路径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然而伴随着健身路径飞速发展而来的是后期服务供给的不均衡,这严重制约了全民健身路径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山东省省会济南为调研地,深入调查当前全民健身路径供给主体与当地使用情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优化管理平台模式,以推动全民健身路径更好发展。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济南市5区内全民健身路径的服务供给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需求,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如“互联网+”“全民健身”“全民健身路径”等,查找相关资料。

1.2.2 实地调查法:与济南市体育局群体处合作,在济南市历下区、历城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5区中,每个小区任选5处健身路径展开调查。主要考察收集配置器材的时间、类型以及数量和管理制度等,同时调查与了解使用人员的实际锻炼状态以及满意度。

1.2.3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围绕济南市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制定了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与管理现状的调查问卷》,对使用者、管理者进行调查。共在济南市5区发放问卷750份,回收了722份,回收率96.3%,有效率94.1%。

2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济南市全民健身路径服务供给调查分析

2.1 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状况调查

2.1.1 使用者的年龄层次

由图1可知,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群体较多,18岁到60岁每个年龄段都有人使用。60岁以上的居民使用比例所占比例最高,约为26%;18岁以下居民约占不到4%,所占比例最低。年龄增长和使用路径锻炼的人数呈正相关。

图1 各年龄段使用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状况

2.1.2 使用者性别

从表1中看出,女性在使用健身路径锻炼的过程中占比为54%,而男性在使用健身路径中占比为46%。此数据表明,男女使用率基本持平,性别差异并未对使用情况存在过大影响。建议设置过程中稍增加柔韧性器械的数量。

表1 不同性别使用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状况

2.1.3 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了解情况

表2 使用者对健身路径的了解程度

由表2可知,对全民健身路径非常了解的人数为71人,比较了解的人数为355人,共426人,在总人数中占比例约为60.34%;有249人对健身器材一般了解,31人对健身器材完全不了解,二者人数为280人,占总人数比例约为40%。这些数据表明,超过40%的人对全民健身路径缺乏了解,这就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方法不当造成受伤的隐患。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健身路径使用方法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使居民能够合理、正确地使用健身器械。

2.1.4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时间

从表3中可以看出,近12.89%的居民每次锻炼的时间均小于20分钟,近32.86%的居民使用路径设施进行锻炼的时间介于20~40分钟之间,54.25%的居民使用路径设施锻炼时间大于40分钟。整体来看,居民使用路径设施进行锻炼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

表3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时间

2.1.5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频率

表4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频率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16%的人每天都要使用健身路径来锻练,每周使用3~5次健身路径的人群占到46%。从整体看,每周3次以上使用健身路径的人群占到总人群的62%,从整个数值来看积极锻炼的还是占多数的,但有9%的居民几乎没有用过健身器材锻炼也值得反思。

2.1.6 不同类型健身路径使用状况调查

由图2可知,柔韧性的锻炼器材、有氧锻炼器材、趣味性器材较受欢迎。如转体的训练器材、腰部背部屈伸凳、腿部训练器材、划船器等,使用率分别达到了24%、25%。比较冷门的是康复性的锻炼器材,包括肩部以及背部的牵引器材、脚踝关节的锻炼器材、足关节的锻炼器材以及相关部位的矫形训练器等。

2.2 济南市全民健身路径的配置情况

2.2.1 全民健身路径的数量配置情况

配置数量较多的是综合型社区,每0.83万人拥有一条健身路径比例较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综合型社区文化以及娱乐设施比较完善,社区的建设环境较好。而在相对繁华的街道办事地点,健身路径配备的反而较少。相较于其他地区,在历下区,每0.6万人拥有一条全民健身路径;在历城区,每0.71万人拥有一条健身路径;在高新区,每1.2万人拥有一条全民健身路径。

图2 路径设施的利用率

2.2.2 全民健身路径的分配布局情况

天桥区社区居民小区全民健身路径的数量最多;相关单位活动的区域数量居其次;最后是小区公园以及河流周边。

全民健身路径的多少、分布密度对居民的锻炼效果产生着重大影响。健身路径设置把一种体育器材作为一站,相应数量、种类的“站”进行一定的构造、布局就形成一条健身路径。在正常情况下,每一条健身路径会包含5到20站。以天桥区为例,绝大多数的健身路径都多于10站,拥有比较完备的体育器材。其中还有7条健身路径拥有超过25站的设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居民的不同锻炼需求。而在传统的小区内,每条全民健身路径中站的数量不足15,这是因为传统小区设施不完善,进而使小区的健身器材配备不够丰富。

