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凰单丛茶树龄与干茶特殊风味关系浅析

2018-01-04余鑫浩

中国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树龄鲜叶茶汤

余鑫浩

(广东潮州饶平茶叶协会)

凤凰单丛茶树龄与干茶特殊风味关系浅析

余鑫浩

(广东潮州饶平茶叶协会)

鲜叶(茶青)的收获情况极大地影响毛茶的质量和价格,要获得质量良好的鲜叶,必须对茶园进行科学的管理。越来越多的品茶人仔细探析茶树栽培细节与干茶特殊风味的关联性,茶树树龄便是其中之一。

不同生长阶段茶树生长特点不同,随树龄增长树干增粗,根系分布深广,这种变化直接影响茶树鲜叶质量。

树干是输导和贮存营养的重要器官。随着树龄的增长,树干增大增粗,贮存养分的空间增大,功能增强。树干支撑树体,粗壮的树干可以承受较大的外力冲击,抵抗强风,更有效地保护输导组织不受破坏。当温度等条件适合茶芽萌发时,树干贮存了更多养分,配合根系在土壤中吸收,可以更及时、更充足地供给当季新梢生长使用,从而使茶青有更优的物质积累。

茶树根系发育生长大致分为生长、成熟、衰退3个阶段。

从茶苗定植开始,根系在土壤中横纵双向放射性生长扩展,速度相对较迅猛,是为生长阶段。凤凰单丛良种无性扦插繁殖方式栽培的植株无主根,全部以侧根方式生长。以茶籽有性繁殖栽培的植株具有主根,主根向纵深方向生长,从而整体根系更加深入土层。

通过生长阶段的扩展,形成了根系的主体结构骨架,进入成熟阶段。这个阶段根系扩展放缓甚至停滞,每年根系骨架上生出根须型新根。该阶段茶树植株若未经台刈修剪,则已具有一定高度,树冠基本成型,茶树生长平稳,鲜叶质量相对稳定。

随着树龄的增长,根系进入老化衰退阶段,新根生发能力下降,老根吸收水分养分能力下降,树势衰退,产量下降。

茶树幼树期及栽种于低洼区域(田茶)或者人工喷淋灌溉茶园中,根系主要分布于土壤浅表层,根系的吸收水分养分受降雨、光照、气温的影响非常明显,树体的生长不平稳,年周期变化大。尤其在萌发至采摘期间,降雨等外部因素的变化极大影响到当季新梢的生长及鲜叶的质量。

传统的茶园管理方法有深翻及客入新土的程序,随着茶园面积的飞速扩大,人工成本的增加,大部分茶园已没有这样管理操作。这样一来,土壤表层的营养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耗损殆尽。采茶时反复的踩踏,表土日益坚硬,吸水透气性进一步恶化。当茶树根系处于成熟期时,根系在土壤中分布深广,能够较强地抵抗外界环境(旱涝、冷热)变化,使新梢的生长趋于稳定。根系向纵深方向广泛分布,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层的营养成分,尤其某些特殊稀少的营养成分及矿物质,从而使茶树鲜叶更富有特殊风味。

凤凰单丛老壮龄茶树干茶的特殊风味主要体现为有枞韵及喉感(喉感特指优异舒适的喉部反应感觉,区别于无喉部感觉及喉部感觉燥滞。以下喉感均指此义)。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凤凰单丛老壮龄茶树干茶有枞韵及喉感的直接原因就是激素水平低,生长稳定,深广的根系可以吸收到特殊稀少物质并加以积累到一定浓度,从而产生特殊的韵味。

进一步分析,有枞韵与喉感的茶,茶汤又同时不同程度地具备“浓厚甘清醇滑爽”的特点,茶汤浓烈滞敛,或者淡粗苦涩,必然无枞韵喉感,或者极大地抵消了枞韵喉感的风味品质。要通晓茶汤这一特点,有必要了解一下“回甘”及“酚氨比”。

