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共建研究

2017-12-27于英慧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进校园校园文化校企

文/于英慧,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共建研究

文/于英慧,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职业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校企文化的融合共建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需要。做好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文章首先对企业文化进行综述,解析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现实意义,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将校企文化进行多角度对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渗透在企业的基本信念、共同理想、奋斗目标、价值观念、竞争意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反映在全体员工的思想精神风貌之中。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1、企业文化必须反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必须反映企业的基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员工的行动指南。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和企业体制改革的形势与要求,企业文化应该强化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知识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等现代意识。

2、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的思想活动,一般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是企业职工对企业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精心分析,全面归纳,反复推敲,从企业的宗旨、目标方向等方面进行概括提炼出来。

3、企业文化以人文本。即要确定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要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一切管理活动。一是要突出柔性管理。目标管理是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基层、到人的一种管理方式,它在监督和考评上更多的注重成果,而非过程,这就为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提高职工对工作的兴趣,本身就是为了发挥人的潜能,为此企业还可以采取工作岗位轮换等方式来实现此目标。

1 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现实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技术型人才,不是输送高级科研人才,教学上更突出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动手能力一定要强。所以,学生对未来要有明确的心理定位,就业时是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技术银领,要放得下架子。当前高职院校的校企联盟已经从招聘合作发展到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因此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校企发展趋势。

1.1 有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向职业能力的转化。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高职学生不仅要有基本的职业技能、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还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迁移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须主动适应企业文化的特点,相关企业的职业操守和行业规则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影响势必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向,为专业知识逐步向职业能力转化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当前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职业角色,满足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需要。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很难从课堂获得,如果校园文化很好的融合了企业文化,诸如演讲、设计、策划、实习等形式的校园活动能够弥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将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进行融合,能够加快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中的传播,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学习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从而为日后顺利地融入企业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1.3 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的下降,就业好坏直接决定高职院校生源的录取,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具鳌头,必须具有独特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在注重基础建设的同时,努力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优秀的校园教育文化,可以在校园中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具有正能量环境,能够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加快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在校企深入融合方面的建设、课程体系按照项目式进行建设等工作上的提升,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特色以及独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2 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办法

2.1 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校园制度文化

学校按照企业质量标准,按照ISO9001國际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要求,把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与校园文化制度相衔接,根据校企合作建立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审核机制,实行P-D-C-A管理循环,以企业、行业标准建立校园企业对接管理制度,实行以人为本理念,采取人性化教育,培养教师的大师精神和工匠精神,增强职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新型校企合作。

2.2 引入企业文化元素,创新行为文化

学校积极引入企业文化元素,通过开展讲座等多种活动,实现商业文化与校园活动的对接,拓宽学生企业文化视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做到毕业生“职业道德优、基础知识宽、专业技术精、动手能力强、成才通道广、发展后劲足”。 引入优秀企业家进校园,定期讲座制度,企业家作为创新创业的成功典范,是学子们心中的精神偶像。企业家走进大学校园,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面向广大师生,讲创业故事,做创业报告;在图书馆的创客空间,和大学生聊人生谈梦想,无疑会在学子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在这个活动中,举办方将企业家进校园做为一个重头戏,在大学图书馆开设真人图书馆,创新性地将企业家借阅给读者。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可以称得上一本厚重又精彩的书,可以一读再读。引入优秀企业文化案例,编入课本。这个时代,是充分开放的时代,优秀的企业文化案例是高校学子们最乐于接受的形式。将国内外优秀的企业文化案例进行了汇总,形成案例读本,供大学生学习。使大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通过企业文献对企业文化进行了解,这种载体持久、便利、润物无声,是企业文化进校园的基础通路。

2.3 企业人力资源招聘进校园

企业文化进校园,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之间搭建一个顺畅的通路。企业人力资源招聘进校园,首先要向毕业生宣讲自己的企业文化,再从认同本公司价值观的毕业生中进行择优录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招聘成本最低,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最高。

综上所述,基于对职业高校校园文化的调查研究,切入学校企业之间文化的结合点,大国工匠精神引领职业高校校园文化的风向标,将校企文化建设打造成职业高校立足社会的软实力和新竞争力,以适应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

于英慧(1972—),男(汉族),吉林省九台人。研究生学历,讲师,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建筑经济系副主任。

猜你喜欢

进校园校园文化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