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产蛋鸡春季饲养管理技术

2017-12-27王冠杰王英华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9期
关键词:产蛋量产蛋率产蛋

王冠杰,王英华

(1.濮阳市饲草饲料站,河南 濮阳 457000;2.河南省畜牧局)

养鸡专栏

浅析产蛋鸡春季饲养管理技术

王冠杰1,王英华2

(1.濮阳市饲草饲料站,河南 濮阳 457000;2.河南省畜牧局)

春季开始由冷变暖,日照延长,是蛋鸡产蛋最旺盛的季节。这时要特别注意加强蛋鸡的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蛋鸡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需要,以发挥蛋鸡的最大产蛋量,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 加强营养

初产期与产蛋高峰期的鸡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来满足其自身生长与产蛋的需要,所以此阶段应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多种维生素,否则难以满足鸡的自身生长营养需要和产蛋需要。同时应配置足够的料槽和水槽,保证每只鸡都有适宜的位置采食,吃足饮足。

2 留心观察

每天早晚饲喂时要仔细观察鸡群的总体情况,包括采食情况、食欲、精神状况及粪便状况等,判断鸡群有无异常情况。

3 合理温度

春季由于温度低且昼夜温差变化大,如没有做好保温工作,将导致产蛋低下,禽产蛋的最佳温度为18~27℃,而且一定要避免温度大幅度波动,因此春季最好采取室内饲养的方式,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保持鸡舍的温度处于恒温状态。

4 光照管理

蛋鸡光照时间应稳定在16~16.5 h,建议早上5:00至6:00开灯,晚上9:00至10:00关灯,光照强度以10 Ix为宜;灯泡建议1~2 w擦拭1次,以保持光照强度。

5 降低应激

在蛋鸡养殖的整个过程中,发生应激的因素很多。应激频繁发生,一是人为因素,如防疫、断喙、转群、饲料更换等;二是客观因素,如春季气温反复无常、忽冷忽热、通风不良、密度过大、有害气体含量高、开产本身应激等使鸡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诱发各种疾病。生产上尽量采取一些措施减轻应激对鸡群造成的影响,饲养管理程序要规范,饲喂要定时,给水要充足,同时补充足够的多维,增强抗应激能力,喂料、捡蛋、清粪等工作等程序不可混乱,否则可导致产蛋量下降,甚至发病。

6 加强防疫

在蛋鸡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有科学的免疫程序,养殖户需要根据这些程序,并结合本场实际,进行规范免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蛋鸡的患病率,进而有效增加收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春季蛋鸡高发病主要有慢性呼吸道病、非典型新城疫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所以要定期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

7 做好预防

蛋鸡养殖过程中,疫病预防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预防性投药制度,不仅成本低疗程短,还能明显降低疫病发生率,增加养殖效益。可用黄芪多糖、板蓝根等中药提高免疫效果、预防病毒性疾病,添加维生素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等。

8 合理调整饲料

8.1 产蛋母鸡的发育规律

40周龄之前体质量增长较快,24~40周龄平均每日增重2~4 g;此后,增重速度相对平衡并稍有减缓。

8.2 产蛋期管理的目标

若产蛋高峰期体质量减轻,则说明蛋鸡体内的贮备动用过多,可能使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提前结束,因此产蛋期的管理要求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在产蛋高峰下降前采食量从不减少;二是确保鸡的体质量在产蛋期内从不下降。

8.3 科学补钙

产蛋高峰期间,鸡对钙的需要量增加,日粮中钙的含量应由日常的3%提高到4%,但日粮中钙的含量也不能过高,否则易影响鸡的食欲。

9 加强日常管理

春季来临,对环境卫生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洁净化,加强日常管理是提高蛋鸡产蛋量的前提。春季昼夜温差大,应加强防寒工作,注意天气变化,谨防鸡舍内气温剧烈下降。同时也要兼顾通风换气。进入春季中期,此时气温有所上升,鸡的产蛋率也有所提高。此期疾病少,要抓住时机,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产蛋率。进入春季中期后,气温稳步提高,鸡的生理机能更加旺盛,产蛋率也迅速提高。为此要在保持高产蛋率上下功夫,饲料要全价,各项管理制度要保持相对稳定,防止产生应激而降低鸡群产蛋率。3月份产蛋率若上不去,全年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饲养效益。进入春季后期,此时是鸡群生产最适宜的时期,预产期和产蛋高峰前期的鸡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来满足其产蛋和增重的需要。所以在这段时间里要适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否则难以满足鸡的营养需求。

S831.4

B

1004-5090(2017)10-0014-01

2017-07-20)

猜你喜欢

产蛋量产蛋率产蛋
鸡不“歇伏”提升产蛋量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南瓜喂蛋鸡可使产蛋量增加
蛋鸡饲料添砂效果好
产蛋目标
动物产蛋王
提高土鸡产蛋率的几种方法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影响蛋鸡产蛋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