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儿对旅游的文化响应研究

2018-01-02魏宝祥

丝绸之路 2017年24期
关键词:花儿

魏宝祥

[摘要]虽然学者在旅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研究方面观点不一,但从马金山的案例可以看出,民族地区旅游的开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得以顺利实现,花儿艺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找寻到了新的传承形式。旅游唤醒了民族自豪感,产生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旅游使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实现了形式上的互相转换,使得花儿这种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续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旅游激发了文化重构的热情,使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关键词]花儿;马金山;旅游影响;文化响应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24-0059-03

花儿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声名远播,成为临夏旅游的一张名片。在传统文化日益被重视的今天,花儿受到的关注也是越来越多。旅游文化响应是旅游文化影响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对于旅游的主动反应和行动,突出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对花儿歌手马金山的案例剖析,来说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对于旅游的文化响应。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

花儿是一种跨省区、跨国度的民间音乐艺术,传唱在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和藏、裕固等众多的民族当中,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陕西、四川乃至中亚的部分地区,源于甘肃临夏的高腔山歌,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书”而享誉中外。虽然传唱民族众多,但花儿与回、东乡、保安、撒拉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关系密切。在这四个穆斯林民族中,回族人数最多,分布面最广,可以说遍及花儿的主要流传地域及其辐射带。据不完全统计,甘肃、青海花儿歌手中回族歌手所占比例在50%左右,宁夏更高在60%左右。花儿历史演进和歌词内容方面都深深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其流传基本按照丝绸之路的线路展开。花儿的主要流传地域在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结合部、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这个广阔流传地域沿古丝绸之路自东向西呈多点集散的条带状辐射趋势,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包括2个自治区、5个自治州、10多个自治县,居住有40多个民族。

花儿分为洮岷花儿和河湟花儿两种。临夏花儿属于河湟花儿,称为“河州花儿”,又名“少年”,在花儿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其格律奇特,韵律别致,在中华诗律中独树一帜。河州花儿的曲调用“令”来称呼,曲调丰富,在百余种以上,最具代表作的曲令有《河州大令》《河州二令》《河州三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白牡丹令》《大眼睛令》《保安令》等,内容丰富多彩。花儿歌词唱道:“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刀子拿来头割下,不死是就这个唱法。”在临夏的田间地头、林间牧场,到处都可以听到悠扬的花儿歌声。花儿除了平时散唱外,一年四季都有朝山赛歌的花儿胜会,以松鸣岩、莲花山和盖新坪的花兒会最为出名。

二、甘肃松鸣岩花儿代表性传承人马金山

马金山自小喜欢唱花儿,从6岁起就学唱花儿,曾跟随六七位老师学唱。马金山不仅花儿唱得好,而且还精通咪咪(一种吹奏乐器)、唢呐、三弦、二胡、手风琴等乐器。马金山认为他乐器吹得好拉得好,得益于其父亲,花儿唱得好,却是得自母亲的真传。他的父母亲都是当地著名的花儿歌手。小时候为唱花儿而不下地劳动,被人认为是“不务正业”。曾拜师王绍明、马占祥、马占山等多位花儿歌手,学唱各种风格曲调的花儿。他参加松鸣岩花儿会已经有30年,每年巡回演出200多场,长年活跃在太子山、南阳山、寺沟、铁钩等旅游风景区。马金山不仅是花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而且具有副高级花儿演唱艺术师的职称,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临夏州文联会员。

马金山除了表演,还带了不少徒弟。2006年,松鸣岩花儿会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4月10日,马金山在和政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办起了花儿学校,房子是他自己以4.5万元买来的乡信用社的老房子,现在改名叫和政县文联艺术学校。他利用假期和周末给愿意学的孩子教唱花儿,不收学费,还自己掏钱给学生买煤取暖,买演出服装,给家贫的孩子买车票,至今已投入超过7.5万元。在没有成为花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前,马金山一直打短工——冬天在家里打铁做刀子,赚钱养家。他是东乡族鸽子头腰刀的第六代传人,打的刀远近闻名,一个月能赚1500多元钱。夏天,马金山会到松鸣岩打工,一个月能赚800多元。他的学生最多时超过160人,最少时有30多人。在马金山的学生中,现在能唱二三十首花儿的学生有十几个人,有些还是临夏出名的花儿歌手。他的花儿学校刚成立时,没有几个学生,家乡人还有些抵触。马金山虽然喜欢唱花儿,但开始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支持,家人反对,亲戚朋友也反对。前几年村里修清真寺的时候,马金山一个人捐款50万元,村里146户人家总共才捐了30万元。以后他再唱花儿教花儿就没人反对了。实际上这50万元是他从热爱花儿的生意人手里化缘化来的。

