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12-26姜颖杨纪荣胡克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2期
关键词:应用性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姜颖+杨纪荣+胡克平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阵地。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在教学中,存在重点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探索、传统性与现代化结合、理论性与应用性结合等问题。哪些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材料,哪些方法最能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意教育的目的,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应用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这些都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亟须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内容;教学方法;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222-02

一、關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重点的问题

教学重点包括教学目标的重点和教学内容的重点两个方面。

1.情意教育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按照三维目标分类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一是传授知识,二是提升技能,三是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三者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分工不同,历史文化知识是提高技能和进行情意教育的基础,并且在中学大多学过,所以,在教学中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技能主要包括文学艺术作品鉴赏、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析等方面,通过鉴赏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通过体验和评析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增强文化自信,因此,技能教育是中层目标。情意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认同感,形成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深厚的伦理观念,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素质,表面看虚,但实际上它关涉到学生深层次的人格塑造和灵魂触动问题,因此说,情意教育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和归宿点。

2.精神财富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人文精神是一种与科学、实用、理性相对,具有感性、理想、充满情怀的素质,与物质财富相比,它更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重点要进行精神财富教育。一方面,可以参考习主席的四个“讲清楚”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一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二是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另一方面,要区分不同精神财富的作用及主次,比如,哲学重在培养“三观”,汲取先哲们的人生智慧;文学艺术重在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教育与科技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军事重在增长智谋;评析以及中外文化比较重在明辨是非和扬弃……这些方面都很重要,但按照“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的理念,我们认为,古代社会思想和伦理道德是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它们真正能起到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同、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的作用。

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方法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第一,因为课程的非专业性和应用性差等特点而被学生忽视;第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调,学生被动学习;第三,教学注重历史忽视现实,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总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少涉及知识迁移和应用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这成为教学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信息化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1.混合式教学模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目前教学改革的潮流,它是将多种学习要素,如学习媒体、学习模式、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有机组合,优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者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效率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主体、课堂中心、学生被动学习、考试决定胜负的教学格局,实现了学生主体,课前课中与课后、教师与学生、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能够真正做到翻转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按照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可以采用三段五步教学法,即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将自学检测、教师重点讲解和学生研讨交流有机结合在一起,课后学生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强化学习,最终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良好教学循环。

2.信息化确保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正常运行。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自主学习不仅需要有大量的学习资料可供参考,而且需要有学生自主活动平台,以及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渠道。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行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不仅具有资料丰富且更新快、查找方便及时、图文声色并茂、形象生动等特点,而且在其基础上开发研制的现代网络教学平台还具有储备教学资料、进行教学研讨、进行生生和师生沟通交流等功能。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学平台,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自主学习材料,还可以进行布置和批阅作业、在线进行学习检测、教学调研和研讨等活动。当然,在利用信息化为教学服务过程中,教师要担当起策划者、引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不仅要根据教学需要,提前为学生准备必要的自学指导,而且还要及时布置作业和发布通知,以任务驱动和兴趣引导等方式,督促学生学习。

3.多种教学方法助推学生学习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同样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体验性教学等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某部分教学任务的学习方式,比如授课,小组成员分别完成资料搜集、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讲解、答疑、检测等教学环节;研究性学习是以项目为引导的学习方法,学生可通过个人或集体的能力,完成研究项目;以案例为教学点,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增强教学的趣味;体验性教学主要在于传统技能训练、角色扮演、历史穿越等方面。此外,视频教学、播客、辩论、知识竞赛、阅读交流等方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用性的建议

1.体验性教学。组织学生成立书法、绘画、插花、茶艺、太极拳、戏剧表演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组织辩论赛、朗诵比赛和扮演古代先贤名哲,让学生在阅读经典和追溯历史中感悟成长。

2.社会性教学。组织学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和人生智谋,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融会贯通,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每一专题教学中,搜集现实社会存在的热点问题,设计题目,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在了解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探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异同,并利用古代思想为现实社会出谋划策,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联结点的目的。

3.伦理性教学。以“践行传统文化,从我做起”为主题,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到中华传统美德实践活动中。首先让学生查找自身存在的与中华传统文化美德不相符合的地方,然后制定方案,有计划地进行改进;让学生在孝敬老人、友爱同学、帮助他人等方面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向社区,帮助解决社区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学雷锋活动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2.

[2]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

[3]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Z].2014-02-24.

[4]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Z].2014-03-27.

猜你喜欢

应用性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TD-LTE无线通信系统在核电应用性探讨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人的行为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重视学校结核病暴发的应用性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