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12-25王迪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0期
关键词:产科病历品管圈

王迪

吉林市中心医院产科,吉林省吉林市 132001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迪

吉林市中心医院产科,吉林省吉林市 132001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产科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产妇8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自40名。对照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按照常规模式处理,而研究组则采取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及产妇对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与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减少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和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品管圈活动;效果

产科作为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与下一代繁衍息息相关,同时也和伦理、人文等密不可分[1]。针对产科医疗服务,除了积极做好治疗,还要加强护理干预。产科任务繁重,风险高,尤其是该科室患者的特殊性,存在急诊、夜诊等,稍有不慎就可能有医疗纠纷、护患纠纷等风险事件[2]。基于此,针对产科要积极做好护理风险管理,该院产科近几年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其中,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名产妇进行如下分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产科收治的产妇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愿意配合研究,产后证实均为单胎妊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自40名。研究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37岁,均值(28.9±4.2)岁;孕周最短36周、最长41周,均值(38.9±1.3)周。对照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35岁,均值(28.6±4.7)岁;孕周最短36周、最长41周,均值(38.5±1.7)周。2组产妇在前述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按照常规的健康教育、环境干预、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措施处理,研究组产妇则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加入品管圈活动模式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2.1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组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活动内容学习,比如品管圈活动的特点、原则、方法,促使护理人员对品管圈活动有一定的了解;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号召产科护理人员积极参与该次品管圈活动,筛选出合适的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入选护理人员均为自愿参与,成立品管圈小组共计3个,分每组成员5~8名,包括孕产妇护理小组、新生儿护理小组、健康教育品管圈小组,3个小组护理人员在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及学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小组成立后,组织他们进行过去该院产科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护理风险缺陷资料、潜在风险问题进行重点观察与讨论,最终确定护理缺陷主要有新生儿手圈与胸牌脱落、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率低、病历书写不合格、产妇对护理满意程度较低等。

1.2.2 品管圈活动具体内容 (1)孕产妇护理:通过该院对以往产科护理风险总结,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进行孕产妇护理管理,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建立严格巡视制度,及时、有效地解决孕产妇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任何问题,尤其是护士与助产士待产期间出现问题及时上报,切勿懈怠工作,诱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重视患者的隐私保护,孕产妇因为情况特殊,治疗期间不能随意暴露她们的身体,要和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知情同意后再进行某些部位的暴露,严格保护孕产妇的隐私。出院前,要求产妇填写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针对评估结果及其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便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整改。(2)新生儿护理:根据新生儿手圈、胸牌脱落等不良事件分析后总结原因,讨论合理的整改策略。导致新生儿手圈与胸牌脱落的原因主要是产妇及其家属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护理人员在系的时候可能存在较松或其质量差等问题,整改措施主要有:①对该院采购科提出意见,要求他们提高手圈、胸牌质量。②对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确保护理人员在系手圈与胸牌时动作规范与标准,达到相关的要求。③将手圈、胸牌对于新生儿护理的重要性告知产妇及其家属,叮嘱他们平时要加强注意,预防脱落。(3)健康教育:产科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涉及的教育内容较多:①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通过查阅、学习最新知识,设定合理与科学的健康教育路径表。②提高孕产妇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对于孕产妇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妊娠期与哺乳期知识贫乏,要积极做好知识普及,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以及相关健康知识手册的方式宣传教育,甚至可采取视频的方式教育,向产妇传播相关知识,对于她们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尽可能提高知识普及率。③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健康教育路径表内容,做到熟记于心,确保操作熟练,同时在操作期间遇到的问题要进行反思与整改。加强护理人员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促使护理人员准确书写。定期学习新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护理人员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并培训他们和产妇及家属的沟通技术,提高交流能力,更好地完成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及产妇对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实施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该次研究数据,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与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分析见表1。

表1 2组护理效果对比[n(%)]

3 讨论

产科属于医院比较特殊的科室,而且有着急诊多、夜诊多、病情特殊、出诊频繁、产妇周转频繁等特点,也是风险相对较高的科室之一[3]。针对产科护理人员而言,如何采取优质、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成为热点课题,有效的护理方案才能确保新生儿与产妇安全,尽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避免护理风险事故发生[4]。品管圈指的是全员自愿参与的以持续不断推行管理、改善自己为目标的工作场所,这种场所开展的活动旨在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品管圈活动从尊重人性出发,经轻松与愉快的现场管理,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在工作中获取成就感与满足感。品管圈活动在产科逐渐开展起来,该院也有了相关应用,显示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该次研究中共计纳入对象80名,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而研究组则采取品管圈活动处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仅有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研究组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与产妇对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50%、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小组利用品管圈科学化的方法分析新生儿护理缺陷及其原因,找出根本原因后选题、设定目标,找出解决的措施,然后进行整改,通过实践来证明措施的成效,遇到问题进一步整改与再实践,从而更好地避免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品管圈活动针对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实施了整改,明显改善了书写缺漏、签名潦草及错项等问题。护理人员病历书写质量对于以后回顾性分析十分重要,可靠的病历书写能让以后分析更准确,对进一步可持续改进护理措施提供了保障。品管圈活动体现出了它的教育性与主动性特点[5],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了孕妇及家属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而且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使得他们的专业知识更牢固,疾病知识更丰富,教育方式更合理,提高了教育效果,促使产妇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母婴安全,提高护理满意率。

综上所述,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减少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和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1]王玲,姜晓苓.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在综合医院产科病房中风险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26-128,132.

[2]周美珍,吴秀芳,周春霞,等.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25-826.

[3]蒋好,左静,强娟,等.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6中旬刊):401-402.

[4]郭珊.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904-1905.

[5]龙梅.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5,16(10):58.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0.127

R473.71

A

1672-5654(2017)10(c)-0127-02

王迪(1986-),女,吉林省林市人,本科,护师,主要从事妇产科护理。

2017-07-23)

猜你喜欢

产科病历品管圈
强迫症病历簿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病例”和“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