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工匠培训与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7-12-26范安平贺法昌张悠悠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2期
关键词:行业发展解决途径

范安平+贺法昌+张悠悠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舟山市展茅街道五匠工为例,介绍了传统工匠的发展和培训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成果对传统工匠行业的发展、职业道德的树立以及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關键词:传统工匠;行业发展;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071-02

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位于舟山本岛的东北端,境内陆域面积33.45平方千米。目前下辖6个渔农村社区(村),16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约2.35万。展茅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区,绝大部分农民无田可以耕种。为了养家糊口谋生计,唯一的出路就是学手艺。手工艺与农业生产、渔业生产和人们日常必需品息息相关,不可或缺。建房、造船、农具、家具的添置,大量的竹制品的编制与修理、做坟、石料开采与铺设,都离不开百作手艺的工匠们来完成。展茅手工业历史悠久,工匠繁多,泥水、木匠、石匠、船匠、铁匠包括新生代的管道工、电工、油漆工等等。因此,展茅既是“百作手艺之乡”,又被称作“五匠之乡”。作为展茅街道的特色,也是众多老百姓养家糊口的手艺,五匠行业的发展及其培训工作一直以来是街道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工匠培训与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展茅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自1996年建校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针对展茅五匠特色,开展了五匠工培训,包括木匠、泥水匠、管道工、油漆工和水电工等项目,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目前,展茅从事五匠工约3000人,约占当地人口的13%。这些人成为了建设美丽舟山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传统思想的转变,传统工匠培训和行业发展遇到了诸多问题[1],主要表现在:

1.愿意从事工匠职业的人员越来越少,呈现出后继乏人的趋势。传统五匠均为体力劳动,工作辛苦,并有技艺要求。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平时生活比较安逸的年轻人,鲜有人愿意从事此类手工艺劳动。

2.守旧思想严重,传统技能更新意愿不够强烈。目前展茅街道五匠从业者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一般为初中文化水平。所掌握技艺也大都是通过师傅传帮带,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此,导致这些手艺人学习新技能的能力较弱,欲望也不够强烈,觉得守住现有手艺就够了。

3.工匠们组织性不强,以散工做零活为主。展茅街道虽然成立了“五匠党支部”和“五匠协会”,但目前发挥作用很有限,主要是组织党员活动和协会联谊为主。工匠们主要靠熟人介绍工作、个人单打独斗为主。收入和各方面保障都十分有限。

4.缺乏品牌效应,社会知晓度下降。由于缺乏组织性,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加上新技能更新跟不上,导致展茅五匠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可度远不如从前。

传统工匠手艺是展茅的特色,而以上这些问题是制约展茅五匠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打造展茅新型五匠工,提高广大五匠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实用技能,是培育一支新型农民队伍的迫切需求。

二、解决途径

以全面提高展茅五匠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以“两标准”(技能标准和职业道德标准)、“两意识”(安全操作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为主线,树立“展茅现代五匠”品牌。

1.大力培育五匠接班人。在展茅中心学校建设“小五匠”基地,开设《现代小五匠》校本课程,邀请有经验的老“五匠”师傅担任教师。成立“小五匠工作室”、“小五匠实操室”,提高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五匠文化的影响,继承和发扬展茅前辈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的感情,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展茅的百作手艺,让“五匠之乡”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

2.通过展茅公民素质讲习所,加强五匠工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1)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对3000多名五匠工分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人人接受职业道德课的教育,使展茅五匠工成为全市五匠工队伍中职业道德修养的表率。(2)通过挖掘,收集展茅五匠工职业道德正面案例,进行宣传报道,并逐年积累案例,届时汇编成册。充分展示展茅五匠馆传统文化,弘扬展茅五匠传统文化,传播展茅五匠社会正能量,以树立展茅五匠工职业道德的优秀形象。(3)在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支持下,每年开展五匠工职业道德标兵评选活动,把展茅最优秀的、职业道德表现最好的五匠工挖掘出来,树立职业道德典型形象,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传播社会主义道德正能量。

3.强化展茅五匠党支部、五匠协会职能,加强展茅五匠队伍建设。(1)以五匠培训为主线,通过网络联络,密切联系五匠技术带头人、密切联系五匠组织,实现五匠技能升华。全体成校教师分头落实,进行实地走访,如实掌握展茅五匠作业人员中的所有包工头人数,并对他们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展茅包工头综合素质。在展茅五匠党支部和五匠协会的领导下,要求包工头持证上岗,规范展茅包工头队伍建设。以良好形象带领好每一支施工队伍,以树立展茅五匠工的最佳形象。(2)通过五匠协会每年开展展茅五匠技能比武工作,把展茅五匠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以点带面,鼓励先进,树立榜样,使展茅五匠工技能精益求精。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3)以五匠协会为依托,在已有学徒制基础上[2],成校对已培训并取得五匠工实用技能证书的人员,分批组织等级技能提高培训班,培养五匠技师人才,使更多的五匠工掌握精湛的技术。此外,邀请省内外同领域专家能手来展茅授课,传授新理念和新知识,开阔当地传统工匠的视野。

4.建立展茅五匠工培训基地和“展茅现代五匠”工作室。(1)开展技能培训就是重点掌握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因此,培训基地的建设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前置条件。建立展茅五匠工培训基地,使培训学员既能得到理论知识的升华,又能得到实际操作的指导[3]。通过展茅五匠协会,进一步了解展茅所有五匠工的前期培训情况,对尚未参加培训的五匠工,全部组织起来进行五匠工实用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通过普陀区人社保局考取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创建“展茅现代五匠”工作室,并设立专用电话,专门负责现代五匠的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师徒结对、现代五匠业务介绍等工作。建立新农村建设中“展茅现代五匠”带头人和五匠工的资料库,充分发挥“展茅现代五匠”带头人在五匠从业、创业中的带头作用。

以上措施,分别从五匠接班人培养、职业道德树立、新技能培训以及基础保障和服务等方面,对展茅五匠培训与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从目前情况来看基本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五匠工身上体现了展茅人民用心经营、精益求精、追求卓业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而且要发扬光大。展茅成校作为五匠工培训的服务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钻研,为进一步推进五匠工培训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晓翠,李东艳.谈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提升农民教育培训效果[J].农民科技培训,2013,(12):18-19.

[2]高慧敏,杨述.民族地区成人学习组织形式的创新——云南大理新华村手工艺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114-117.

[3]王荣.如何提升企业员工培训效果[J].企业研究,2012,(2):102-103.

猜你喜欢

行业发展解决途径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中小城市心理咨询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关于福山区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