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牙木露地有机栽培新技术

2017-12-26谢永刚

中国蔬菜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叶芽露地栽培起苗

谢永刚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 115009)

龙牙木露地有机栽培新技术

谢永刚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 115009)

采用套袋技术进行刺嫩芽露地有机栽培,生产的嫩芽叶柄纤维含量少,保持了叶芽鲜香脆嫩,从而提高单芽质量和品质。

龙牙楤木〔Aralia elata(Miq.)Seem.〕又名刺嫩芽、辽东楤木,五加科楤木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其楤芽为东北地区特产山野菜,由于富含大量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及果酸而成为食品工业和高级冲剂的主要原料,为驰名中外的“名菜良药”。据不完全统计,刺嫩芽在辽宁营口地区的露地栽培面积约6.7 hm2(100亩)。随着露地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刺嫩芽进行有机生产比单一种植玉米等作物经济效益高,且与刺五加、大叶芹等混作套种,能获得更高的效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副食品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崇尚绿色食品,刺嫩芽有机产品供不应求;且有机产品可以出口日本,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有望成为东北地区特色农业的一项支柱产业。目前辽宁省的抚顺、本溪、锦州(义县)、丹东(凤城)、鞍山(岫岩)地区均已开始进行刺嫩芽有机生产。现将刺嫩芽露地有机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及类型

刺嫩芽栽培品种主要有2个:一个是绵刺嫩芽(图1),另一个是铁杆刺嫩芽(图2)。绵刺嫩芽茎节及叶柄关节处有直刺,楤芽无刺,味淡;铁杆刺嫩芽茎干节与节间皆具皮刺,生长于阳坡者刺多于阴坡,楤芽有刺或无刺,味浓。野生种中茎干皮刺还有三角形刺、弯刺、毛刺等多种类型。

图1 绵刺嫩芽(冬态)

图2 铁杆刺嫩芽(萌芽前)

刺嫩芽产量主要由土壤肥力和管理技术决定,生产中无需刻意选择品种。如果在生产中只栽培绵刺嫩芽,可从种子育苗圃中进行挑选,也可以通过根段扦插或组织培养技术育苗,但成本较高。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野菜课题组早在2000年对绵刺嫩芽组织培养获得成功,以萌发1~2周的幼嫩叶柄为外植体,在MS+2,4-D 1 mg·L-1固体培养基上成功诱导出体细胞胚状体并发育成完整植株,年产苗量可达10万株以上。

2 规范化育苗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林区及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等地区已实现大面积露地播种育苗,年产苗量均在百万株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山地或露地栽培的需要。

2.1 种子采收与层积处理 从露地留种园中采收成熟的果实,一般在9~10月浆果状核果紫黑色时分批采收。采下的果实摊开(5 cm厚)阴干,然后用水反复淘洗去杂,将沉底的种子沥水晾干,用纱布袋装好挂放阴凉通风处备用,种子千粒重5 g。11月初土壤封冻前将种子与5倍体积洗净的细河沙混拌均匀、调湿,含水量60%,置于室外事先挖好的40 cm深,长、宽均为100 cm的土坑中,上盖含水量60%的湿沙10 cm厚,土坑中央竖放直径为20 cm的秸秆把,以防烂种,最后覆盖10 cm厚的细土做成龟背形。

2.2 整地做畦 选择远离污染源,3 a(年)不施化肥、未打过农药,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要求pH值6~7,每667 m2撒施1层腐熟的农家肥3 000 kg,深翻35 cm,做成宽1.0~1.2 m、高20 cm的高畦,长度不限,畦间留40 cm宽的作业道。

2.3 播种 辽宁地区4月下旬至5月初将种沙取出,按每667 m2播种量2.5 kg,将种沙均匀撒在耙平的畦面上,上盖1 cm厚的腐熟锯木屑。

2.4 苗床管理 播后利用喷水管道系统进行喷水。播种后要经常喷水,始终保持床面湿润,15 d(天)左右出齐苗,种子发芽率一般70%左右。出苗后间隔5 d(天)喷1次水,辽东地区进入6月注意除草、间苗,避免伤根。7~8月除草3次,视天气情况喷水,夏季气温较高,喷水应在夜间或凌晨进行。9月减少喷水,10月停止喷水。

2.5 起苗、分级 黑龙江地区在10月上中旬起苗,辽宁地区在10月下旬进行,起苗应在土壤上冻前结束。辽宁地区也可在土壤解冻后起苗或随栽随起。起苗深度20 cm,苗木损失率≤3%。每667 m2出苗量5万~10万株。刺嫩芽一年生苗木分二级,一级地径大于4.5 mm,苗高大于15 cm;二级地径4.0~4.5 mm,苗高12~15 cm。主根长20 cm,侧根6条,每平方米出苗50~70株。

3 露地栽培

3.1 选地 按照生产有机蔬菜标准选择远离污染源、连续3 a(年)以上没施用化肥、未打过农药的壤土或沙壤土且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刺嫩芽栽培地。

3.2 整地与定植

3.2.1 整地、施肥、做畦 每667 m2撒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 000 kg,然后深翻土地。刺嫩芽根状茎肉质,雨季怕涝,为防止根腐病发生,要用高畦栽培。一般做成宽1.2 m、高20~40 cm的高畦,两畦之间留宽45~50 cm的作业道。

