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的文学阅读教学设计

2017-12-29徐超��

考试周刊 2017年46期
关键词:文学欣赏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徐超��

摘 要:本文结合预测书名、思维导图、寻读信息、配乐朗诵、表格填写、情感渗透、小组讨论、微型写作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从读前激发兴趣、读中艺术赏析、读后拓展写作三个方面论述了利用经典文学作品来实施核心素养教学的可行性,并通过课例评析提出了将语言文学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学欣赏;阅读教学

一、 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重词汇轻文本的现象尤其突出。功利性阅读的泛滥使我们离教育的“核心素养”的目标渐行渐远。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经典文学作品作为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拥有教育和美学的价值,对扩大学生词汇量、培养语感、涵养学生人文修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欣赏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在课程之内(Penny,2000:201)。对文学作品赏析,能激发和唤醒对语言的渴望,从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多个维度提高学生的素养。本文以一堂公开课为例,探讨与文学相关的阅读教学设计。

二、 阅读教学设计实例与评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阅读文本为《牛津高中英语》模块8第一单元Reading:Appreciating Literature,文章体裁为persuasive essay。授课者别出心裁地将阅读策略与文学欣赏相结合,使课堂成为了一个充斥着文学之美的大舞台。师生充分互动,共同演绎出了美丽的乐章,升华了情感,激发了学习动机。

1. 读前导入: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所有事情的开端总是给予足够重视。因此,“导入”环节一直在被研究和优化,因为好的导入方式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该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Guessing Game: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所给的简介猜测书名。每个同学都想看看这精致的小书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secret”,阅读期待和阅读动力自然就产生了。同时,教师还非常细致地将文本中的一些生词放入小书的简介之中,扫除了可能遇到的词汇障碍。该环节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认知、合理预测,从而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李杰,陈静波,2014)。

2. 读中活动:思维火花,艺术舞台

读中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需利用多种方式来训练学生推理、总结有效的阅读策略,感知语言和文本最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整体阅读原理,学生的思维活动应当贯穿整个阅读过程。在本案例中,教师对于文本部分进行了如下安排:

(1)蜻蜓略水,直击主题

快速阅读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快速略读策略,学生能很快地了解文章主旨与框架结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传授快速阅读的经验,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同时,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使之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一种能力(谢静,2016)。在该环节中,教师通过“助产士”式追问,将学生对于小书的表象概念认知进行了提升,从词汇语法教学过渡到了对文学的探究之上,引发对于主题literature更多的思考。同时要求学生们用略读的方法找出相关信息,并加以解读。此外,思维导图以视觉化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加深学生理解。

(2)表露心声,产生共鸣

根据图式理论原理,学习者已知的知识能很好地促进对未知内容的预测和吸收。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图表分析等方式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动机,为新知识的产生做好了铺垫。本案例中,教师进行了如下安排:

[教学片段1]Discussion & Reading

Task 1: Discussion:What are your attitudes towards classics?

Task 2: Reading:Go through para.3 and find out authors attitudes towards classics to prove its significance.

[評析]

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课堂动力的常用尺度。高二许多学生接触英语文学作品不多;教师先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内心观点;之后教师安排了一位语音语调较好的同学将课文第二自然段(该段落也使作者收集了一些相异的观点)背诵出来,同时将关键的字词同步呈现在PPT上。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参与度相当的高,还在“视”“听”上面对语言信息进行了有效关注。正所谓欲扬而先抑,碰撞激发火花,教师紧接着抛出了一针见血的问题:However,why does it still exist today?所有学生都陷入了沉思,此时恰到好处地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使用寻读法在文章中找寻观点来解答。通过此教学活动,教师让学生展示自我意识,从不知到知,逐渐建构了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从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3)步步“惊”心,欣赏文学

根据作者的意图,前面的铺垫是引起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接下来要以文学作品为样本进行欣赏以便有更进一步直观感受。作为教师,如何将文者的思路完美演绎,带领学生步入文学的殿堂,正是课堂成功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设计形式多样,有讲授式、启发式、直观式等。有些内容可以自学,有些需要老师精讲,并且要讲得由浅入深,条理分明。视频能直观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格又有不同的功效,能够简化文本内容,使较为复杂、枯燥的信息条理化、提纲化,能够激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李杰,陈静波,2014)。在本案例中,教师正是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层层深入,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endprint

[教学片段2]Information From Video Fragment & Reading

Part 1: What are the main elements of a novel?

