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普通国省道路地质灾害处置的技术应用

2017-12-27鲍安学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国省道泥石流滑坡

鲍安学

(贵州省安顺公路管理局,贵州 安顺 561000)

对普通国省道路地质灾害处置的技术应用

鲍安学

(贵州省安顺公路管理局,贵州 安顺 561000)

针对普通国省道路地质灾害问题,对其处置技术进行研究与讨论。先分析了当前普通国省道路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对其机理进行研究;再结合常见的道路地质灾害处理技术,对其应用方法进行讨论。以进一步加深相关人员对道路地质灾害处理问题的认识,为保证公路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国省道路;地质灾害;处置技术

1 当前国省道路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研究

1.1 滑坡

滑坡主要指滑坡上的土体、岩体等,受到河流、地下水、雨水侵蚀等诸多外力作用的影响,再加之重力的作用,导致其向软弱面、软弱带以整体、分散的形式自然的向下滑动。

一般认为,滑坡的机制主要是某一斜滑面剪应力超过该面的抗剪强度。常见的滑坡形式主要包括推动式滑坡、牵引式滑坡等,但总体而言,滑坡具有可预测性强等特点,往往在目标地区存在强降雨、地震等恶劣自然天气状况的基础上,就应该高度重视其可能出现滑坡问题,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1.2 泥石流

泥石流主要指在山区或其他地势险峻地区,在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山体大规模滑坡并携带大量石块、泥沙等而形成的特殊洪流。与滑坡相比,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强、物质容量大、破坏力强等特点。同时,泥石流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灾害,由于其在行进过程中经常会携带大量石块等因此泥石流往往造成十分巨大的损失。

1.3 崩塌

崩塌主要指物体在较陡的斜坡上,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发生滚动、堆积等的地质现象,其产生在土体中被称为是土崩,而产生在岩体中被称为是岩崩。通过对崩塌进行研究后会发现,崩塌可出现在任何地带,但山崩只出现在高山峡谷区。

2 国省道路常见地质灾害处置方法研究

2.1 预测预警信息及其应用

一般针对可能出现滑坡、崩塌等恶劣地质灾害过程时,相关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启动预测预警信息系统,通过转移、避险等多种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危害,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影响。

如果地质灾害问题已经发生并影响公路通行能力,则在地质灾害处理中,相关单位需要迅速的开展灾情调查与统计工作,并通过多种渠道发送公路损毁数据、交通堵塞情况、经济损失等,保证上级管理单位能对本次地质灾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根据地质灾害的预警等级,依照公路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指派专人赶赴现场对道路进行抢修,并设置险情提示,能在交通部门引导下帮助疏散交通。

2.2 确定地质灾害处理的技术

由于国省道路地质灾害问题严重,且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开展有关地质灾害处理问题的研究中,相关人员还需要确定地质灾害处理的技术,并遵循必要的程序不断优化灾害处理方法,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当前,常见的地质灾害处理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关键技术路线

通过对图1内容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收集现场资料、灾害原因分析等在突发性地质灾害处理中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提示相关人员在工作中,要重视对基础资料的研究,在获取地质灾害问题的实际情况后,及时的确定处置技术方案,并了解处置方法可能产生的影响,确保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公路地质灾害处理的要求。

2.3 应急抢险措施

由于国省道路的交通量较大,因此在发生地质灾害过程中可能存在严重的灾情问题,因此为了避免灾情进一步扩大,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地质灾害的破坏机理、破坏类型等进行统一的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应急抢救。

从上文研究中,公路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因此在制定应急抢救措施过程中,需要根据交通量、人物力资源情况等灵活选取。同时,考虑到大部分应急抢险措施为临时性措施,因此需要在排除险情之后,能根据不同情况有计划的针对目标地区进行永久性加固,以强化道路抗地质灾害的能力。最后,在应急抢险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有效的的抗灾措施。

3 应用研究

(1)寻找可知点。考虑到地质灾害调查的背景较为复杂,再加之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路段多为山地等特殊地段,因此相关人员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往往会面临较大的困难。而随着GPS技术的发展,相关人员寻找可知点的工作进一步优化,不需要亲自前往目标地点,只需要在定位导航系统中输入坐标值,就能获取可知点的相关资料。这种方法有效提高了地质灾害中的数据资料质量,为开展地质灾害处理奠定良好基础。

(2)野外导航。由于山区道路经常需要穿过荒山野岭,而在道路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为了保证点线数据质量,工作人员需要进入上述地区,容易出现危险。而在现在,在GPS技术支撑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GPS导航技术,自由穿梭在荒凉地区,这在保证工作人员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结束语

主要研究了普通国省道路地质灾害处置技术的相关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对其处置技术的内容进行研究。总体而言,在道路地质灾害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能在最新技术的支撑下不断优化处置方法,保证能在第一时间中处理恶劣地质灾害问题,为保证道路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1] 陈华兴.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在毕都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5,(4):22-25.

[2] 王卫东,刘武成.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02-305.

[3] 宣世进,金凌燕,郭富贇.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技术的应用——以清水—临泽高速公路为例[J].甘肃科学学报,2013,(S1):64-67.

U416.1

C

1008-3383(2017)10-0059-01

2016-07-08

鮑安学(1966-),男,贵州安顺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与桥梁。

猜你喜欢

国省道泥石流滑坡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山东国省道改扩建大中修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浅谈国省道公路绿化中本土植物的运用
关于国省道干线公路软地基处理的要点分析
泥石流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案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提升普通国省道路面大中修设计质量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