“回甘”的机制相当复杂。一般认为茶汤入口后,茶多酚与口腔、唾液中丰富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透水膜样组织,引发收敛感,破开后味蕾及触觉细胞得到鲜爽、甜醇茶汤滋润,这一过程多种复合感受的总和形成回甘。而只有当茶汤内含物比例协调,茶多酚含量适中,形成的膜不太厚也不太薄,能在短暂停滞后破损消化,才可能产生绝佳回甘。茶汤太涩太强,茶多酚含量过高时,易使膜样组织太厚,长时间持续,不破开消化,双颊与舌头收敛感强烈不适。削弱并抑制了茶汤其他滋味的呈现,喉咽燥滞,俗称“锁喉”。收敛感强烈的不适感觉,可以类比尝吃未成熟的香蕉及柿子时,口腔的强烈涩滞。

“酚氨比”是干茶中茶多酚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比值,是决定茶汤基本滋味最重要的指标。干茶中氨基酸含量1%~4%,茶多酚含量18%~36%。为使对比明显,列举6种较为极端的情况简略说明(表1)。

表1 “酚氨比”极端情况对比

氨基酸是呈鲜爽味一类的物质,其含量达到一定的阈值,可极大地中和茶汤中苦、涩物质,是好茶润泽回喉最直接的原因。而茶多酚是茶的基本味道,含量太低茶汤淡而无味,过高则易涩而影响舒适的回甘。

了解“回甘”及“酚氨比”以后,可能会产生另外一个疑问,良好的“酚氨比”并非老壮龄凤凰单丛的专利,要了解它们的紧密关联性,又引入另外一个较为隐蔽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有枞韵喉感的茶树除了有一定的树龄,长势健康稳定之外,通常生长环境也较优越(包含但不仅限于海拔高度、土壤成分结构、山势朝向、云雾浓厚),这就是茶区劳动人民长期选优择良积累的成果。

凤凰单丛主要产地凤凰镇,产茶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优质茶树与产地土壤气候紧密相联,又与制茶历史工艺水平发展紧密相联。我们说,茶叶的消费有一定的区域性,其根源在于茶农、制茶师。茶农、制茶师首先对茶种有充分的了解,对茶树的生长与质量变化了然于胸。自然的,茶农、制茶师每天面对种茶制茶,交流学习深化的也是种茶制茶,对茶的显性、共性优点不会十分重祝,更着重于茶区域特异性和个性。同一片茶园中,质量差的会被淘汰,质量变差了的也会相继淘汰。在这种长期优中择优的管理模式下,能够保留下来的茶树,质量必然达到一定的水准。虽然背后是复杂的品种遗传基因与“温光水气土”之间相互契合促进的原因。茶区人民不断在发觉“好喝”,再发现有什么“更好喝”,是一个辩证探索,又永不停步的过程。可以这样想象,在茶汤来说,发现“浓厚甘清醇滑爽”很“好喝”,接下来在一部分老龄茶树喝出“枞韵”及“喉感”,是为“更好喝”。为加强或者探索这种“更好喝”,会对茶树管理更加细致,甚至不以眼前短暂“经济利益”为目标。相反的,在比较之下,显得“不好喝”的茶树就会被砍伐替换,或者嫁接其他品种进行尝试。在次优茶园中,由于生态条件限制,质量一般,在经济收入因素的影响下,就会追求产量最大化,甚至进行追水追肥,台刈修剪。这样一来,即使茶树树龄再长,也由于管理方式不当,无法产生“更好喝”的枞韵与喉感。

茶产业经过近20年来的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大大增加,2016年总产量达到243万吨。展望未来,生产结构面临调整优化,名优茶占比将扩大,地区个性小茶类迅速冒头发展占领市场。明了特殊风味“枞韵”“喉感”的珍稀性,以及其与茶树树龄的密切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茶叶定价收购工作,同时影响促进茶园管理工作,特别是老茶树保护、保养、复壮工作。

猜你喜欢

树龄鲜叶茶汤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茶鲜叶保鲜贮运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干旱荒漠区2个‘早酥’梨品种光合特性与树龄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树龄灵武长枣果实主要品质指标比较与分析
不同树龄赤霞珠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茶鲜叶反射光谱和色差特性及其应用初探
追求美追求品味的茶汤店
从一杯茶汤启程(组诗)
一字蚀骨
阅读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