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信息接收的两种选择方式分析

2018-01-05,

山东体育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解码渠道微信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大学生体育信息接收的两种选择方式分析

衣海永,田钰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由于体育信息本身的性质差异,大学生对体育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思维上的喜欢、排斥或者疏远,在体育信息的接收渠道上呈现出偏爱差异。微信和电视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体育信息传播渠道的两个代表。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得出观点:微信是大学生偶遇体育信息的主要信息来源;微信中的体育信息传播对大学生而言重在编码和解码的同时完成;追求重大赛事的群体感受与氛围时,电视依旧是大学生的主要选择;大学生在微信进行解码编码时,以协商性解码和对抗式解码为主要方式。

体育信息;大学生;微信;电视;偏爱差异

1 现象描述:大学生体育信息接收的几种渠道

体育信息是体育与大众传播结合的产物。随着大众传播内涵与外延的扩展,体育信息的界定也随之拓展了范畴。传统概念中,我们认为竞技类体育信息的报道是体育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过去我们表述中的体育新闻。但是在新媒体场域的推动下,大众关注的非竞技体育信息已经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这类体育信息的内容很多已经不具有新闻的要素,更多的是具有知识信息的特点。这是我们在分析大学生体育信息接收渠道之前需要厘清的概念,这里的体育信息已经不单纯指通过各种方式呈现的体育新闻报道,各种人文体育信息、大众健身知识等都是体育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信息本身的性质差异,也导致了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体育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思维上的喜欢、排斥或者疏远,自然在体育信息的接收渠道上呈现出偏爱差异。

信息获取渠道是大学生与体育信息建构关联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信息获取有三个最基本的渠道: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同样,大学生体育信息的接收渠道也逃脱不了上述三种基本方式,传统的书籍报刊、广播媒介、人际交往等等均是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来源。

但是在这些渠道中,随着媒介属性的变化,渠道性质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交融,比如微信。按照传统的理解,人际传播渠道应该是人际圈子面对面之间的交流,大众传播应该是媒介组织和机构对受众的点对面的传播,但微信明显将这两种渠道属性进行了打通,它兼具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特点。

所以本文主要以微信和电视两种渠道作为研究和分析的对象,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体育信息需求层面上的不同而对这两种渠道呈现的偏爱差异做出调查分析。本文以山东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针对体育信息接收渠道的选择(主要是微信和电视的选择)进行调查问卷和深度访问。本次调查共发放纸质版和电子版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虽然问卷的发放范围、调查的内容也许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梳理出的观点和结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朋友圈中的编码和解码:微信中的体育信息传播

微信作为一种当下中国最为流行的新媒介代表,已经渗透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中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体育信息亦不例外。在针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6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新闻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是微信,8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来源于朋友圈和互联网。

微信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察看微信,进入微信群,成为众多使用者的惯习”。谢静用作为“交往的新闻”来概括社交媒体新闻高度情境化的特征,人们利用社交媒体订阅、转发自媒体内容,而且在交往中定义新闻、生产新闻。而在对自媒体内容的转发中,转发者往往会提炼自己的看法,或赞同或质疑,信息的编码与解码在朋友圈的转发过程中同时完成。

对编码和解码的理解来源于斯图亚特·霍尔。霍尔认为信息的交流循环模式分为生产、流通、使用和再生产四个阶段。初期的编码存在于信息的生产过程中,解码存在于使用过程中,而在再生产过程中再次进入了编码过程。但是在微信的信息交流循环模式中,针对信息意义的解码和再次传播的编码更容易同时完成。在微信的信息交流过程中,信息在不断进行重构与传播。体育信息传播也是这样。

很多新闻信息在微信中的最初来源是社交媒体订阅或者说公众号。但是在调查中显示,只有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更多新闻信息来源是主动打开关注的公众号从新闻源头获取的,更多的大学生在微信中获取的新闻信息是来源于朋友圈的转发。同时,64%的大学生在接收朋友圈转发的信息的同时也接收到了转发者的解码意义。微信中的体育信息的传播更为明显。

在调查的208份有效问卷中,只有102人关注了与体育相关的公众号。在这102人中,56%的大学生关注的体育相关公众号为瑜伽、健身等非竞技体育信息。高达85%的大学生获得的体育信息来源于朋友圈和互联网。通过朋友圈接收体育信息的大学生认为在点开朋友转发的相关体育信息时,朋友发表的观点往往会影响他们对体育信息的解码。大学生在通过微信进行体育信息接收和再次传播的过程中,个性化的“观点”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59%的大学生表示他人的观点和点评会影响和决定是否阅读这条信息和是否转发这条信息。

