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玲听”中享受,在享受中聆听

2017-12-26柯玲

上海采风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牛津母校民俗

柯玲

在《上海采风》上开专栏,就像在大都市里拥有了一方自留地,颇有豪奢之感!面积未必大,但能尽享耕耘之乐,亲手松土犁地播种施肥,目睹苗长苗壮花开籽圆,尽享田野采风之趣。

“玲听”专栏已历时四载零六个月,凡五十六篇,每月一作,已然成为本人的一种生活节律,一种写作惯性。因而要说“玲听”中的享受,第一便是“定期作业”的幸福感。每月一篇,认真准备,按时提交。这种类似学生时代的节奏,对我来说有着青春的记忆和印迹。在写作和研究的路上,我愿意永远当一名学生。

第二是享受“玲听”的形成过程。“玲听”并不都是用耳朵,更多是用心,甚至用灵魂。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小感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有时像个贪婪的采撷者,有时是勤劳的发掘者,最享受的是当理性的思想者。我享受“玲听”中的所有见闻与发现,犹如农人眼中:五谷丰登固然可喜,枯枝败叶亦有其用。“玲听”常在情与理之间徜徉,有关牛津的篇章,跨文化比较常常是情不自禁,而牛津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我自己所遇到的件件桩桩,无不关联着我所亲历的点点滴滴,加上回忆自带的美化功能,讓“玲听”的成文中充满了美感享受。

第三是享受“玲听”的咀嚼。我不爱临时抱佛脚,学生时代就从不拖拉。“月作”玲听,月初交稿,但基本都是月中再经半月修改。相比于初稿完成时的快乐,我更享受那半月的玩味与修改。这其实是一种咀嚼和回味,当年老师教导“文章不厌百回改”,到“玲听”时方有了切身体会,因而每月乐此不疲。修改是检视,是矫正,是把玩,是欣赏,当然偶尔也有削足适履的苦痛(毕竟专栏篇幅有限)。而且多次把玩的结果,常常使得初稿与终稿判若两人。不喜欢搞文字游戏,但却享受游戏于文字之间,在咀嚼回味中享受文字的精华,学中文的以此为生或许亦为正果。但“玲听”毕竟不是音像实录,能够引起读者关注和一点理性的文化反思,乃是我的奢望。所以,写作中常以科研的态度待之,或反复求证,或纵横对比,或逻辑推演,因而有了发现往往喜不自胜,自个儿十分享受这种让学术带有情感温度的研究和表达方式,深刻认识到深入浅出绝非简单易行之事。

当然,专栏刊出以后,作业便不再仅仅属于自己,就像作文交出去等待老师的批语。被其他杂志转载,被人大报刊资料全文复印,接到读者来信无论是褒是贬,是大拇哥朝上还是朝下,我都会以虔诚的心去聆听、关注。当然,还有默默审视“玲听”的师友,他们默不作声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看法。一次偶然,与母校老师通电话,老师说,“你的‘玲听我每篇都看,文笔越来越老道了,用意却比较隐蔽,每一篇都有那么一点意思。”隐蔽的用心被老师一语道破,让学生既惶恐又开心,也很感动!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学生舞文弄墨,对于他们或许也是一种享受吧。

采风推出微信公众号以后,“玲听”如同登高而招,声名远播。于我而言,似乎看作业、批作业的人一下子多起来了。令人称奇的是,新作刊出第一反应常常是来自数万里之遥的英伦。牛津的同事说,“因为追看你的文章,我关注了《上海采风》”。牛人的反馈来得迅速,批评也比较委婉,某篇刊出后,他们有时会说,“以后结集出版时这个地方补充一下” ,那定然是发现了文中有不够严谨需要修正的细节。我特别享受这种直接而又中肯的“批语”!

埋头耕种的耳畔,也不时会飘过一些意外的回音。读高三的姨侄说,在《作文与考试》上看到了他大姨的《牛津乞丐也读书》;南京的姨母说,在《半月谈》上看到过转载的“玲听”;一位同门说,在人大复印资料中看到《卫生与文明之关系》了。尤为有趣的是,关于广场舞的话题刚开篇,竟然有位“黑哥”在公众号留下一曲《玉交枝·大妈广场舞》;一篇涉及母校的文字,竟然被当年的一位中学同窗看到,留言“读着文章回到了母校”;《牛津民俗中的生态平衡》的结尾,我随意一问“平衡是人类文化的常态,平衡方能维稳,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天地之秤的平衡点何在?秤砣秤杆又各是什么?”不料年届八旬的王士均老先生给我写了满满两页稿纸来回答这个问题,可惜老先生今已离世……诸如此类意外聆听到的回音,让我惊喜,让我莫名感动。

“结集出版”本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竟能很快变成现实。东华大学科研处通知申报2017年人文社科出版基金,我便顺手将几年来关于牛津的50篇“玲听”打包、整理、稍事修饰,取名《牛津民俗沉思录》,交了出去,参加严格的匿名外审,结果竟然荣幸地列入学校第一批出版计划。自留地的小菜园中竟然长出了一株学术之树,园丁的喜悦自不待言!

在“玲听”中享受,在享受中聆听,希望我的“玲听”也能给您带来一份享受!endprint

猜你喜欢

牛津母校民俗
告别母校
致母校的一封信
母校情结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宅假期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烧烤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