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原因分析

2017-12-27梁梦圆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下痢初乳总数

梁梦圆

(博爱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河南 博爱 454450)

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原因分析

梁梦圆

(博爱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河南 博爱 454450)

仔猪的饲养管理历来是养猪生产的薄弱环节。我国养猪生产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商品猪数)之所以多年来徘徊在较低水平,仔猪成活率偏低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仔猪阶段的饲养管理和疾病控制对破解养猪生产水平总体偏低的难题,将发挥积极作用。

1 新生仔猪的特点

新生仔猪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上的不成熟,导致其易病难养,增重慢,死亡率高,其主要特点:

1.1 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仔猪初生重一般为1.2 kg左右,不到成年猪体质量的1%,但生长发育迅速,10日龄体质量可达出生时的2~3倍,30日龄达5~6倍。仔猪的快速生长,是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20日龄的仔猪,每千克体质量需沉积蛋白质9~14 g,相当于成年猪的30多倍,每千克体质量所需代谢净能为成年猪的3倍左右,矿物质代谢也高于成年猪。可见,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相当高,对营养不全极为敏感。

1.2 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全

新生仔猪消化器官的质量和容积都小,但增长很快,出生时胃重4~8 g,容纳乳汁25~50 ml,20日龄的仔猪胃重35g左右,容积扩大3~4倍。新生仔猪食物进入胃内到排空(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的速度快,10日龄的仔猪排空时间约为1.5 h,30日龄的仔猪为3~5 h。

新生仔猪缺乏反射性的胃液分泌,食物进入胃内直接刺激胃壁,才能分泌胃液,5日龄左右才能形成反射性的胃液分泌。仔猪的消化酶随日龄增长其活性逐渐增强,新生仔猪唾液中淀粉酶活性很低,由于胃内酸性较弱,唾液淀粉酶在胃内仍能进行作用。胃液中的消化酶主要是凝乳酶和胃蛋白酶。凝乳酶可起到凝固乳汁和改善乳蛋白的消化作用;胃蛋白酶是以胃蛋白酶原状态存在,由于新生仔猪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的盐酸,不能将其激活为胃蛋白酶,不能消化蛋白质。仔猪胃内有乳酸存在,在5日龄内可水解部分动物蛋白。仔猪胃内的消化作用很小,主要在小肠内靠肠液和胰液进行消化,仔猪的肠腺和胰腺发育较完全,乳糖酶、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都有一定活性,新生仔猪主要靠胰蛋白酶消化蛋白质,21日龄后胰淀粉酶的活性增强。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很低,新生仔猪可充分利用乳糖,对果糖、蔗糖、木糖等消化率很低。新生仔猪对乳化状态存在的脂肪利用率较高,对长链脂肪酸的消化吸收能力很低。

1.3 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全,对寒冷的适应性差

猪是恒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经一系列的应激反应,维持正常体温。新生仔猪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全,垂体和下丘脑的反应能力以及为下丘脑所必需的传导结构机能尚低,特别是5日龄以内的仔猪对寒冷的适应性差。由于仔猪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少,保温隔热的能力差,又由于新生仔猪大脑皮层调节体温的机制不完善,不能有效地进行化学性调节,同时,新生仔猪体内能源贮备有限,每100毫升血液中含血糖100 mg左右,吮食初乳后虽得到营养物质的补充,但脂肪尚不能作为能源直接利用。刚出生的仔猪处于13~24℃的环境中,1 h后体温下降3℃左右,尤其在生后20 min内,由于羊水的蒸发,体温下降更多,吃上初乳的健壮仔猪,约2 d以后方可恢复到正常体温,如将刚出生的仔猪裸露在1℃的环境中,2 h可冻昏、冻死。

1.4 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死亡

免疫抗体是一种大分子结构的球蛋白,由于母体血管和胎儿脐血管之间被6~7层组织隔开,限制了抗体通过血液转移给胎儿,使新生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能力低,易患各种疾病。初乳中含免疫抗体,其含量变化很大,母猪分娩24 h以后明显下降,新生仔猪对初乳中抗体的最大吸收是在24 h以内,因此,让新生仔猪尽快吃到初乳是保健的重要措施。仔猪一般在10日龄以后自体产生抗体,至21日龄仍属免疫球蛋白青黄不接阶段,35~45日龄的仔猪自体产生抗体逐步达到成熟水平。再加上新生仔猪胃液中游离的盐酸很少,抑菌作用很低,故易患病。

