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陷版權糾紛網易雲音樂還能撐下去嗎?

2017-12-29李春水

台商 2017年12期
关键词:音樂用戶問題

李春水

案例重現

靠打音樂版權「擦邊球」的成長的網易雲讚譽滿滿,引來騰訊與阿里的聯手拉著正版的大旗,讓網易雲站在了版權保護正義的對立面。

網易雲良苦用心用情懷打造的良好口碑,面臨音樂下架、使用者流失、使用者忠誠度下降等系列尷尬境況,版權的問題也給其商業模式變現帶來困擾,上游的音樂資源供給和使用者的體驗下及強勁的競爭對手都考驗著網易雲接下來要走的路。

常聽的歌單裡,又有幾首歌變灰了,這是網易雲音樂的使用者們心裡的痛。2017年7月28日大批韓文歌下架,緊接著8月10日夜,大批華語歌下架,一首跟著一首歌變成灰色。「我不得不用其他APP聽歌了」,這句帶著歉意和遺憾的話,在這個「商場莫論情懷」的時代,帶著讓人傷感的動人力量。

以音樂、情懷和社區顛覆了線上平台工具定位的慣常思維,塑造了一款極具網易產品特色的網易雲音樂,在阿里、騰訊和百度強勢聚斂曲庫的環境下,顯得別具一格。

隨著9月12日騰訊音樂與阿里音樂就音樂版權互授問題達成協議,騰訊、阿里已經互相擁有了對方曲庫的播放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網易雲音樂擔心起來。

2017年9月12日,先是阿里音樂集團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共同宣佈:雙方已經達成版權轉授權合作。緊接著,當天下午國家版權局就佈置了一場「茶話會」,把各大網路音樂服務商、版權方請來座談,最後提出了一個要求:全面授權廣泛傳播的音樂作品,不得哄抬物價、惡性競爭,避免採購獨家版權。

因版權問題遭圍困

據8月的資料,音樂市場上,MAU規模超億的五大APP,前三位全部都歸屬於騰訊音樂旗下。而網易雲音樂以5691萬名列第四。緊隨其後的就是阿里系的蝦米音樂。

一句話概括,騰訊第一、網易雲音樂老二、阿里第三。

所以這次版權互授,實際上是業界第一與業界第三的聯手合作,作為老二的網易雲音樂,自然陷入了令人擔憂的境地。

音樂產業由於版權混亂,音樂人心血屢遭踐踏而不得根治,網易雲音樂很大程度地利用了監管的漏洞,通過某種形式充實了亟待滋養的新生音樂平台。當然,用戶是不在意的,所以網易雲憑藉產品體驗和社區屬性達到3億註冊量。此外,網易雲音樂以充滿個性魅力的推薦、評論、自創歌單等迅速積累起3億用戶,讓品牌的市場價值高達80億人民幣。

這次與阿里的版權互授協定簽訂之後,騰訊音樂已經集齊了環球、華納、索尼、福茂等多家的獨家版權。這讓網易雲音樂立刻面臨麻煩。

8月10日夜,網易雲音樂在公眾號上發表了聲明,為歌單裡的歌曲變灰做解釋。整篇文充滿了焦慮不安,甚至用了「心急欲焚」的詞彙。文中解釋道,歌曲變灰的原因就是與某家大型企業的版權轉授還沒談妥。

微妙的合作關係

眼下,阿里音樂集團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雙方達成版權轉授權合作,無疑是在相關部門對獨家版權有意打壓的情況下,無奈選擇的握手言和。但騰訊此舉一定程度上可以擺脫過於獨家的質疑,有效緩解外部干預的壓力。

相對於騰訊的主導地位,網易雲就頗為尷尬,而且帶著一種看不透的態度。在一些採訪中透露,多次強調「不差錢」的情況下,網易雲未能與騰訊達成合作的原因「並不是價格」。同時,副總裁丁博還表示,「騰訊從來沒有開過讓人一看就覺得毫無誠意的價格,至少現在還沒有公開表示不願意給網易雲音樂授權」,這又排除了騰訊過分打壓對手的某種可能。

身陷尷尬境地

作為移動音樂APP市場的一匹黑馬,主打情懷路線的網易雲音樂只用短短4年,就突破了3億用戶數量大關。但情懷終究不能當歌聽,如果歌單中收藏的曲目一首首地變灰,用戶留存將會成為大問題。

對此,文化產業評論主編朱嘉也表示,版權問題一直是網易雲音樂的一塊心頭病,此次騰訊和阿里的合作,一定程度上會增加網易的經營壓力。

在曝出阿里與騰訊的授權協議之後,網易雲音樂官方微博已經被「版權黨」攻陷,甚至有用戶直言不諱表示:再不把版權問題解決 ,用不了多久就被其他兩家玩死,也有用戶表示不解決版權問題將倒戈QQ音樂。

從這些言論中其實可以看出,除了堅定站在網易雲一方的死忠粉之外,有一部分用戶可能因為曲庫稀少而選擇放棄,又或者是基於自身的版權意識而喪失原有的忠誠度。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用戶也並不是什麼所謂的「背叛者」,更多的是利用群體在和平臺做最後的博弈,刺激網易雲提早解決版權問題。

當然,不管這部分使用者數量占據多少,都直接反映出用戶流失的風險,而且尤為尷尬的是,當前狀況正在使大部分用戶陷於一種兩難的境地:既不想因為某些歌曲的缺失,而放棄體驗頗佳的網易雲,也不願局限於平台而失去喜歡的音樂。到最後,極有可能偏向於選擇一種折中的方式,就是下載多個平台備用。屆時,網易雲的不可替代性就大大減弱。

此外,版權問題也將導致新用戶的體驗下降,及新老用戶鄙視鏈端的爭執成為新用戶湧入的鴻溝。

加強自身能力是出處

儘管版權之爭不會很快結束,但「共享」終究是整個行業的大趨勢。而且,通過調查發現,不僅是用戶希望,企業們也有同樣的期待。

太合音樂集團副總裁劉鑫曾表示,目前各大網路音樂平台虧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版權費太高,平台廣告及用戶付費收入無法覆蓋高額的版權成本。

而對於目前整個線上音樂產業的商業模式而言,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指出,「音樂平台目前還沒有進入到正常的商業模式上,版權所有者沒有得到有效價值實現,多數規模大點的公司處於培育、攢人氣、攢版權階段。」

目前來看,各大平台都在這方面默默佈局。網易雲音樂對外推出了名為「石頭計畫」的獨立音樂人扶持計畫,同時還推出了原創收費類欄目「主播電台」;阿里音樂也開始發力線下演出的運營,同時推出了「尋光計畫」扶持和鼓勵原創音樂人;至於大部頭騰訊音樂,其發力Music+計畫也有不少建樹,包括王菲的女兒竇靖童「首場演唱會」,就是Music+計畫的創見之作。

猜你喜欢

音樂用戶問題
曾侯乙的音乐之声
Physically Challenged Teen Is Virtual Superman
音乐巴士
莫扎特
基于用户偏好的最优路径搜索
青年問題忌失焦
日本
付費 還要看看值不值
音乐喷泉
正確解讀 洞察分析 問題反映與解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