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以ZDZ大学为例

2018-01-02候金波张建和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候金波,张建和,刘 芳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生工作处,湖北 武汉 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基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以ZDZ大学为例

候金波1,张建和1,刘 芳2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生工作处,湖北 武汉 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自20世纪70年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国内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及国内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并以ZDZ大学为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心理状况良好,但心理压力呈上升趋势,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最后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新模式.研究结果对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作为承载社会和家庭高期望值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又面临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绪压力以及青春期所固有的困惑和烦恼,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视,为此,高校应该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1 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概况

1.1 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概况

美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是邀请模式、综合模式和顾问教师模式.邀请模式强调尊重人的潜能与价值,充分利用教育者、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等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模式是以生涯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的一种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核心思想是突出辅导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心理辅导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社会生活并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顾问教师模式强调学校应以发展性辅导为主,发挥普通任课教师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与组织心理辅导计划,为全体学生提供系统的心理辅导服务.

1.2 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概况

英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牛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同学互助训练计划,训练内容是让参与训练的学生能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因为不同的个人困难带来的心理问题.训练的技巧包括: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聆听者,帮助同学更好地适应社会,如何应对学习和人际关系问题等.

1.3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述评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总结出多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从学科背景上分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心理学模式、医学模式和社会学模式(爱心模式)等四种模式;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层次上分主要有“分类辅导”模式、“三级预防”模式和生态环境模式.同时,专家和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如北京大学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了三级服务体系:第一级服务是心理咨询中心,第二级服务是各个院系设置的生活指导室,第三级服务是“雪绒花使者”,分布在各个院系;江西师范大学形成了“建设三级工作网络,抓住重点环节,建立干预机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1 学生总体心理状况良好,幸福感稳中有升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志就是本人感到幸福(主观幸福感).ZDZ大学连续三年的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结果(2013-2015年)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幸福感,并且呈稳步提升之势,说明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2.2 心理压力呈逐年上升趋势,择业压力、学业压力是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

贾丽娟等人发现:与“80后”大学生相比,在心理应激方面,“90后”大学生压力总体水平上显著高于“80后”大学生,在心理弹性方面,“90后”大学生在自我效能、家庭凝聚力、社会支持方面的心理弹性总体水平上显著高于“80后”大学生,说明“90后”大学生比“80后”大学生感受到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但显然他们也发展了适应和处理压力的心理能力,所以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地对家庭、学校、社会的不适应.ZDZ大学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结果,具体可见下图:

图 2013-2015年各种压力均值柱状图

2.3 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是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陈顺森等人选取1991—2010年间采用SCL-90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514篇研究报告,分析了564127名大学生在该量表9个因子上得分随年代变化情况,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逐年上升.ZDZ大学通过对SCL-90量表的逐年跟踪调查显示:人际敏感、强迫、抑郁、焦虑四个因子的得分比较高.心理访谈发现:人际关系敏感是大部分访谈学生表现出的共同特点,人际关系敏感又常常伴随着学生对于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琐事的过度关注和反复思考,导致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强迫性思维、精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干部的心理压力更加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对自己有着较高的期许,具有一定的强迫性人格,在学习或处理新问题时总是希望自己能够表现得更好,当结果未达到自己预期时,会产生较强的失落感和挫败感.

2.4 心理咨询是学生有效求助方式

从学生的求助方式上来看,当学生出现压力或情绪不佳时,他们首选找其好朋友倾诉或解决问题,其次是找其家人,再次是找其同学,最后才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够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同学比较少.刘陈陵的研究表明:ZDZ大学新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强烈,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学生对心理疾病强烈的耻辱感,阻碍了学生走进咨询室.近年来,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求助成为大学生心理求助的新方式.李艳红的研究表明:网络、电话咨询是当代大学生首选的专业服务方式.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3.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当把“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牢牢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权.其一是从学校和学院层面要提供咨询服务,包括课堂教学、心理讲座、日常咨询和团体训练等;其二是从班级层面要面向广大同学开展有利于其心理发展的体验式活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的意识.同时,要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由面对少数人的咨询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转变,由注重补救型心理危机干预与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并重转变,由主要依靠专业人员开展工作向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转变.

3.2 ZDZ大学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ZDZ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多年工作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六全”模式,即心理课程教学全覆盖、心理问题筛查全过程、心理咨询全天候、日常教育活动全渗透、心理状况调查全方位、心理危机干预全员参与,教育部简报[2012]第168期全文刊登了ZDZ大学着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典型做法.(1)课程教学全覆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主渠道.ZDZ大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立体多元的课程群.面向大一学生开设必修课《心理学与自我成长》,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自主学习与拖延、情绪与压力管理、爱与亲密关系,人际关系、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意义与价值.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等心理学选修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2)心理普查全过程.每年定期对新生开展心理普查和高年级学生跟踪测查.心理普查一般选用的量表有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抑郁自评量表(简称SDS)、总体幸福感量表等.根据普查结果,结合日常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状况关键数据库”.“大学生心理状况关键数据库”应该包括普查程度、跟踪测试结果、学籍异动情况、父母是否离异、学习情况、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有网瘾等内容,通过这些数据确定院校两极重点关注对象.(3)咨询服务全天候.除节假日之外,心理咨询室为全校学生提供全天候咨询服务.严格执行《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咨询的相关要求,遵守咨询伦理,咨访双方签署“咨询知情同意书”和“保密协议”.咨询结束后由咨询员填写咨询记录,每周汇总,学期末装订成册.在咨询中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为提高心理咨询服务质量,咨询中心应该做好以下四点工作:一是对咨询个案的具体咨询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规律,及时调整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二是定期开展个案研讨活动,准确把握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三是加强对咨询员伦理守则方面的教育;四是坚持每周一次的督导制度,通过督导,较为全面的了解每周咨询员咨询情况,解决危机个案和咨询中的盲点问题.(4)日常活动全渗透.各学院要组建本学院的谈心室,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各学院要依据本院学生特点积极开展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心理讲座、沙龙、团体辅导训练等.ZDZ大学多来开展“成长与发展”心理主题班会,主要内容包括新生适应、促进了解、人际交往、增强班级凝聚力、学会学习、情绪管理、珍惜生命等内容.学校和各学院要经常以学期为单位评选优秀主题班会,以深入推进这样的活动.(5)心理状况调查全方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人际关系、心理压力、学习与就业的信心等,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ZDZ大学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消费状况、宗教信仰、学习、感情、应对应急事件等方面,能够全方位查找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着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心理压力源、主观幸福感、学业自我效能感、择业自我效能感是能够较好地反应学生心理状态的观测指标.

〔1〕江光荣,柳增裙,黎少游,段文婷.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

〔2〕严由伟,刘建国,张贤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心理健康教育,2001(07-08).

〔3〕姚本先,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12(30).

〔4〕方振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

〔5〕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6〕贾丽娟.“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兼与“80后”比较[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7〕陈顺森,陈春玉.近2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迁 [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2):96-101.

〔8〕李艳红.大学生心理求助倾向与求助态度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3(6):39-43.

B844

A

1673-260X(2017)12-0106-03

2017-09-2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年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青年课题(2015FZA0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