3.2.2 定植 在春季树液流动前定植。辽宁地区一般在3月底起苗,随即定植,也可在头年冬初土壤上冻前完成。株距0.8~1.0 m,行距(畦宽+作业道宽)1.60~1.65 m。每667 m2用苗420~520株。定植穴深30~40 cm,穴径40 cm,穴内施腐熟的农家肥或鱼蛋白豆粕生物菌肥(主要成分:玉米粉、豆粕、糖厂尾料、麦麸,活性菌发酵)作基肥,肥上垫10 cm厚熟土,苗定植在穴中央,垫土压实,围定植穴做直径40~50 cm的圈水沿,浇足水,待水完全渗下后封穴,然后围定植穴垫成圆锥形,锥顶高出地面10 cm。为防止水分蒸发可在树盘覆草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及后期保水性能。

3.3 田间管理

3.3.1 除草、除根蘖 定植后要适时中耕除草。刺嫩芽根状茎常横走地下,根系分布较浅,常与杂草争夺水肥,因此一年中应除草3~4次,同时要及时清除刺嫩芽基部及其周围产生的根蘖。除草时要避免伤根。最好在行间、畦面上覆盖黑色厚塑料膜,这样既保水又防草。

3.3.2 施肥、浇水 定植当年不再追肥,从第2年开始加强施肥。基肥及追肥完全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鱼蛋白豆粕生物菌肥等有机肥。基肥的施用,可在萌芽前隔行挖深20~25 cm施肥沟,或在树盘周围环状、辐射状挖施肥穴,沟(穴)距植株干基40 cm。追肥在采芽前或整枝前进行,宜少量多次,最好施用鱼蛋白豆粕生物菌肥,每667 m2施肥量200 kg,在距植株干基40 cm处开环状浅沟撒肥并覆盖。追1次肥后浇1次水,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滴灌供水。

3.3.3 套袋 套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光照,为叶芽的生长提供一个暗环境,促进叶芽的持续伸长生长,抑制叶柄横向生长,并且减少叶柄纤维含量,保持叶芽鲜香脆嫩,从而提高叶芽质量和品质。经笔者2011年在本院科研田对比试验发现,采取套袋栽培技术,产量可提高2~3倍。套袋应在芽鳞片变绿以前进行,可用套葡萄的袋或从果袋厂家订制的折径10~15 cm的长筒袋,套袋时,上端距顶芽25 cm,连同侧芽一并套入,用附在袋口的细铁丝固定在枝条上。

3.3.4 采收 露地栽培刺嫩芽第2年春季便可采收,辽南地区采收时间在4月下旬。采用套袋生产的,手摸顶芽长至袋顶时(约25 cm长),打开固定铁丝,小心抽出套袋,用枝剪在距芽鳞片1 cm处连同副芽一起平剪,放入筐中。采完顶芽后,将套袋套回,固定(图3)。顶芽采收后会刺激侧芽快速伸长,当侧芽长至15~20 cm时,抽出套袋,掰下侧芽。套袋保存好,以备来年春季继续使用,可连续使用多年。采下的楤芽每500 g扎成一捆上市销售。另外,利用套袋生产的楤芽采收时为淡黄色,这是由于在无光照下叶绿素a没有转化形成,去套袋见光后,楤芽还会变为绿色。

图3 刺嫩芽顶芽套袋

3.3.5 修剪整枝 定植当年不修剪;第2年春侧芽采收后在距地面30 cm以上处留3个侧芽不采,将上部光秆枝条剪掉,并将枝干30 cm以下的侧芽及基部可能出现的萌蘖抹去,这样第3年春有3个枝条的产量;第3年春侧芽采收后,在每个枝条最基部留2个侧芽,将上部光秆枝条剪除,待第4年春便有5~6个枝条的产量;第4年春侧芽采收后进行整枝,以培养出一主枝三侧枝的8~9条生产枝树形,每年对个别枝杈进行回缩和短截,促发新枝,维持年年有大量新枝以保证楤芽的产量。每年春季修剪不宜过早,否则枝条易徒长,长度达1.5~2.0 m,这样无法控制树形。按上述方法适时修剪,树冠始终控制在2 m以内,且树体寿命可达15 a(年)以上。

3.3.6 产量 通过上述栽培管理模式,定植第2年春每667 m2可采芽50 kg左右,第3年春可采芽200 kg以上,第4年可采芽360 kg左右,第5年后产量可达400 kg以上。

4 病虫害防治

刺嫩芽在上述露地栽培管理模式下尚未发现病虫害。若育苗圃有地下害虫,可在整地施基肥的同时每667 m2撒施生石灰30 kg。

谢永刚,副教授,主要从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山野菜有机生态型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xygzy163@163.com

2017-02-16;接受日期:2017-05-05

猜你喜欢

叶芽露地栽培起苗
绥李3 号李叶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中原地区樟树引种栽培管理技术
无纺布在露地栽培克瑞森葡萄上应用技术及作用
特色农业“顺地”起苗——“让什么样的地产什么样的粮”
植树造林苗木的起苗和选苗技术分析
苍茫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张掖市无公害露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美国白蛾的为害特点与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