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17-12-24傅文第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老龄化中医药养老

傅文第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哈尔滨 150040)

中医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傅文第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哈尔滨 150040)

制约和阻碍我国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人才短缺和素质不高是制约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从人才开发、准入机制、培训提高、激励办法、评价体系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入手建设一支人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探索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有效措施。应凸显中医在养老产业服务中的独特价值和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优势,发挥中医“师承”与“院校”结合优势,助推养老服务业走出困境。

中医人才;医养结合;健康老龄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养老服务涉及政策、社保、医疗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养老人才供给不足,培养、培训与使用障碍是制约养老事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从中医视角发挥中医优势,创新养老人才培养机制是破解养老服务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凸显养老服务产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一)人口快速老龄化形势严峻,给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世界上由年轻型变为老年型的国家,日本用25年,英国用45年,美国用60年,瑞士用85年,法国用115年,而我国仅用18年[1]。据2013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论坛发布,2014年初我国老年人口突破2亿大关,老龄化水平达到14.8%;2025年将突破3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9.9%;2034年将达到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25.2%[2]。《中国人口老高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前20年将成为“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3]。我国老年人口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快速化、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和少子化等五化叠加特点。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相伴,与经济跨越发展阶段“中等收入陷阱”遭遇,“未富先老”是我国区别于西方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征。养老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但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影响百姓福祉,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生存发展。

(二)我国养老问题严峻形势还没有被全社会充分认识,抓住老年服务业发展战略机遇期,变压力为动力还需要深入研究

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复杂国情,各地发展不平衡,相关社会问题较突出,加之现阶段养老主要以家庭为主,社会化程度不高,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严峻形势带来的多方负面影响传导相对滞后,使人们还没充分认识到养老问题的复杂性、严峻性和紧迫性。我们形容老龄工作面临的困境时常说“未富先老”,而实际上比“未富先老”更可怕的是“未备先老”。因为,“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状况,而“备”则是应对的积极态度和实际举措。当前养老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譬如,养老政策不系统完善,呈现碎片化且缺乏落实具体措施和责任追究机制;养老体制机制还不适应老龄业发展需求,亟待改革与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养老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社会化养老机制活力不强;养老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政策导向、培养措施和保障路径等还有待明确和畅通。近期内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应对措施及百姓的承受力还在可控范围内,要抓住老年服务业发展战略机遇期,把握大势,传递正能量,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媒体宣传为手段,以创新活动为平台,加强养老服务宣传教育,开展健康老龄化建设,营造浓厚敬老、爱老、助老文化氛围,变被动为主动,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建设与老龄化矛盾,以平和、积极态度迎接和面对社会老龄化。

(三)各类养老服务人才“数量少,不中用”,是制约当前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城乡部分高龄、失能和失智等需要护理服务的老人约3 300万,占老年人口19.0%,2015年达到4 000万人。如果按3:1配备养老服务人员,我国将需要上千万服务人员,而现在养老机构所有工作人员只有约30万人。据2015年全国老年健康服务高峰论坛信息,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服务人员总共约100万人,其中2/3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按照《养老“十二五”规划》每5个老人配备一个养老护理员要求,2015年需要培养133万养老护理员,但目前取得资格证书者仅有5万人,缺口超百万[4]。养老从业人员工作艰苦,社会地位低;工作待遇差,晋升和培训机会少;社交范围窄,家人不支持,传统观念制约养老专业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滞后于养老服务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机制不畅,人才培养立交桥尚未搭建,“看好不看座”、“虚热实冷”等导致养老服务各类人才短缺且流失严重是养老服务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工程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具体,发展不平衡,效果不显著,养老人才持续短缺可能成为引发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导火索之一。养老人才短缺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因此,如何使养老服务成为一个让老人放心,家人安心,社会尊重的职业,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就成了养老事业的重中之重。

二、机制创新是养老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和动力源泉

(一)机制创新的当代价值

所谓机制创新,即组织或部门为优化各组成部分之间、各组织活动要素之间的组合、协调和联动及相互作用、调节与控制的功能和过程,是提高效率,增强整个组织或部门的执行力、竞争力而在各种运营机制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包括激励机制创新、竞争机制创新、发展机制创新和约束机制创新等。