3 群体感受与氛围:电视表达中的体育信息传播

一般认为电视在年轻人中已经没落。受场地、设备等各种因素制约,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电视机的概率已经低到几乎可以忽略这种媒介的地步。但是我们依旧针对电视媒体的体育信息传播进行了调查,这基于两项体育赛事:2016年8月6日—22日的巴西奥运会和2017年8月4日—11日的田径世锦赛。这两项体育赛事均属于竞技类体育信息的范畴,同时这两项赛事均在暑假期间举行,这个时间因素起码在媒介接触环境中,给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电视的外部条件。

尽管在前期调查的数据中显示,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是微信和网络,但是在问及奥运会观看方式时(多项选择),有65%的大学生使用了电视收看,41%的大学生使用了网络,38%的大学生同时选择了多种媒介形式。

深度调查显示,其实尽管在问卷中选择了一种或两种奥运观看方式,但事实上更多的大学生都是采用的电视直播+网络回看+微信提炼+微博热点的形式来获取关于奥运会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根据信息需求的目的、性质、内容等不同,大学生已经在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信息渠道。而在这其中,电视在体育信息传播中提供的群体感受与氛围成为大学生选择电视的重要因素。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的影像表达优势已经在逐渐被网络、手机追赶。孙玮在《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一文中认为微信具有声音、文字、图像、影像以及自创表情符号等多种呈现形式,基本集纳了传统大众媒介及新媒体的所有符号形式。那为什么已经逐渐抛弃传统媒介选择新媒体的大学生会在重大体育赛事信息的选择上偏向传统的电视呢?根据数据调查与深度访谈,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微信在传播体育信息过程中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中,影像的传播是片段的,不具备完整性。

第二,电视传播的影像更清晰,冲击力强,在大型赛事的直播中更能满足竞技体育观看的情感需求。

第三,与网络直播相比,信号好、屏幕大,能满足群体狂欢的氛围需求。

2016年针对巴西奥运会的调查数据与刚刚结束的田径世锦赛的调查数据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针对2017年的田径世锦赛我们补发了50份电子问卷,有效问卷42份。在这42份问卷中,仅有23%的大学生在田径世锦赛期间选择过电视媒体进行观看或获取信息。在原因分析中,仅有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2017年与2016年相比,电视接触时间大幅度减少,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两年的电视接触时间差不多。也就说明,大学生在媒介接触时间上的变化并不是巴西奥运会和田径锦标赛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更多大学生认为之所以未选择电视是因为对田径世锦赛的关注度不高,没有主动观看体育赛事的意向,只需要了解部分比赛结果即可,电视不是必需的选择。网络、微信的浏览过程中,均会“偶遇”相关信息,信息需求很容易被满足,不需要特意收看电视。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对于竞技类体育信息,只有在受众关注度高、群体共鸣感强烈时,大学生才愿意选择电视直播来获取完整的信息要素。电视表达中的体育信息传播在零碎新闻信息提供中并不占据优势,完整的体育赛事转播才是吸引大学生的主要内容。

4 微信与电视:大学生体育信息接收中的偏爱差异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分为两种意愿情况:主动获取和被动接收。在主动获取的意愿之下,大学生会通过关注的自媒体订阅来接收信息,也会通过电视媒体来获取完整的体育信息,还可能通过门户网站等网络形式来获取信息。也就是说,电视是在大学生感兴趣、愿意主动获取体育信息的情况下众多信息获取渠道中的一种。但电视在体育信息传播中的优势是场景的影像还原,所以,它在关注度高的体育赛事直播中是大学生的主渠道选择,其余信息渠道成为辅助。但在更多情况下,大学生如果只为获得竞技体育的赛事结果或者体育新闻的要素,网络和手机则更受偏爱。