花儿主要是口头传授,要掌握调子,不同人由于对音调的理解不同,在演唱上也是不相同的。一个好的歌手能唱好的调子也就两三个,最多不超过十个。对有300多种曲调上下的河州花儿来说,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传唱,年轻人中学唱花儿的人现在越来越少。马金山可以演唱200多种曲调。马金山希望花儿这门艺术能够永远传唱下去,这也是他办花儿学校的的初衷。马金山被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后,就开始整理抢救濒危的花儿曲调。他整理了《三国》《杨家将》《封神榜》《郑成功》等长篇花儿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调子失传后,他几乎走遍了临夏,找这个歌手唱一句,请那个歌手唱一句,然后自己反复揣摩试唱,用了12年时间才把全本7000多字记了下来,恢复了曲调。马金山在县文化局等部门的帮助下,编写一本花儿书,书名为《松鸣岩原生态花儿曲令集》(暂定),该书出版后,将成为临夏第一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编的书。endprint

在和政花儿有东乡、南乡、北乡、西乡的区分,每个地方的音调不相同。改革开放后,各个地方的人都是互相学习、互相传唱,味道有了很大的变化,花儿也出现了融合,出现了新的花儿曲调。在新时代,花儿也焕发出了新生机。

三、花儿对旅游的响应分析

从上述马金山老人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对于旅游的响应是主动的、积极的,而旅游业的开展对于民族文化的作用也是积极的。马金山青少年时期学习花儿是兴趣所至,但让他把花儿作为一生事业去追求的却是民族地区旅游的开展。他在松鸣岩唱了30年花儿,据此推测他开始唱花儿时间应该是在1980年前后,那时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旅游业开始兴起的年代。旅游业对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旅游唤醒了民族自豪感,产生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文化认同指同一文化群整体或文化群体内各个成员承认群内产生的新文化或来自群外的异质文化因素的价值特征与效用符合群体内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标准的接受认可的态度和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产生文化或异质文化符号和因素将在文化群体内被接受、传播。文化自觉的概念是费孝通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是指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历史圈子之内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过去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前途与方向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文化主体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对本土文化进行理解、发掘,处理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将文化作为手段还是目的的关系。在松鸣岩演唱花儿的过程中,马金山被旅游者那样崇敬和跟随,这使他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与自觉,他认识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花儿的巨大价值和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因此,作为觉悟者,他免费为旅游者演唱,免费办学校带学生,希望民族文化花儿能够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而且由于马金山演唱花儿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人们认识到唱花儿再不是“不务正业”,而是一种正经的事业。于是,在旅游民族中间就有人开始学习演唱花儿。花儿在此种情况下被较好地传承下来。

