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低收购价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7-12-28刘宏楠

商情 2017年43期
关键词:粮食生产

刘宏楠

【摘要】文章利用2005年-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指标,用经济学理论构建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实证分析粮食最低价格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动态关系,试图从另一个视角说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最低粮食收购价政策的积极意义以及保持粮食价格稳定增长的必要性。与此同时,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梳理出我国粮食政策的历史演进轨迹,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由来和拓展进行纵向研究。通过对国外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经验总结,对我国现行政策形成横向借鉴。

【关键词】粮食生产 最低价收购政策 粮食主产区

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是在国家取消粮食定购任务后,为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出台的。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政策很快得到落实,农民大受鼓舞,政策在起初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的实施,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但具体影响如何,还需进一步分析,因此本文对2004-2014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粮食价格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些思路。

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从政策实践上看,最低收购价的市场托底作用明显,较好地避免了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增产不增收“谷贱伤农”现象,促使农民在生产决策时优先考虑粮食作物,彻底扭转了2003年以前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下降的势头。

由图1不难看出,在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前,我国稻谷播种面积连续七年萎缩,小麦播种面积连续八年萎缩,玉米播种面积停滞不前。2004年出台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后,这稻谷、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连年稳步回升,有效保障了市场供给。

粮食最低收购价通过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转化的售价来影响消费者。执行的最低收购价肯定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此条件下粮食销售价格必然高于市场均衡的粮食价格。这种高价博销的粮食销售价格对低收入消费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如图2所示,

P0为粮食市场均衡价格,Q0为低收入消费者的粮食需求量,由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格,P0移动至P2,需求量由Q0降至Q2,相比市场均衡价格时,消费者剩余减少P2E2E0P0,损害到低保收入消费者的利益。由此可见,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消费者的影响是负面的,降低了这部分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在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是受中储粮委托的代理收购单位;销售时,又是受到用粮企业委托,回购怕卖所承储的最低价粮食;最低价粮食的收购资金是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按政策规定提供,这样专吃国家“政策饭”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必然效率低下,缺失改革发展动力。

综上所述,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不利于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消费者,使他们利益受损,境况变坏;致使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效率低下,改革发展动力缺失。但有利于生产者,保障种粮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糧食安全。这项政策没有使得所有人的境况都变好,显然不是帕累托改进,而是属于希克斯改进。为了进一步探索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影响,下文将利用实证的方法来进行验证。

二、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效果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选取粮食产量代表粮食安全,看作被解释变量由于主要考察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粮食产量(即粮食安全)的影响,所以在考察诸如粮食播种面积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考察现行的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粮食产量的作用效果。这里选取稻谷的产量(Q)作为粮食安全的代替指标;选择稻谷的播种面积(M)、化肥的使用量(F)、稻谷的平均最低收购价(P)作为解释变量。

(二)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由于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施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政策开始实施的第一年,相关的统计数据不能很好的反应出政策的真正效果,因此本文选取从2005年开始至2014年这10年的数据。选取我国黑龙江(HLJ)、江苏(JS)、安徽(AH)、江西(JX)、湖北(HB)、湖南(HN)、四川(SC)这7个稻谷主产区作为研究对象。在稻谷主产区,粮食收购政策实施较好,影响粮食产量的作用也大,所以选择这7个稻谷粮食主产区作样本,因此具有代表意义。其中稻谷产量(Q)、稻谷播种面积(M)、化肥使用量(F)这三个数据指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P)指标数据来自于国家粮食局和国家统计局网。

(三)模型的构建

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如下所示:

三、结果分析

将面板数据放入Eviews8.0中,运用固定系数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该模型的运行结果表明,估计的回归模型经调整后的R2=0.873164,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非常高,Dw统计量值等于0.113733远小于1.52,故可以判断该模型存在自相关。通过P值检验可以看出,稻谷的播种面积(M),化肥的使用量(F),稻谷最低收购价格(P)这三个解释变量在显著水平α=0.05时显著。解释变量的系数都为正,且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系数最大,表明稻谷的播种面积(M),化肥的使用量(F),稻谷最低收购价格(P),均与稻谷的产量(Q)呈正相关,即这三个因素均能正向促进稻谷产量的增加,这也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从整体分析结果可知,该模型效果较好。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粮食播种面积(M)对粮食产量(Q)的影响为正值且不显著。实际的情况也是,稻谷的播种面积会直接影响稻谷的产量,播种面积越大,稻谷的产量也会相应的越高,而且只有确保一定量的粮食播种面积,国家粮食安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粮食产量的大小取决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多少。化肥的使用量(F)对粮食产量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土壤比较贫瘠的地区,化肥的使用会对粮食的增产具有更好的效果。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P),从粮农的角度来讲就是粮食的销售价格,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越高,粮农的种粮积极性也就越高,因此粮食的产量与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呈正相关,会随着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提升而增加。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P)的系数最大,为1.254681,从粮食收购变量较大的系数值中可知,增加粮食收购价格比其他变量起到的作用要显著得多,恰恰为政府为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为我国未来的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继续合理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水平。

猜你喜欢

粮食生产
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的综合技术途径
中原经济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郑州市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浅论雷州市广垦东西洋米业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基于SFA河南省18地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江西省粮食安全中的涉农财政金融政策
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影响研究
宿迁市粮食生产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