Part 2: Enjoy a fragment of Great Expectations and find out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Setting

Weather

Your feelings

Other information

Part 3: Read for more

How many characters are included in this period? Who are they?

[评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微视频辅助教学变得日趋频繁。它有诸多优点,可以冲破传统的以书本传授的枯燥教学模式,但其所运用时机的把握和使用的目的才是有效教学的依据。如果只是用以娱乐,或是为导入而导入,没有明确目标,这样的视频辅助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在本案例中,教师基于文学作品特点,安排思考任务的影片赏析。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提问了小说的主要要素后,教师给学生展示了《远大前程》的开头片段,使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并从视听中获得信息。然而,教师并没停留在表层信息获取,他紧接着安排学生阅读文本,加深对小说人物等要素的理解并提出了开放性问题:Whats the function of a foggy day? Why?增强了学生对于小说文学的探究意识。

(4)情感共鸣,主题升华

小说本身的情节是最能激发学习的动机,燃烧学生激情的。所谓一波三折,语本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后比喻事多波折。从写作角度来讲,指的是使文章曲折多姿、引人入胜。在本环节中,教师抓住了这一特点,并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实现情感的共鸣。

[教学片段3]Twist & Character Development

Task 1: Thinking & Discussion

Task 2: Twist in the plot

Task 3: Character development

[评析]

常言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如能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将情感充分表达,然后再把握恰当时机加以点拨和引导,或许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层层设问引发学生表达各自情感,继而学习文本,从小说中发现人物与情节的转变,让学生从情感上找到了共鸣。这时点出小说主题,水到渠成——“原来古典文学的活力亘古长存!”最后,教师安排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并找出小说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发展变化,对主题进行升华,使学生明白“快乐源自简单和自然”。此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结尾也是非常应景。

⒊读后活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语言素材,通过文本整理出表达相关话题的核心语言。优秀的文本不仅能够给予学生写作的灵感,丰富语言和辞藻,更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形成对文学和语言向往的恒动力。本案例教师所设目标是引起学生对文学的向往,并欣赏文学,同时也需要习得一些语言词汇并加以运用。在经过一系列活动铺垫后,学生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案例小说的主题有所感悟,只是由于语言词汇的匮乏而不知如何表述;此时,教师提供了另一相似主题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迁移,丰富了语言并再次感悟文学的魅力。最后进行话题讨论与写作表达,学生不仅提升了能力,也促进了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伴随着悠扬的下课铃声,教师继而以“...no boundary can be found in the literary world,so does our class—keep reading,keep learning!”作为结语,令所有人再次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所在——源远流长,延绵不绝!

三、 结束语

有些教师可能认为核心素养的概念深奥难懂、虚无缥缈,不知从何入手,可实际上每一堂课都可以朝着实现核心素养的目标而努力。核心素养是人本特质的素养,既要反映“个体需求”,也要考虑“社会需求”,它是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的综合体现。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读前、读中和读后的活动安排,将语言文学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生动的语言是活在文学作品的“场”中的,任何将语言从作品中抽离出来的教学方式都是机械的,任何单纯的语言教学都是苍白乏力的,让学生徜徉在英语文学的天地里,呼吸语言的芬芳,吐纳文化的灵气,感受意境的恢宏,这不正是核心素养教学的成功体现吗?

参考文献:

[1]Penny,U.A.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01.

[2]李杰,陈静波.基于思维开发的阅读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7):11-15.

[3]谢静.快速阅读教学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實施[J].中小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5):91-92.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欣赏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文学欣赏对提高青年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英国文学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职学生文学欣赏能力提高之我见
中职语文文学欣赏策略探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