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溧阳市茶叶卫生质量现状调研

2018-01-04宋红波高妹芬徐斌许

中国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溧阳白茶茶园

宋红波 高妹芬徐 斌许 晖

(1.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溧阳检测中心;2.溧阳市市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溧阳市茶叶卫生质量现状调研

宋红波1,2高妹芬1徐 斌1,2许 晖1,2

(1.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溧阳检测中心;2.溧阳市市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溧阳为江苏省第二大产茶区,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素有“茶乡”美誉,主要生产绿茶、白茶、红茶等。截至2015年底,全市茶园面积6.5万亩,良种茶园已占总面积的60%以上,主要茶树品种有槠叶种、白叶一号、福鼎大白茶等优良品种。2015年全市茶叶产量达1700吨,其中天目湖白茶600吨。

溧阳市茶园主要分布在天目湖、平桥、横涧、戴埠、周城、社渚、上兴、竹箦、上黄等镇,有大小茶场150多家,国有、集体、个体经济相辅相成,形成了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销一条龙机制,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茶——天目湖白茶、水西翠柏、南山寿眉、沙河桂茗、前峰雪莲等。

天目湖白茶是近年来消费者喜爱的优质白茶,以其叶脉青翠,叶芽玉白;条形匀整,汤似玉液;鲜爽甘醇,唇齿流芳;香气特高,回味甘甜的特点而驰名。天目湖白茶是绿茶中的珍稀品种,其原料品种名为白叶一号,色白由其品种而来。

一、溧阳茶叶质量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按区域选取了溧阳地区有代表性的茶叶生产企业,将主要产茶区分为五大片区:天目湖平桥片区、南山横涧戴埠片区、竹箦水西片区、周城社渚片区、上黄片区,每个片区选取若干家有代表性的茶企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了解茶企生产工艺、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通过各类认证的情况等;抽取茶叶成品、鲜叶、土壤等样品进行检测。下面就调研情况简单阐述。

1.从产品卫生质量、理化指标方面谈天目湖白茶

(1)有害物质残留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稀土元素等方面。

①农药残留:在传统种植业中,喷洒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多数农药喷洒后至少需要经过20天,才能在自然界中降解。近年来在各地政府组织的茶叶监督抽检中,农残超标是茶叶产品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某些农药虽然未超过限量值要求,但也经常检出,如滴滴涕、草甘膦等。而且我国茶叶农残问题在出口环节屡屡受到对方技术壁垒的限制[1-2]。江苏省茶叶质检中心多年来承担茶叶监督抽查任务,对全省生产领域及流通领域的茶叶产品进行抽检。其中溧阳地区生产的茶叶2013~2017年监测数据合格率均为100%,未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表1)。这与天目湖白茶生产工艺密不可分。首先,天目湖白茶只采春茶,不制作夏秋茶。茶园病虫害高发期一般为夏秋季,春茶采摘期间气温较低,病虫害一般不易发生,茶园不需要使用农药;其次,目前溧阳不少茶企通过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认证,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限制较多,目前广泛采用以防为主、生物除虫的方法。

②重金属:茶叶重金属污染也是近几年出现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铅、镉、铬、砷、汞等重金属超标。茶叶中重金属主要来源有土壤、农资投入和大气沉降等[3]。从全国的监测数据看,我国茶叶重金属含量总体处在较为安全的水平。江苏省茶叶质检中心近年来的监测数据也表明,溧阳地区生产的茶叶未发现重金属超标的问题。

溧阳是旅游城市,重工业比例少,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占比较高,农业较发达。笔者抽取了全市各片区12个茶场的土壤、灌溉水(茶园一般较少灌溉或用雨水汇集成的池塘水灌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茶园土壤和灌溉水中各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NY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的要求。

③稀土:茶叶稀土来源主要有土壤、大气沉降和施肥等。1991年,GB 13107—91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卫生标准规定茶叶的稀土限量指标为≤2.0mg/kg,此后一直沿用这个限量。而2012年颁布的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对稀土元量的分析物质和方法进行了修订,致使茶叶稀土超标事件频频发生[4-5]。近年来稀土指标已不作为监督抽查项目,而仅仅作为风险监测项目检测,江苏省茶叶质检中心近年来对茶叶中稀土的检测结果,800批次仅检测出1批次稀土超标,而溧阳本地企业生产的茶叶未发现稀土超标的情况。

2016年2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了膳食稀土元素暴露风险评估项目技术报告,2017年5月国家卫计委发布的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不再为包含茶叶在内的植物性食品设置稀土限量标准。

(2)营养元素

①氨基酸:茶树品种不同,其氨基酸含量差异很大[6]。一般而言,茶叶中氨基酸分布有以下规律:小叶种茶树鲜叶氨基酸含量高于大叶种,而细嫩茶叶氨基酸含量高于老叶,因此越嫩的茶叶氨基酸含量越高。种植环境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的环境生长的茶树其鲜叶氨基酸含量越高,因为低温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有利于氨基酸等氮化合物的形成和积累。生产工艺的影响,不发酵的绿茶一般氨基酸含量较高,而高发酵的乌龙茶、红茶等茶类氨基酸含量较低。高氨低酚是天目湖白茶香高味鲜的生化基础,故口感好,不苦涩,清香扑鼻。