2.2.3 全民健身路径的器材损坏情况

通过图3可知,传统型社区的健身路径损坏严重,421站健身器材中损坏了193站,达到了近一半的损坏率;其次,相关单位宿舍的损坏率也达到近三成;综合性的社区中,仅有17%的损坏率。分析后发现,传统型社区人口密度大,路径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健身路径构建时间久远,健身器材的使用频率很高,而经费的缺乏又导致设备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维修。

图3 不同类型社区健身路径损坏率的基本情况

2.3 济南市全民健身路径中存在的问题反思

2.3.1 全民健身路径配置不规范

健身路径数量分布不均衡。不同类型的社区之间,健身路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居民居住密度大且使用频率比较频繁的传统型社区房中,健身路径的数量反而较少。在使用频度低、居民居住密度比较小的综合社区当中,健身路径反而很多,这就造成资源浪费。济南市城区的健身路径布局缺乏合理性,未能切实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建设的地点也缺乏思考,未能按照合适的顺序进行合理的布局。而且在调查中还发现了在一些权威部门周边,建设的健身路径数量相对来说要多一些。因此选址、配置在以后的建设中需要多元化考虑。

2.3.2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不科学

部分器材在安装后无人使用。究其原因,除居民不会使用外,还因为这部分器材不能起到良好锻炼效果。此外,每条健身路径都有先后锻炼顺序,但是基本上没有使用者会按照合理的顺序锻炼。

2.3.3 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不系统

通过调查还发现,基层的管理并不到位。例如,有些社区中并未配备相应的社会指导员;当器材损坏后,街道办事处的相关部门并未进行及时处理,没有履行自身应尽的职责,从而使得健身路径的管理工作处于滞后状态。在不同的社区当中,因为健身路径的资金投入不同,对健身路径中体育器材的维护也不同,部分社区因缺乏资金,导致器材不能够及时进行修理、清理、更新。此外,每个健身设备的寿命都是一定的,基本上没有小区会按照相关规定对健身器材进行及时更换。

3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全民健身路径的服务优化

3.1 “互联网+”全民健身路径布局的服务供给优化

建立健身路径电子地图。根据地图可以清晰看到周边锻炼及健身路径分布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开使用高峰期。在人口密度大、使用频繁的小区、相关单位的活动区域内,都应该积极加大互联网+健身路径的投入。

3.2 “互联网+”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情况供给优化

发展手机APP客户端,可以根据个人的身高、体重、减脂部位进行电子端指导建议;也可以设置天气温馨提示以及服装提示,避免运动后着凉感冒等情况;还可以设置再次一起预约功能,可以加好友,和好友互相结伴锻炼,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社交,还可以积极引导居民在锻炼时使用不同的器材,避免单一的锻炼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对于不宜过度使用的器材必须告知,避免对居民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加强对使用者的指导,帮助使用者按照正确的使用方式和次序进行锻炼,以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3.3 “互联网+”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供给的优化

在创新2.0时代,创立电子版指导员,在使用健身路径的过程中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不同的群体在使用健身器材时的需求不同,所以对信息的使用以及需求程度也不同。最好将用户类型进行归类,建立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窗口,按照使用者自身的兴趣爱好推送相关信息。比如一开始安装使用软件的时候,做一个档案入库,像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等,这就需要建立全面健身网站,通过用户浏览的信息、下载的文件数据生成个性化的服务。此外,网页的结构层次存在着不合理、不明确之类的问题,因此,将用户希望了解的信息呈现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使网站的信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更容易理解,更人性化,更贴心。

3.4 “互联网+”管理服务供给优化

应形成健全的“互联网+”健身路径管理系统,将各部门在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中的职责具体化、明确化,使得各部门各司其职,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健全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体制。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健身场所配备专业的社会指导员,与健身器材厂家签订后期维修更换的协议,保证后期服务的跟进。做到每个器械上都印有二维码标识,一旦出现器械损毁情况,使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扫描二维码,将器械损坏信息在最快的时间传达给器材的维修人员,保证器械的及时维修。

3.5 “互联网+”咨询信息服务供给优化

互联网+咨询,能让使用者简单快速有效地得到想得到的信息。为了提升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的效率、合理性和个性化,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进行信息的推送。建立个性化网站,就要根据使用者想达到的锻炼目的,推送器材并告知详细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尤其是一些康复锻炼,那么这个页面也一定有记忆功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浏览信息,推送一些使用者感兴趣的知识等。

