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垂千古的商鞅

2017-12-26

醒狮国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秦孝公魏王商鞅

商鞅的籍贯是春秋小国卫国,叫卫鞅。但他不是一般的卫国人,商鞅成为法家代表人物,絕非偶然。他从小就对法律专业特别有兴趣,那个时代叫刑名之学。后来做了魏国丞相公叔痤的家臣。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公孙痤有一双识人慧眼,他病倒不起的时候,魏惠王来探望他,问道:“您的病这样严重,万一不测,国家应托付给谁呢?”

公叔痤:“臣有一个家臣叫公孙鞅,年龄不大,才能非凡,真的是国家栋梁,希望大王将整个国家托付给他管理。”

魏王干笑几声,心想一个小小家臣哪里会有这么大的本事?公叔痤见魏王不以为然,连忙让左右退下,和魏王单独谈话:“大王如果不用公孙鞅,那就一定杀掉他,千万不能让他出境,他到了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一定会成为魏国的劲敌。”

魏王答应一声便离去了。

公叔痤又连忙召来商鞅,对他说:“今天大王问我谁可以继承我的相位,我推荐了你,但大王不以为然。作为臣子,要首先考虑大王的利益,因此对大王说,您如果不用公孙鞅,就应该赶紧杀掉他,否者他出境去了其他国家,一定成为魏国的心腹之患。大王已经答应了我。我不忍心看你被杀,赶紧逃命去吧!”

不料商鞅不慌不忙地说:“主人不必为我担忧。大王不能采纳您的意见使用我,又怎能采纳您的意见杀掉我?”

魏王果然对左右说:“公叔痤真是荒唐,竟然让我将国家托付给他的一个家臣!”

不久公叔痤去世,恰好这时秦孝公为了秦国的扩张,满天下招揽人才,他立刻去了秦国。到了秦国,商鞅走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后门,见到秦孝公。商鞅头两次见孝公,先是一步步地试探。第一次谈王道,尧舜禹三代大圣人的治国之道,主张以德治国,是儒家的政治理想,孝公听得直打瞌睡。第二次谈霸道,春秋霸主用武力威行天下,以力服人那一套,孝公听着有点意思了。但还没有下决心起用商鞅。第三次商鞅就大谈强国之术,这已经是不择手段地推行强权政治,搞军国主义,吞并天下。孝公这回听得如醉如痴,二人相对而坐,促膝而谈。

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商鞅登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他一上来就劝孝公赶紧变法。孝公开始有些疑虑,怕变法一意孤行,遭到天下人非议。商鞅立刻慷慨激昂地指出:“您要懂得这个道理,高人做事,肯定要遭人非议。”

商鞅由此提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学非常著名的一个原理:“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今天看来,这个思想暴露了法家绝对地反民主,完全剥夺了老百姓的政治权利,但在当时,民主自然无从谈起,从政治策略、行政效率的角度看,好像也不是全无道理,儒家的孔夫子不是也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吗!

秦孝公封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商鞅变法,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商鞅变法前后搞了两轮,主要的改革措施有七条:

第一,撤镇设县,中央集权

这是商鞅的行政改革。他将小乡镇合并为县,设立县一级行政机构,由中央直接委任县级行政长官和军事将领。这个举措把全国的政权、兵权都集中到中央,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就是以商鞅的这个改革为样板。

第二,发展农业,打击商业。

这是商鞅的经济改革。为了发展农业。商鞅制订了两条重大举措:一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荒地自由开垦,一律平等地收取赋税。二是鼓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商鞅这个经济主张意义非同寻常,他实际上开创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小农自然经济,这个经济模式为两千年的封建政治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发展农业的同时,就是打击商业。商鞅命令对商人大幅度增收税赋,例如市场酒肉税比成本要高十倍。商人破产的,全家罚为奴隶。

商鞅为什么推行发展农业,打击商业的国家发展战略?除了经济的原因外,也有政治方面的考虑。他认为农民一家一户固定在一块土地上,比较好管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必然使农民产生封闭、保守、麻木、守土为安的心理,这对社会稳定大有好处。而商人就不同了,他们四处流动做买卖,难于管理;他们信息灵光,思想活跃,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严加控制。

第三,奖励军功,打击私斗。

这是商鞅的军事改革。有军功者,重重封赏,窝里斗的,严加惩罚。战争中斩得敌人一个首级,赏给爵位一级或委任享受五十石俸禄的官,斩得两个首级,奖励加倍。

第四,建立保甲,推行连坐。

这是商鞅的社会改革。商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网络严密的保甲制。这个制度命令百姓或十家为一保,或五家为一保,一保之中必须互相监视乃至互相检举揭发。有人犯法,不告发者处以死刑,告发者升爵一级。藏匿犯法者处死抄家。旅客住宿必须有官方发的凭证,相当于我们前些年的介绍信和今天的身份证。如果收留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旅馆老板就要受到严厉惩罚。

第五,轻罪重罚,严刑峻法。

这是商鞅的法律改革。商鞅公开主张轻罪重罚,他的理由是所谓“以刑去刑”,原话是这样说的:“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犯重罪的人极少,杀人抢银行搞政变的案件毕竟极少发生,大多数案件都是鸡鸣狗盗的小勾当。如果轻罪也重重惩罚,那么民众连轻罪都不敢犯,就更不敢犯重罪了。这就叫做“以刑去刑”。

商鞅甚至主张:“王者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商君书·开塞》),意思是人在尚未犯法将要犯法时,就应对他加以刑罚。

商鞅的这个逻辑显然把民众当做奴隶一样摆布。他的具体设计十分苛刻,十分严酷。例如对盗窃牛马的人判处死刑,在路旁随便扔垃圾要重重责罚,甚至连走路步子迈的太大也要受刑。

第六,迁移首都,革除陋习。

在商鞅的建议下,秦王把都城迁到咸阳,也就是今天西安的附近。

咸阳地处秦国中心,靠近渭河,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做首都非常合适。秦国地处西部边远地区,有很多陈规陋习,不利于秦国的进步。商鞅坚决革除这些陈规陋习,要求秦人学习中原的先进文明,这也为秦国迈入当时的发达国家行列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七,统一度量衡。

这显然也是建立统一国家、发展经济、稳定政治的重大举措。

秦始皇吞并六国后统一度量衡,显然是延续了商鞅的改革。

十年,成果辉煌,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商鞅变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变法把秦国从一个边远地区的充满危机的弱国,一下子变成了超级大国,战国七雄之首,并且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只此一点,商鞅变法就可以名垂千古。

但是,下期我们谈商鞅变法存在着严重的局限和致命的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秦孝公魏王商鞅
三人成虎
如何看待谎言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三人成虎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