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水金關漢簡(肆)》 綴合及考釋八則*

2018-01-03

简帛 2017年1期
关键词:二者

謝 坤

《肩水金關漢簡(肆)》綴合及考釋八則*

謝 坤

殘簡綴合是一項基礎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對於那些殘簡數量較多的材料,簡牘的綴合工作更顯得必要。2015年11月,甘肅簡牘保護中心等編單位編著的《肩水金關漢簡(肆)》出版,*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著: 《肩水金關漢簡(肆)》,中西書局2015年。本文所引釋文及圖版均引自該書,不另注。新公布的兩千余枚簡牘圖版精美、釋文精審,但頗遺憾的是該批材料殘斷較嚴重。筆者在研習過程中,新發現有八組殘簡可以綴合,並對其中部分文字提出考釋意見,今寫在下面,敬請方家指正。

(73EJT37: 701)

(73EJT37: 36)

按: 兩支斷簡在紋路、字體風格、色澤等方面均比較一致,殘斷處也能較好地吻合,拼接後能夠完整復原“入”字(見附圖1),二者當可綴合。又,金關漢簡中多見此類士伍“出入名籍”,*李均明: 《秦漢簡牘文書分類輯解》,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87—388頁。如73EJT37: 1586、73EJT35: 4等,皆可爲證。二者綴合後的釋文作:

居延左部守游徼肩水里士伍張武年五十六 十一月庚子候史丹入

軺車一乘

用馬一匹駹牝齒七歲高三尺八寸

(73EJT37: 701+36)

(73EJT37: 706)

(73EJT37: 33)

按: 兩支斷簡的紋路、色澤、寬度均一致,書寫風格也相似,兩支簡的殘斷處亦能較好地吻合,拼接後恰能完整復原“居”字(見附圖2),二者當可綴合。又,金關簡中73EJT37: 778、73EJT37: 782、73EJT37: 1500等簡皆爲“居延都尉”與所過縣道的往來書信,其所載内容與之類似,均可參看。如此,則新綴合後的釋文爲:

建平元年十月乙酉張掖居延都尉雲丞歆謂居延卅井鄣候遣屬王宣案驗

事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兼掾賞屬蒲書佐政

(73EJT37: 706+33)

(73EJT37: 852)

(73EJT37: 712)

按: 兩支殘簡在紋路、寬度以及字體風格等方面較爲一致,茬口吻合,兩支殘簡當能綴合(見附圖3)。又,此類“牛馬車”類名籍,*李天虹: 《居延漢簡簿籍分類研究》,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150頁。在金關漢簡中習見,如73EJT37: 779號簡云:

居延都尉守屬趙武年卌五 乘軺車一乘用馬一匹緌(騧)牡齒四歲高五尺

(73EJT37: 1443)

此外,金關73EJT37: 779、73EJT37: 956等簡亦與此相近,皆可參看。二者綴合後的釋文作:

河東北屈緋陰鄉嗇夫梁博 軺車一乘馬一匹騩牝齒十六高六尺

黑犗牛一頭

(73EJT37: 852+712)

(73EJT37: 1324)

(73EJT37: 1192)

按: 兩支簡爲上下斷裂,二者的紋路、寬度一致,字體風格相似,茬口亦能較好地吻合,兩支殘簡當能綴合(見附圖4)。金關簡中類似的“出入關名籍”頗多,如73EJT37: 1077記“屋闌定里公乘尹駿年卅九 字巨君 已出 四月丙戌北出”,可爲佐證。二者綴合後的釋文作:

觻得萬年里姚宫年卅字子胥 已出葆作者步利里李就年卅 字子威 已出

(73EJT37: 1324+1192)

(73EJT37: 1476)

(73EJT37: 730)

按: 兩支簡皆爲上下斷裂,二者的紋路、寬度一致,字體風格相似,茬口拼合後可完整復原“許”字,二者當可綴合(見附圖5)。值得注意的是,該簡描述“許修”此人爲“墨色”,這與金關簡常見的“黑色”略有不同。“墨”字从土从黑,《廣雅·釋器》云“墨,黑也”,可見該簡“墨色”亦指黑色。二者綴合後的釋文作:

河南雒陽南堂里不更許修年卅七歲長七尺二寸墨色告不出 車一兩牛二頭弩一矢五十

(73EJT37: 1476+730)

……

(73EJT37: 1477)

(73EJT37: 1053)

用牛一

(73EJT37: 1477+1053)

(73EJT37: 275)

(73EJT37: 301)

按: 許名瑲先生曾將73EJT37: 275與73EJT37: 248進行綴合,*許名瑲: 《肩水金關漢簡(肆)綴合七則》,簡帛網(http: //www.bsm.org.cn)2016年1月12日。當可信從。然而二者拼合後,其下半部分仍存在缺失,該簡仍有進一步綴合的可能。重新翻檢該批材料,我們檢到第73EJT37: 301號簡。

觀察可知,該簡與第73EJT37: 275在木簡紋路、寬度以及字體風格等方面均一致,二者茬口處亦能吻合,綴合後可復原“者”字。又,金關漢簡中“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爲文書習語,李均明先生指出“從者如律令”指對隨從人員按律令規定接待。*李均明、劉軍: 《簡牘文書學》,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75頁。金關漢簡中73EJT31: 155、73EJT23: 276等簡中皆有相應辭例,可爲佐證。此後,姚磊先生指出第73EJT37: 7號簡可與73EJT37: 275+248+301進一步拼合,*姚磊: 《〈肩水金關漢簡(肆)〉綴合(十七)》,簡帛網2016年5月6日。亦可從(見附圖7)。如此,則新綴合後的釋文作:

元延元年八月乙未朔甲子居延城倉長護移過所縣道津關遣丞高憙將轉肩水

候官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掾明佐並

(73EJT37: 275+248+7+301)

1. 元康三年橐他□ □□□□

(73EJT37: 180)

(73EJT37: 666)

按: 我們曾指出,兩支殘簡能夠綴合,綴合後能夠復原“元康三年廣地吏”等字。*謝坤: 《讀肩水金關漢簡札記(三)》,簡帛網2016年1月13日。但是,二者綴合後木簡仍不完整,其左下部分仍有部分殘缺,且下端的幾處文字仍存疑待考。經翻檢,我們查到第73EJT37: 879號簡,其釋文作:

(73EJT37: 879)

比較可知,該簡與之前綴合的73EJT37: 180+879號簡在木簡紋路、字體風格上較爲相似,將其置於左下方恰能與前者密合。因此,該簡可與前兩者進一步綴合。新拼合後,最下端的幾處殘字應作“家符不用”(見附圖8)。“家符”當是金關漢簡中習見的“家屬符”的簡稱。《漢官解詁》云:“凡居宫中者,皆施籍於門,案其姓名。若有醫巫僦人當入者,本官長吏爲封啓傳,審其印信,然後内之。人未定,又有籍,皆復有符。符用木,長尺二寸,以當所屬兩字爲鐵印,亦太卿炙符,當出入者,案籍畢,復齒符,乃引内之。”*周天游點校: 《漢官六種》,中華書局1990年,第14頁。李均明先生曾指出,“家屬符”爲邊吏家屬出入關門時使用的出入憑證。*李均明: 《秦漢簡牘文書分類輯解》第434頁。以此來看,該簡中的“家符不用”似指“廣地吏”出入關時可不必使用家屬符。

如此,則三者新綴合後的釋文應調整爲:

元康三年廣地吏 家符不用

(73EJT37: 180+666+879)

附記: 本文寫作過程中得到何有祖老師、姚磊兄、雷海龍兄的幫助,投稿後又蒙匿名審稿專家提供不少修訂意見,在此一並致謝。

附 圖

*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項目“肩水金關漢簡所見吏卒史料綜合研究”(2015112010201)的資助。

猜你喜欢

二者
一人行
唯上智与 下愚不移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切首位篡位
正值繁华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Units 13—14词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