3.6 “互联网+”体质监测与健康管理

设立手机微网站,对体质状态随时可以进行监测,通过网络系统来监测每次锻炼后的进步、半个月或一个星期定时监测一次皮质厚度等。其实现在已经有这些方面的萌芽了,今天走了多少步路,那么像这种锻炼后的效果都可以分享到自己的圈子里,也可以带动其他人一起运动,最后每个人的情况自动计入档案。

3.7 “互联网+”健身路径后期服务优化

健全网络服务制度与评审机制。《全民健身条例》中明确指出各级政府的职责,但是都属于一些原则上的规定,在奖惩措施、结果考评上都没有涉及,所以随意性很强,后续管理也是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可以在健身路径平台上设置一些调查问卷,调查群众的满意度以及有哪些更想改善的地方,在留言板上留言自己所想及建议,逐步提高健身路径服务的供给质量。

4 “互联网+”背景下全民健身路径监管思路与保障

4.1 互联网背景下全民健身路径监管平台技术保障

4.1.1 网络平台开发技术要求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运用APP、PC平台,手机微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全体居民为对象开发健身路径监管系统。该系统由第三方的机构运营,并负责对互联网设备进行更新、保护,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该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后,与全民健身路径相关的流程都将实现信息化,诸如申请立项、投标中标、器械的升级、器械的售前以及使用后的相关服务等等,所有的流程都可监控。此外在全民健身路径监管系统中,应该包含设施资产的管理、运行的管理以及常规的健身器材信息化检查等功能。

4.1.2 二维码标签的生产与制作技术

为了保证所有健身设施能够被有效监管,全民健身路径设施必须安装二维码。二维码的申请需要按照特定的流程。在申请二维码时,生产健身器材的商家、器械的类型、数目等信息必须要明确。二维码标签的制作要以统一的编码规则为前提。为了保证实时识别,二维码与健身器械必须匹配,匹配后的相关信息必须在数据管理平台中进行保存,从而使得健身器械具有互联性。

4.1.3 全民健身路径电子地图技术

在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中,全民健身路径地图的布局尤为关键。申请时,必须要在系统的数据库中导入相关信息,例如器械的类型、配建的位置、数量等等。有关部门必须要对健身路径周围的情况进行考察,如民众的聚集地、地理的条件等等。只有审核过后,才能在后续管理中对所查询的区域路径进行实时监管。

4.2 互联网背景下全民健身路径监管思路

4.2.1 选定二维码标牌

该二维码是唯一能够证明健身路径的证件,从出厂的时候就要在所有健身器械上安装二维码。对二维码进行扫描时会显示设备相关的信息、使用方式等。

4.2.2 扫描二维码连接平台

扫描健身路径上的二维码可以与全民健身路径监管平台建立联系,可上传或者查询相关信息。平台会提供实时的服务,对健身路径进行整体监控,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一些科学的锻炼信息与方法、注意事项等。

4.2.3 利用平台维护管理

利用监管平台实施对健身路径的维护管理。使用者在使用器械时,如果器械出现故障,故障信息必须及时报告,从而使管理平台能够第一时间取得故障信息并且及时维修。合理利用IT技术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平台,这个平台的模式为“体育主管部门—使用者—厂家”,一旦有问题就能够及时找到应对策略。

[1]宋陶鹏.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2]房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究[J].体育与科学, 2011,32(5):44-48.

[3]曹萍.山东省全民路径建设与使用状况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3.

[4]吕青,李相如,等.北京市健身路径发展和使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6.

[5]朱文龙,济南市社区体育全民健身路径配置、使用及管理的调研[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6]高晓薇.基于互联网的政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站的信息供需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

Reflectionandoptimizationofservicesupplyinthenationalfitnesspathunder"Internet+"actionplan:AcasestudyofJinan

SUN Hua-yu1, CHEN Fu-lan2,YU Ling2

(1.ShandongSportUniversity,Jinan250102,Shandong,China;ZhangquSportsSchool,Jinan250200,China)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 universal,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chain, using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service supply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ath in 5 districts of Jinan. It aimed to hav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attributes of national fitness path in Jinan,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put forward platform mode of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to promote the booming of national fitness path.

Internet; national fitness path; fitness

2017-09-20

孙化玉(1967- ),男,山东济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田径教学与训练。

G80-051

A

1009-9840(2017)06-0091-04

猜你喜欢

全民健身互联网+互联网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