第二,旅游使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实现了形式上的互相转换,使得花儿这种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续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马金山的案例也验证了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布迪厄认为, 资本一般可以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三者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转化。“文化资本,它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转换为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它就可以转化为金钱;社会资本,以某种高贵头衔的形式出现而被制度化”,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布迪厄把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运用到社会学和文化学领域,把资本理论扩大到社会整体结构上,并从文化的角度来阐述文化资本概念。他认为文化资本虽然不能像经济资本那样数量化,但它同金钱和财富一样,作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资本构成的组成部分,依然能够在社会关系领域中发挥其相应的功能。但是,文化资本的运营与管理和文化本身再生产必须要有一定的领域和空间。在这个领域中,文化资本能够通过运营和积累能够获得诸如知识、能力、教养、品位、涵养、资格等。上述这些文化资本都可以在社会获取相应的金钱和社会待遇。为了获取这种被物化了的文化资本,有愿望获取这种资本的人不但要寻找自身在社会上生存的理由与依据,而且还要让这种理由与依据不断超越升华,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其他人群显示获取这种资本的困难程度,从而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目标。获取这种文化资本后,实现目标的人们就会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在社会中去获得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反过来又可以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 从而再去获得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这样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就实现了形式上的互相转换,各自的实力和地位得以更加巩固。马金山通过学唱花儿获取了相应的文化资本,在对文化资本的运用中获得了相应的经济资本(演唱花儿的经济收入和作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津贴)和社会资本(花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副高级花儿演唱艺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临夏州文联会员)。进而又利用自己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为旅游者免费演唱,免费教授学生演唱花儿,获取了更多的文化资本。这种循环式的转换使得花儿这种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续传承,给演唱花儿的马金山及他的学生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政府主导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对于保护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旅游激发了文化重构的热情,使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文化重构属于文化人类学特殊进化论的范畴,源自于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的“文化适应”概念。任何一种文化必须在与其他不同文化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互相影响和融合,才能延续发展和传承。在一个孤立的文化环境中难以实现这一点。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经过持续不断的构建和重构过程才能够形成,其后在拥有该文化遗产的族群间进行交流与互动才得以延续和传承。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愈来愈明显的时代,各民族与各国家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是呈现出常态化和加速化的趋势,世界越来变得越小,变得越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因此文化共享就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而本民族的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大国际背景下当然也难以独立存在和发展,它也只可能通过文化重构以后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因此,文化重构过程是始终处于一个不断调适的动态过程之中,它不是简单的重新组合,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动态的再创造再生产过程。马金山在与外界的交流过程当中,意识到了花儿这种口授相传的艺术形式的缺陷,那就是很容易失传。因此,他做了四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创办了花儿艺术学校,向年轻的下一代传授演唱花儿的技艺;第二件事是将《三国》《杨家将》《封神榜》《郑成功》等长篇花儿曲整理了出来,因为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唱了;第三件事是花了12年的时间揣摩试唱,将调子失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恢复了曲调;第四件事是编写 《松鸣岩原生态花儿曲令集》。这些事就是将花儿这个非物质文化进行文化重构的过程。而激发他这样做的首要动因就是旅游。endprint

由上述可以得出结论,民族地区旅游的开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得以顺利实现,花儿艺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找寻到了新的传承形式。

四、讨论

马金山对于演唱花儿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感到忧虑,我们不能将这种现象归结为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展的结果,而实际上这是社会变迁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薛忠将其总结为七个方面的原因,包括流行音乐、生活方式、新媒体形式、教育、传承断层、宗教等方面。全球强势的大众流行文化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审美情趣,市场经济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效率,这使得花儿成为了一种依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的艺术形式。作为花儿代表性传承人的马金山,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因势利导,使得花儿的传承找到了新的形式,即由口口相傳变成了学校教授,默记在心中的花儿曲令与歌词变成了音乐书籍出版流传。花儿文化通过对民族地区旅游的响应焕发出了新生命,花儿也一定会代代相传、永不消失。按马金山的话说就是“教学生唱、带儿孙唱,一直传唱下去”。

[参考文献]

[1]符霞.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研究——以西塘古镇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2]潘长宏,沈苏彦,徐宇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研究——以南京云锦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3,(9).

[3]屈文焜.“花儿”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1999,(1).

[4]周亮.花儿传播途径及分布区域分析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2010,(4).

[5]屈文焜.“花儿”的空间系统[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1).

[6]冯天瑜. 中华文化辞典[M]. 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7]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8]黄平等. 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9]张晓萍,李 芳,王 尧,林晶瑾. 从经济资本到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的再认识[J]. 旅游研究,2009,(1).

[10]周丽洁. 民族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影响——基于湖南省湘西地区的调查与思考[J]. 中州学刊,2010,(4).

[11] 薛忠.影响甘肃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的因素探析——以松鸣岩花儿发展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07,(3).endprint

猜你喜欢

花儿
Flowers for You花儿朵朵送给您
花儿朵朵
听到花儿就想到家
幸福像花儿一样
那些花儿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花儿多了春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