同时,体育信息传播内容在微信和电视上体现的侧重点的不同,也会成为大学生进行渠道选择的参考要素。微信中的体育信息传播图文并重,有时包含视频、动态图片等,它往往会有助于信息内核的提炼。精彩片段的浏览、核心要素的呈现、精辟的点评成为体育信息在微信表达中的特色。再加上微信作为可以“随时、随地、随意使用”的新媒体,大学生通过微信获取体育信息,更为迅速便捷。而能够呈现完整场景影像的电视,相比以短视频传播见长的微信,其影像优势则往往只在大型的体育赛事转播中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在被动接收体育信息的大学生中,朋友圈的内容是其主要的信息来源。这部分大学生对体育信息并不很感兴趣,所以同现在的大学生偶遇新闻一样,他们也是偶遇体育信息。在偶遇信息的过程中,根据标题内容、朋友点评等作为是否阅读、是否转发的决定因素,他们的信息接收具有随意性。

但有一点很重要,在信息与观点共享的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体育信息接收后的观点输出渠道不可能是电视,往往是通过微信完成的。在调查中,95%的大学生表示,如果要对体育信息进行评论,会选择微信朋友圈或微博。所以,电视和微信作为大学生体育信息接收渠道中的两种代表,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呈现出图1中的状态:

图1 电视、微信的编码、解码过程

大学生如果要对体育信息进行再生产,微信是可以将解码、编码同时实现的媒介。大概有55%的大学生在调查中表示更愿意在转发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观点输出。

5 总结与讨论

体育信息中的竞技类体育报道尤其是重大赛事的现场直播是大学生愿意选择电视的主要体育信息内容。群体的参与性、大家一起收看的情感氛围使大学生在关注度高的赛事上倾向于电视这种传统媒介。但是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显示,大学生主动接收的体育信息更多是非竞技类的体育信息,与健身相关的体育知识是大学生体育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内容更多的获取渠道是微信和微博分享。

李军等人在考察体育信息受众的人际体育传播行为时设置了4个分析指标:受众是否会对体育信息进行人际传播;当受众对体育事件的看法与传播媒体不同时,是否会公开表达自己对该体育事件的看法;受众是否会有向媒体表达体育事件的看法或观点的意愿;受众的体育事件观点与看法是否会对他人有影响。这4个分析指标在大学生体育信息微信接收和传播的过程中几乎同时存在,不存在层级差异。80%的大学生表示在微信中接收体育信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备人际传播的需求。同时,微信朋友圈本身就具有人际传播特性,所以分享与转发就是一次人际传播。大学生在体育信息的微信传播中,可以利用微信同时实现编码和解码,进行体育信息的分享。所以解码的角度新颖、观点独特成为他们在信息分享过程中非常在意的要素。在霍尔提出的霸权式解码、协商式解码和对抗式解码三种解码方式中,大学生更青睐于后两者,认为后两者体现出了他们思想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同时,他们也对朋友圈中的观点进行评价,认为这会对他们人际圈子中的形象塑造产生影响。在前文中也已提及别人在朋友圈中的观点评论转发会影响到大学生接收信息时的解码过程。所以,微信中的体育传播几乎兼备多种传播行为的特质。

[1]陶建杰.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渠道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11-18.

[2]孙玮.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J].学术月刊,2015,45(12):5-18.

[3]谢静.微信新闻:一个交往生成观的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4):10-28.

[4]李军,辛鹤,李木子,许楠,雷中扬.不同类型受众体育信息媒介接触的实证调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6):17-22.

Ananalysisonthetwochoicesforundergraduatestoreceivesportsinformation:WeChatandTV

YI Hai-yong, TIAN Yu-jia

(ShandongYouth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Jinan250103,Shandong,China)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nature of sports information,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preference, rejection or alienation in the way of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sports information, showing a preference difference in the receiving channels of sports information. WeChat and TV are the two representatives of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 sport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we draw the view that WeChat is a major sour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happen to get sports inform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sports, it is convenient that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via WeChat can achieve encoding and decoding simultaneously; in pursuit of group feelings and atmosphere of major events, television is still the preferable choice; in the decoding of WeChat, negotiation and antagonizing decoding are the main way.

undergraduate; sports information; WeChat; TV; preference difference

2017-08-10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媒体时代体育信息传播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影响的实证研究”(J15WF36),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研究专项(山东省青少年研究基地资助项目)“新媒体时代青少年信息接收及行为反射的特点研究”(15CQSJ20)阶段性成果。

衣海永(1980- ),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G80-058

A

1009-9840(2017)06-0078-04

猜你喜欢

解码渠道微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解码 四十五度仰望天空
文化解码
文化 解码
文明 解码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微信
微信
微信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