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工作介入戒毒工作的理论模式

2017-12-29郭一建��

考试周刊 2017年46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

郭一建��

摘 要:戒毒工作不应该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深入、不断完善的,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种资源与力量,而社会工作立足于“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整合个案、小组与社区三大专业方法,是推动戒毒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将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引入戒毒工作,使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戒毒工作;理论模式

一、 社会工作与戒毒工作相结合

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就一直致力于禁毒工作。传统戒毒工作模式主要是依托于政法机关或者医疗单位,通过戒毒所、医疗机构等来协助吸毒者戒毒。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实施)中,规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等戒毒措施,正式建立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和重返社会的“三位一体”的戒毒康复模式。其中强制隔离戒毒虽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与强制性,但由于戒毒所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与体系化的教育模式,很容易造成戒毒人员的消极抗拒。自愿戒毒中戒毒人员参与性比较高,但又由于缺乏封闭的戒毒环境与严格的管理措施,导致戒毒人员随意性较大、复吸率较高。社区戒毒模式有助于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但由于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社区支持网络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社区戒毒的预期效果。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化思维与工作方式,是一门关于人的专业、学科或方法,即尝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运行过程中的社会问题,调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不平衡,缓解受助者的心理与社会压力,促进受助者的行为改变与发展等等。因此,将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引入戒毒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践性。

二、 社工介入戒毒工作的理论模式

(一)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主要表现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可以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代表与生俱来的本能,其目标是用来满足饥饿、性欲及攻击性冲动等欲望;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是连接本我与超我之间的桥梁,是伴随儿童成长过程中慢慢被唤醒并产生出来的;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代表的是社会道德和生活理想,是自我努力追求的方向。吸毒成瘾者自我调节机制缺陷,对于生活中的“请客”威胁缺乏戒备之心,当遇到困难境遇时不善于冷静处理,对吸毒给自身及其家庭带来的严重后果没有深刻认知。因此,社工在介入戒毒工作过程中应立足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综合分析,明确戒毒者的行为是可以认知并且被改变的,逐渐推动戒毒者个人内在自我需求的实现。社工介入的过程中应尊重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协助服务对象通过改变认知与环境来改变自我。

(二) 行为治疗模式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外在的、可观察的、能够测量的。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认为环境塑造行为,即人的行为本质实际上是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与作用,只要改变环境就可以相应地改变人的行为。吸毒人员首次使用成瘾药物后,由于体验到成瘾药物所带来的快感,通过奖赏机制促使吸毒者产生重复行为,即行为成瘾。除了成瘾药物的强化作用之外,社会因素也有强化作用,药物依赖者受到周围情景、条件或同伴群体的影响,更加构成社会性的强化,促使药物依赖更加强化,进而形成严重的物质依赖。因此,社工在介入过程中,要进一步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详细资料,对于问题本身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吸毒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次数及危害等,为介入做足充分准备。同时社工还应识别可控制的环境和评估积极的环境,明确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具体环境及其刺激因素,评估积极环境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推动服务对象行为的矫正与改变。

(三)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学派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之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其中艾利斯提出的“ABC情绪理论框架”,A是前置事件,B是认知;C是情绪反应。ABC理论认为,在对人的行为进行修正时,首先就要质疑服务对象错误的认知,并帮助服务对象重新建立新的认知,进而导致新的情绪反应。认知行为理论强调认知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内在认知最终会影响服务对象的外在行为。作为社工,重点应该评估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确定不正确的、歪曲的认知,并训练服务对象针对自己错误的认知进行自我对话,挑战和改变错误的思维方式,积极探索正确的、科学的认知。

(四)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认知行为理论的又一理论精华。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经过观察他人或从事学习得来的。因此该理论强调人会主动地、有选择性地作出相应的改变,并且特别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即通过目标设定与自我评价来调节行为。因此,针对药物依赖者,社工应为其创造摆脱心瘾的环境,不断激发藥物依赖者的学习与改变的动机和情感,促进其积极地自我评价。并搭建不断进步的阶梯,制造成功的经验,社工应适当地给予积极的鼓励与认可,成功的经验可以增强戒毒者的自我效能感,使其正确地看待自己,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社工在介入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同伴群体中“榜样”的作用,借助成功脱毒的榜样力量,提高服务对象的决心与意志力,促使戒毒者通过观察学习榜样行为重新认知自己的行为方式,并选择主动发生改变。

三、 小结

就戒毒工作而言,将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引入其中,主要是立足于为戒毒者创造一个全新的、包容的、多元的、发展的戒毒环境,构建系统化的戒毒目标,在评估戒毒者的需求基础上,搭建一个多层次、差异化、创新性的戒毒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为我国戒毒工作的完善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娜.戒毒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6.

[2]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
优势视角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以系统观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会工作服务系统构建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人力资源视角下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