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预防医学PBL教学模式的教学心得

2017-12-26耿珊珊李小婷胡春艳钟才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2期
关键词:预防医学PBL教学模式教学

耿珊珊+李小婷+胡春艳+钟才云

摘要: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法,近年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PBL教学法利用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学习者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各种问题,学习问题中隐含的科学知识,促进问题的解决,加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笔者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PBL具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交流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查找文献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向小组中其他同学学习、引发对社会人文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等优点。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预防医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173-02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一种新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导学习,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1]。自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以来,在全球有1700余所医学院校采用,是西方医学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PBL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目前已从医学领域走向其他学科教育领域[2,3,4]。笔者自2014参加学校组织的PBL导师培训并得到认证后,一直参加PBL的教学和案例编写工作,通过3年的实践及和同学的交流,总结了如下的心得体会。

一、PBL教学模式的优点

1.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同学们从以往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到自主学习。在PBL课堂中,首先要发现问题,可以根据案例所提供的线索,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找到问题;其次要凝练问题,学会对所提问题进行凝练,问题应与公共卫生知识和当前现实密切相关,有明确的主题,同时具备一定的难度,再在课后有目的地查找;再次要解决问题,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需要在课后寻找答案,查阅教材、书籍等,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讨论问题和解答,有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可以加深对有些问题的思考。其实,同学们都有着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只是在长期的填鸭式教育中,逐渐丧失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PBL教学则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使其从自身出发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被动学习转变成学习的主人。

2.增强学生的交流和组织能力。在PBL课堂上每个参与的同学有不同的职责,如主席需要掌控时间,调动讨论的气氛,整理和引导讨论问题的逻辑顺序;记录员则不仅是简单的记录,还需对相关知识提前做准备,熟悉专业的词组,才能从同学们的讨论中将关键点凝练出来并记录下来,且记录员也需要参与讨论,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同学都需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席也会有意识地请发言较少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性格内向的同学逐渐有了在集体中发言的胆量,最后还主动要求承担主席的职责,交流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讨论中,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反驳,学会并敢于问“为什么”,提升思考和辩论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提高查找文献资料的能力。虽然以前也学习过文献检索,但只是为了完成课程的考试任务,没有为解决一个面临的问题而主动应用过。而PBL课后需要同学们在课后自我寻求答案,离不开对文献资料的查找。常用的文献来源有图书馆的纸质版的书籍,经过此次过程,还了解了图书的编码、位置,并能指导别的同学一起查找;在期刊文献的查找方面,同学们知道了数据库、文献的权威性、文献的整理和引用等知识。

4.向小组中其他同学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与同学们近距离的讨论中,总能发现一些同学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如在一次案例讨论中,小组中有位同学擅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思路和问题,他也很乐意向同学们介绍并展示,其他组员在感受了之后觉得自己以后也可以学习并使用;有些同学知识面很广,平时注意观察周围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人、事、物,在讨论时往往也会有自己的一些观点,有些同学也受到启发,表示需要多关注一些专业书本外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阅历。

5.引发对社会人文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许多在校大学生往往一心读书,或专注于社团活动、交友,对社会、医疗问题缺乏关注。在公共卫生PBL的案例中,我们会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社会人文问题,如养老、二胎政策、空巢老人、医疗纠纷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同学反映在此之前都没有深思过这些很现实的问题,而课程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机会和讨论的平台。

二、PBL教学不足之处

1.理论教学课时被压缩。同学们反映有些知识难点还是希望得到老师课堂上详细的讲解,有些经验性的知识可以直接从老师那获取,这样有利于掌握完整的医学基础理论,夯实基础知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还需要组织专业任课教师对理论教学的大纲进行重新梳理,将必须在课堂上由老师讲解后才能很好理解的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PBL教学课时学时。

2.同学的厌学心理。同学经历了几次PBL课程之后,对流程很熟悉,也没有了最初的新鲜感,但同时还要承受课程所带来的课后作业和压力,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摸索、整理,因此有些同学会产生厌学心理。还有的同学觉得这种学习模式目标不明确,效率不高,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逐渐丧失探究的兴致,这些需要指导老师的及时疏导,并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增加案例库的更新。

3.案例编写套路化。同学们接触了案例之后,也会反映案例在情节设置上雷同,特别是案例本身想引导同学们发现的人文问题都很类似。因此,在编写案例时可以根据预防医学的特色,设置一些疾病预防相关情节。我们所指导的学生主要是预防医学专业四年级的本科生,已经学习过医学知识并在临床实习过,也开始了部分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人生阅历也在不断增长,对一些人文社会问题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所以在编写案例时可以设置更多的线索引导同学们去发现并解决专业知识,并带有一定难度。小组汇报的展现形式可以鼓励多样化,除了多媒体演示、书面报告、口头报告、海报制作等,还可以角色扮演、录制视频、社会调查、微信推送等,这样既扩展了同学们的眼界,也提高其了参与课程的兴趣。

4.评价方式有待商榷。目前,我们的评价方法是过程评分和卷面考试相结合,在最后的卷面考试中,学生们用PBL课堂学习的思路发现并解决试卷所提供案例中的问题,但同学们还是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注重卷面成绩,对其在PBL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其他能力如自学、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无法评价,为了应对卷面考试,他们仍然去复习专业书本,对知识点进行背诵,和传统教学无异。

总体看来,PBL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为引导,以案例讨论相辅助,以问题鼓励学生学习的方式,在师生中的反映都是非常积极的,得到了师生的广泛支持。要将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并合理运用,取长补短,才能服务于教学,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增强学生交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曉阳,李益,廖虎,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0,9(4):439-442.

[2]刘凤云.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PBL教学法在《鸦片战争》中的运用为例[J].考试周刊,2012,(94):125-126.

[3]孟妍.PBL教学法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1):19-22.

[4]刘欣,曾勇民.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2,(91):119-120.

猜你喜欢

预防医学PBL教学模式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PBL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