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梁启超《最苦与最乐》有感

2018-01-02林晓彤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斗士梁启超华文

林晓彤

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中,一直强调“责任”二字。纵观历史,多少君主、国家领导者勤政爱民;多少父母一生悉心照顾儿女;多少教师为了学生的前途,鞠躬尽瘁;多少无名的英雄拼了性命保家卫国;多少农民在田野间烈日下辛勤耕耘。从地位最高的皇帝乃至社会地位较低的农民,他们都为这个世界献出了一份力量。你可以说她们是为了维持生活、为了实现个人梦想才这么做,但是我认为,他们已将这一切视为自己该做的事、该尽的责任。因为若没有责任感的驱使,再简单的任务恐怕也是无法完成的!

如今,我作为一名初中生,在马来西亚的一所华文独立中学就读。虽然我国以马来语作为官方语言,但我国的独中(“华文独立中学”的简称)却以华文为媒介语,课程、授课皆以华文为主。由于独中不接受政府津贴,日常行政费用只能靠向学生收取学费及社会善心人士的募捐来维持。虽然薪水微薄,但本着为华教尽一份绵力的使命感,我校的教师都非常敬业,同学们若碰到难题,老师们都非常乐意给予协助;有些老师甚至在放学后留下,为同学们解决课业方面的问题。有机会在这么良好的环境里求学,庆幸之余我也感激我国早期积极为华文教育争取福利、以传承华文教育为己任的华教斗士们。

华文独立中学是先贤奋斗的成果。为华文教育(简称“华教”)奋斗的华教斗士不计其数,有两位尤其著名:一是被马来西亚华人敬称“族魂”的林连玉先生,二是被我们敬称“族英”的沈慕羽先生。他们为了华教事业,四处奔波,林连玉先生甚至因此一度被关入牢狱中。许多人可能会疑惑不解:这一切真的值得他们如此劳心劳力吗?也许,他们已把将华文教育、华人的母语传承下去作为这个民族的根本,看成了自身应尽的责任,所以才会不畏艰苦、全心全意地为华教事业做出贡献。梁启超说:“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怜人,虽说他日日在哪里尽责任,便日日在哪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也许,这些令人敬佩的华教斗士就像梁启超说的那样,是以苦为乐的。

而今,我们这些受益的华裔子弟,除了努力学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又有什么样的责任呢?也许我们无法像这些英勇的华教斗士那样,为华教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但我们可以为华人优良传统的延续献上一丝绵薄之力。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称礼、义、廉、耻为“四维”;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孙中山则提倡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八德”。四维八德是华人优良的美德,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日新月益,我们都不应将它遗忘。因此,身为独中生的我、身为华人的我们,应该将这些美德实践在生活中。

在我这个年龄阶段,比较贴近生活的美德便是“孝”和“礼”了。说道孝心二字,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不少令人赞颂的千古佳话,最广为人知的应该就属二十四孝的故事了。孝顺可以从小事做起,体谅父母、帮父母分担家务、不埋怨父母对自己关心不够,……都是孝顺的表现。父母生我们、育我们,为了抚养我们成人,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放弃了多少理想与追求。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长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日趋淡薄。许多人只看重名与利,殊不知“禮”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他主张以礼治国。我们若能以礼治国,对方必会感受到我们的诚意,会更加乐意与我们交谈合作;不懂礼仪的人,想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谈何容易。我校更提倡“知书识礼”“礼至学成”,想借此告诉同学们,制动的读书、不注重品德修养,算不上成功,校园里还挂着一幅对联“德如玉,礼显风度,优教优学,沃土培栋梁,坐立言行皆有范;智如珠,诗书教化,雅行雅止,良风育精英,诚真善美满校园。”试想想,若每个人在这个世上与他人相处时根本不顾及礼貌,这个世界就会充满谩骂、没有快乐、永不得安宁。所以,在生活中处处有礼,难道这不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吗?

梁启超说:“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这件事便有了责任。”似的,身为一名独中生、一位华人的我,确实有责任将华人的美好道德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为所有的炎黄子孙带来正面的影响。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参考教材:马来西亚董总 华文初二下册 课文:《最苦与最乐》)

(指导家长:洪逸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斗士梁启超华文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高福:抗击致命病毒的斗士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何日报怨仇,手刃贼人头”——记抗日斗士、诗人李雪舟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
“女勇士”:反封建的斗士——女性主义视域下重读汤亭亭的《女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