2 哺乳仔猪的死亡分析

仔猪从出生至断奶死亡率20%左右,严重影响猪群的发展,造成经济损失重大。据报道,出生时死亡1头仔猪约损失63 kg饲料,10周龄死亡1头约损失110 kg饲料。1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越多,每头断奶仔猪应负担的饲料越少。因此,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仔猪出生后,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又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如饲养不当,护理不周,就会引起患病和死亡。

2.1 仔猪死亡类型分析(见图1)

仔猪的死亡一共分为两种情况,即病因和非病因死亡。其中病因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24.1%,具体来看,下痢死亡占死亡总数的13.7%,肺炎占3.3%,其他占7.1%;非病因死亡占死亡总数的75.9%,其中压死、踩死的占死亡总数的33.1%,弱小或先天不足占17.3%,缺奶占5.7%,淹死占2.7%,冻死占2.8%,咬死占5.3%,其他占9.0%。随着产房环境温度的改善,非病因死亡可能减少,如忽视防疫消毒,可能加大仔猪的因病死亡。

图1 仔猪死亡类型

2.2 仔猪死亡时间分析(见图2)

体大膘肥的母猪易造成临产时胎儿死亡,死亡占出生仔猪总数的9.2%,占哺乳仔猪死亡总数的69.2%。3日龄以内死亡的仔猪占死亡总数的26.63%,4~7日龄占29.27%,8~15日龄占20.21%,16~20日龄占9.92%,21~25日龄占7.27%,26~35日龄占2.17%,36~45日龄占1.15%,46~60日龄占3.02%。加拿大对6 890头仔猪的分析,从出生到20日龄,仔猪死亡率为25.6%,其中分娩时死亡占死亡总数的15.3%,7日龄以内死亡占43.7%。可见,仔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图2 仔猪死亡时间分布情况

2.3 仔猪死亡体质量分析(见图3)

仔猪初生重0.5 kg以下,哺乳期间死亡占死亡总数的80%以上,0.6~1.0 kg占13%,1.1 kg以上占6%。可见,仔猪初生重越小,死亡率越高。

图3 仔猪死亡体质量分布

2.4 仔猪出生死亡具体原因分析

2.4.1 出生过程中死亡

有些仔猪胎儿因脐带围绕颈部,造成死胎或生后即死;有些胎儿在产道内因黏膜破裂过早,缺氧窒息而死;近亲交配易造成先天不足或畸形,导致死亡;或因感染猪瘟、细小病毒病等,造成死胎或生后死亡。

2.4.2 代谢失常

仔猪生后表现正常,24 h后发生颤抖、萎靡、发出微弱的尖叫声、停止哺乳、转入昏迷而死亡,大多由于低血糖而致。经血糖测定,正常仔猪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糖含量为100~130 mg,低于60 mg,易造成死亡。正常仔猪每100毫升血液中乳酸为32~40 mg,死胎猪高达159 mg,据报道,每100毫升血液中乳酸超过70 mg,就会因乳酸浓度过高而使仔猪死亡。另外环境温度偏低或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活动,仔猪释放胰岛素的数量增加,体液失去平衡或造成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常会造成仔猪死亡。

2.4.3 仔猪下痢

因母猪奶水不足或过浓,乳汁突变或品质差,易造成下痢而死亡;新生仔猪铁的贮存量很少,乳汁中铁的含量很低,仔猪常因缺铁造成食欲减退、贫血、抵抗力下降、生长停滞,致下痢死亡。舍内卫生状况差,天气骤变或舍内潮湿,场内有传染性致痢的病史,没有严格消毒,仔猪易下痢死亡。仔猪补饲具有重要作用,不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特殊要求进行补饲,常引起仔猪下痢。

2.4.4 仔猪水肿

新生仔猪常因皮下水肿或浆液过多造成死亡,可能是溶血性大肠杆菌所致或因缺碘、血液中蛋白质过低而引起的。

S828.4+5

B

1004-5090(2017)10-0039-01

2017-07-18)

猜你喜欢

下痢初乳总数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仔猪下痢综合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