笔者抽取了溧阳地区代表性茶场的天目湖白茶样品,本地其他品种绿茶(寿眉、翠柏等)、市场上部分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共56批次样品进行氨基酸含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天目湖白茶中主要有茶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γ-氨基丁酸、丙氨酸、赖氨酸、甘氨酸等20多种氨基酸。其中24批次天目湖白茶的氨基酸含量在3.16%~7.37%之间,平均为4.86%;20批次绿茶、黄茶的氨基酸含量在2.44%~4.95%之间;4批次红茶氨基酸含量在2.15%~2.36%之间;8批次黑茶、乌龙茶氨基酸含量在0.16%~0.95%之间。天目湖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一般的绿茶与红茶。

②硒:研究证明,硒具有抗癌、防衰老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茶叶能富集硒,富硒茶一般来源于土壤含硒量比较高的或施用富硒肥料[7]。溧阳横涧李家园附近茶场土壤含硒量高[8],笔者选取了周边茶场,采集茶园土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硒含量为3.47~5.29mg/kg,满足富硒土壤的要求。而在溧阳其他区域茶场抽取土样硒含量为0.19~0.58mg/kg,与全国平均背景值0.29mg/kg水平相当。抽取富硒土壤茶园的12批次茶叶检测硒含量,鲜叶含硒量为0.08~0.28mg/kg;干茶含硒量,天目湖白茶为0.28~1.54mg/kg,平均0.66 mg/kg;绿茶为0.26~1.44mg/kg,平均0.74mg/kg,含硒量满足NY/T 600-2002《富硒茶》标准规定的硒含量为0.24~4.00mg/kg的要求,可以称为富硒茶。结果表明,富硒土壤所生产的茶叶能满足《富硒茶》标准要求。

③茶多酚:通过抽样检测,天目湖白茶中茶多酚含量为11.4%~14.2%,比普通绿茶平均15%[9]的含量略低。

2.从天目湖白茶的种植、生产工艺谈优质白茶

首先,天目湖白茶的生长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只有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出现“绿转白”现象。白化返绿是白茶的一种特殊生理机制,在冬季-8~10℃低温过程保持20天以上,导致白茶叶绿素缺失。早春白茶幼嫩芽呈玉白色,以一芽二叶为最白,采摘时间只在春季20天左右。溧阳地处北纬31°,全年气候温和,冬季低温时间长,霜冻期达到20天以上,绝对低温一般在10℃以下,直射的蓝紫光较少。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天目湖白茶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溧阳白茶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及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为茶叶香郁味鲜的品质奠定物质基础。天目湖白茶产量很低,精心管理的茶园每年白茶的产量为10kg左右。

其次,白茶生长最好是沙质土,且以丘陵山区有高低落差排水顺畅之地为宜。溧阳地处长三角丘陵山区,茶园多为沙质土,以呈酸性的山地黄壤、沙性黄壤和红黄壤土为主,透水透气性好,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硒、钾、镁等微量元素。这些特定的条件,为生产高品质白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再次,优质白茶必然是经过优质化管理生产的。根据DB32/T 1056-2007《白茶栽培技术规程》,天目湖白茶是1年只采1次,之后统一修剪,并用有机肥精心养护。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

表1 近年来溧阳地区茶叶产品省级监督抽查结果统计表

二、对溧阳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

1.发展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及农民增收

天目湖白茶虽获殊荣无数,对提升天目湖品牌和溧阳市知名度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在全国知名度还不高,其消费群体主要还在本地及周边城市。应加强特色农产品宣传与推广工作,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及茶农增收。

2.规范产业发展,维护天目湖白茶品牌

目前溧阳有大小茶场150多家,无序发展、恶性竞争、监管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天目湖白茶的口碑及知名度。建议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吸纳种植户,一起做大做强。其次,规范“天目湖白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严格实施白茶产品“身份证”管理机制,建立天目湖白茶质量可追溯机制,重建天目湖白茶市场秩序,保护地方品牌。再次制定实施茶叶生产加工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制定企业标准,严格生产加工许可,规范生产加工工艺,促进茶叶品牌提升。

3.加强宣传,完善认证体系建设

目前全市共有22个白茶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认证的企业有30多家。建议政府采取扶持、奖励、引导的措施,扶持茶叶企业申报有机食品等认证,提高茶叶品质,逐步建成以国内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为主导,以国际通行的GAP、GMP、ISO9000等质量体系认证与产品认证为补充的茶叶产业认证体系。

[1]刘洋.茶叶农残限量——欧盟400多项VS中国28项[J].食品安全导刊,2016,33:80-82.

[2]Xin Li,Zhaowei Zhang,Peiwu Li,et al.Determination for major chemical contaminants in tea(Camellia sinensis)matrices:A review[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3,53(2):649-658.

[3]胡留杰,周正科.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现状及其控制对策[J].南方农业,2010,7:89-92.

[4]骆和东,王文伟,王婷婷,等.我国茶叶中稀土元素残留现状及限量标准的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5:481-485.

[5]彭传燚,李大祥,宛晓春,等.茶叶中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4:1199-1204.

[6]杨伟丽,肖文军,邓克尼,等.加工工艺对不同茶类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5):384-386.

[7]温立香,郭雅玲.富硒茶的研究进展[J].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201-206.

[8]廖启林,华明,冯金顺,等.苏南局部富硒土壤及其天然富硒茶叶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2007,34(2):347-353.

[9]王霞,赖穗生.几种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J].科技资讯,2009(24):212.

猜你喜欢

溧阳白茶茶园
绘本
海归吴凡:激情追梦的“新溧阳人”
走进溧阳忘记四季
溧阳牛马塘村:从“空心村”到“网红村”的蝶变之路
茶园飘香
绘本
周宁生态茶园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最美生态溧阳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