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完整行为导向模式的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研究

2017-12-29姚亮

成才之路 2017年34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职业学校创新教育

姚亮

摘 要:行为导向教学强调教学与实践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要实现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就要重视完整行为导向教学,教师要在职业的框架下引导学生独立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任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新教育;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4-0003-01

一、前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倡导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追求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目标,职业学校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就必须重视完整行为导向教学,教师要在职业的框架下引导学生独立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任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行为导向理念主要应用于普通的产业工人的系统培训,职业学校缺乏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只重视专业技能的简单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中引入完整行为导向模式,目的不仅在于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操作型人才,更在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团队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促使学生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创新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研究基于完整行为导向模式的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策略。

二、基于完整行为导向模式的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策略

行为导向教学贵在围绕教学任务,设计一个个活动项目,并使所有学生负责不同的内容,创造性地解决相应的问题。在基于完整行为导向模式的创新教育中,职业学校可以通过企业协助引入真实的项目情境,然后将该项目情境按不同的内容分配给学生,并合理设置项目完成时间,督促学生在各司其责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携手合作,最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要基本按照研发新产品的流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即初步设计——加工——检验——和原有设计进行比较并修改。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获取信息、计划、决策、执行、检查和评估的行为能力。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首先设定导向(针对教学任务和行为目标),然后决定教学实施的方式和路径(选择实施行为与方法),最后选择监控、评定的方式。其中可能出现的矛盾是学生行为目标与教师设定目标的实现可能性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经验。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项目、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对创新项目的兴趣,情境和經验的真实性、客观性,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来考虑,让学生在完整行为导向模式的主观体验中提高创新能力。

(2)精心选择教学策略。教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学生针对具体问题的自主学习策略、给学生更大行为自由空间策略、使学生符合创新实施环境的学习及多角度的学习成为可能的策略、创造与经验结合的策略、学生将错误作为学习资源的策略、教师作为咨询师的策略。

(3)重视课堂教学组织。教师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方向,结合创新项目设计学习情境,制定具有等级的创新教育目标。具体来说,可以从五个阶段进行思考。第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让学生对项目背景、结构图、电路图、专业书籍、操作手册等进行汇总,并形成书面报告,然后在会议中进行讨论。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按照流程制订各组工作计划。第二阶段,学生自主完成现有项目的拆解分析、绘制零件草图、列出零件清单、分析机械结构与电路结构,初步完成图纸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新理念和技法的传授、讲解,协助学生完成相应任务。第三阶段,学生对项目创新设计前后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对创新之后的效果、生产可行性、实际应用的安全性与实用性进行验证,形成对应的验收评估报告。然后学生可以通过演讲等形式介绍自己小组的解决方案,展示创新设计成果。第四阶段,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对各组项目完成进度、创新技法应用程度、小组合作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评定。第五阶段,学生通过书面报告和课堂交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秀做法、解决方案的选择、新的信息等进行分享和探讨,并对项目的进一步优化、改进提出见解。

(4)重视教学评价。根据项目任务所涵盖的专业知识、创新理念和技法、职业行为,教师可以从知识应用、专业技能、交流、评估决策等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定。例如,可以将知识应用能力分为知识的复述、知识的理解、知识的扩展应用等多个层面,将专业技能分为专业技法的模仿、专业技法的使用、根据相关问题自主选择专业技法并应用等多个层次。要构建一个交叉立体的评价体系,以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为导向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强调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要实现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就必须重视完整行为导向教学,教师要在职业的框架下引导学生独立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任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莉.浅谈创新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创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2]於佩红.基于职业情景的行为导向教学组织模式创新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3]张跃飞,陈劲光.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策略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4(02).

[4]郗波.高校创新教育的时代诉求及其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3(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职业学校创新教育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