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人妇女话语权缺失的一面镜子

2017-12-26汪悦周行沈春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2期

汪悦+周行+沈春华

摘要:《外婆的日用家当》是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的早期作品,这篇小说中的人物麦吉(Maggie)是一个话语极少的人,除了少数几个简单句子外,最明显的就是单音节词“Uhnnnh”的反复使用,这种类似于动物语言的有限表达,有着丰富的内涵,揭示了沃克笔下黑人妇女低下卑微的生活状态以及黑人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关键词:《外婆的日用家当》;单音节词“Uhnnnh”;语用内涵;黑人妇女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053-02

一、前言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的早期作品,收录在她的《爱情与烦恼:黑人妇女的故事》(1973)一书中。这篇小说的写作时期正值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高涨的时期。即便如此,美国黑人仍饱受歧视,尤其是黑人女性,要承受来自白人和黑人男性的双重压迫。《外婆的日用家當》中,麦吉(Maggie)和姐姐迪伊(Dee)处在两个极端,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迪伊外放而勇敢,麦吉怯懦而卑微。从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中发现:麦吉作为其中的主角之一,总共只说了两句完整的话,而单音节词“Uhnnnh”——这种类似于动物语言的词的多次出现,则引申出黑人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及黑人妇女低下卑微的生存状态。

二、《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单音节词“Uhnnnh”的语用分析

所谓语用意义,又称言语意义,即语言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引申的、临时的、隐含的意义。基于此,麦吉的单音节词“Uhnnnh”在不同的语境中显示出了不同的意义,也即它的语用意,下面我们具体分析“Uhnnnh”在小说中的不同内涵。

“Uhnnnh”的第一次出现:看到姐姐迪伊的男朋友。“I hear Maggie suck in her breath.‘Uhnnnhis what it sounds like.”我们来分析麦吉为何作此反应。首先,麦吉作为一名黑人少女,在当时对成年男性抱有着一种恐惧、排斥的心理,“Uhnnnh”在这里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惊恐;其次,文章开篇就交代了麦吉怯弱自卑的性格,因而麦吉的反应在情理之中;最后,联系全文来看,麦吉话语颇少,仅有的两句完整的话也不能充分表达其意思,透露出其胆怯,暗示出她作为黑人女性话语权被剥夺,长期压抑、悲惨的生活状态。

“Uhnnnh”的第二次出现,“Like when you see the wriggling end of a snake just in front of your foot on the road.”给麦吉的表现染上了贬义。“Uhnnnh”再次出现,这里看作是第一次的重复,呼应前句的描述。我们知道,人作为高级动物,与其他动物有着本质区别,而原文中Maggie所发出的“Uhnnnh”,我们甚至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即“动物语言”),是由于麦吉受到了刺激而产生的,丧失了人类语言的特征。由此可见,作者将麦吉的“Uhnnnh”描述成了一种类似“动物语言”的表达,独具匠心;又体现出其在长期受到压迫下怯懦反抗的声音,引起读者对黑人妇女深刻的同情和心酸。而且,纵观全文,我们不止一次发现母亲将小女儿麦吉的行为用动物作比,不排除这只是作者写作风格的原因,但这绝非单纯的巧合,或多或少带有某种渲染色彩。例如“a lime animal”、“a snake”等无一不暗含贬义而又十分贴切人物性格特点。我们可以从中读出讽刺的意味,麦吉并非动物,她是一名黑人女孩,而她的反应和行为却如动物一般;以小见大,不只是麦吉,还有更多的黑人女性,即便是在黑人民权运动高涨的情况下,在当时也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生存状态可见一斑。

“Uhnnnh”的第三次出现:看到迪伊的着装打扮和发型。作者将目光转向姐姐迪伊。“A dress so loud it hurts my eyes.”这句借母亲之口引出下文对迪伊夸张前卫装扮的描述——颜色明亮、松垮且裸露的裙子以及金光闪闪的首饰。这是姐姐迪伊在文中首次精彩亮相,充分凸显了一个在黑人族裔中与众不同、追求潮流前卫的黑人女性形象。从这个角度,对于从未见过“世面”的黑人少女麦吉来说,姐姐是多么的胆大妄为却又令人羡慕。再往深究,就能发现,这股在白人“世界”掀起的黑人族裔文化潮流,事实上代表着黑人族裔文化的复兴之波,表现出作者对继承族裔文化的重视。回归正题,麦吉为什么又一次发出同样的声音呢?吃惊必然是有,可能还有恐惧、担心和羡慕的复杂情绪夹杂在里面。

“Uhnnnh”的第四次出现:听到Asalamalakim(迪伊的黑人男性朋友)对她母亲说“there you are(你也只能说到那儿了)”。对于母亲追溯黑人家庭族谱只追溯了一小部分,Asalamalakim表示出一种轻蔑的态度。麦吉在这里的反应是在为母亲辩解、抱不平。文中谈到,母亲甚至可以追溯到美国内战时期,是因为迪伊感到无聊而停止了追溯。因此,麦吉的“Uhnnnh”在此处带有一种反抗的情绪。最终还是母亲站出来说出了反抗的心声:“There I was not”。这里“Uhnnnh”还表达出一种欲言又止的状态,想又不敢,从中我们可以推测出麦吉这样的黑人女孩在丧失话语权的情况下,内心仍有一丝反抗的意识,需要觉醒和鼓励,这也是这里的“Uhnnnh”和第一次出现时的重要不同点。

三、小结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麦吉的“Uhnnnh”看似简单,但却含义深刻,它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语气词来表达人物的心情状态和性格特征,更是一个隐含意义丰富的词。其含义都是由文中的“语境”赋予的。“Uhnnnh”的多次出现,先是表达了麦吉由对姐姐迪伊的男朋友即陌生男性的恐惧;继而对迪伊的着装打扮的惊讶;最后是为了维护母亲而表达出的一种反抗,虽是简单的发音,但却也暗含着麦吉情绪的逐步发展和自我意识的慢慢觉醒。麦吉虽麻木不仁,到最后也有了觉醒的迹象,传达出作者对社会和国家的希冀,以及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在文学创作中强烈的政治诉求——打破传统的男权统治的权力结构、政治秩序,构建平等的人类社会”。

本文通过对“Uhnnnh”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语用意义的分析,得出了文中人物麦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并从中窥探到黑人女性悲惨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渴求自由平等的内心世界的主题,同时也传递出了作者对打破男权主义、获得妇女平等的美好希冀,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本篇课文,还能从中体现出艾丽斯·沃克语言描述的精细与微妙之处,更能深刻地了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及黑人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汉熙.高级英语(第一册)[M].第3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33-144.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正林,张名高.高级英语精读精解(第一册)[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143-163.

[4]王秋玲.艾丽丝·沃克《紫色》探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