实现组织或部门机制创新,必须关注以下三点:

一是要深入研究组织或部门组建、运作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现有机制的弊端是实现机制创新的基础。

二是组织内部运行规范与制度的制定必须以反映组织运作的客观规律为前提,规范与制度是否符合运作规律是实现机制创新的关键。

三是把科学的组织制度和规范内化为正常的组织机制,必须有正反两方面的激励措施并长期坚持,这是实现机制创新的保障。

(二)机制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远远快于出台的应对措施和相关政策。养老服务业人才包括生活照顾人才、医疗护理人才、生活服务人才、机构管理人才和教育人才等,目前保守估计缺口达千万人以上,而且还有拉大趋势。养老服务管理与医疗等专业技术人才几乎是空白,仅有的业内人员还面临着“招不进、留不住”的尴尬局面。养老人才问题如果不能快速很好解决,轻则会影响养老事业发展,重则会影响社会安定,造成政治影响。因此,解决养老人才问题必须大胆创新,打破原有思维定式和培养模式,采取超常规发展思路,在人才培养体制进一步完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从政府与行业、机构与管理、从业人员自身等三方面入手,创造政策环境,创新管理模式,打造专业队伍,形成行业本身吸引力,形成提升—吸引高素质劳动力入行—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社会认可度和收入待遇提高—行业吸引力进一步提升的良性互动。

(三)机制创新是适应新形势,培养“接地气、用得上、留得住”的养老人才的最佳路径

我国老年人口多、比重大、发展迅猛,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历史欠账多,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在2020年后,社会老龄化将成为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新常态。应对社会发展需要,要处理好目标与路径、事业与产业、速度与效益关系,必须在工作理念、体制和模式上创新,打造“大老龄”工作格局,探索养老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和切实方法,在求才、留才和用才上做好文章。一要“接地气”。就是要根据我国“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国情,紧扣当前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延伸、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业发展现状,制定养老从业人员培养规划和相应政策,搞好预测和趋势分析,加大护理人员培养培训的力度,加快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速度,加强培训教育人员培养实训的强度,使养老人才培养与需要相适应。二是“用得上”。就是突出养老人才的应用型和实用性,充分发挥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打通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联盟与合作通道,使职业技术与专业理论相结合,加强实习实践和培训基地建设,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统一,培训提高与职业认证同步,突出养老人才的实践价值。三是“留得住”。就是要研究激励政策,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媒体宣传,形成尊老、爱老、助老社会舆论氛围,使养老事业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崇高事业,促进人才流动,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养老队伍。

三、发挥中医在养老产业人才培养中的特色优势和战略价值

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从中医药学宝库中吸取营养,探索中医在破解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中困境是突破养老人才培养障碍的新探索。

(一)发挥中医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优势,助推养老服务业走出困境

养老核心是健康,没有健康就没有快乐,就没有幸福的老年生活。在建设以社区为依托,以养老服务机构为支撑,面向老年人多元需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互补充和强化整合,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全民关怀”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中,要坚持医疗服务是前提,医养结合是关键,文化养生是升华、养老政策是保障的服务原则。在西医包打天下、看病难看病贵、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现实中,如何发挥祖国医学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是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要抓住当代医学模式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局部医学”向“整体医学”转变的契机,用中国式办法破解世界性难题。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原创科学,“精诚人和”的中医药核心价值观、治未病及养生保健思想,深得广大人民群众信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感知中医的整体性、个性化、多靶点、多层次的优势,体味“未病先防、己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病精髓,探索中医药在未病先治、已病治证、病后调理等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理念,积极发挥中医药学在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弘扬中医药学的健康医学理念,以中为体,中西医结合并重,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助推养老医疗体系建设,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养老服务道路。

(二)发挥中医在养老产业服务中的独特价值

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高龄化、失能半失能人口迅速扩大、卫生保健服务不到位。近年来,老年人口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发病率逐年攀升,影响健康老龄化的最大障碍就是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不仅困扰中青年,更是对老年群体提出严峻挑战。养老医疗服务与保障制度、政策导向与服务体系建设成为衡量是否很好解决老龄化社会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标志,应对慢性病、多发病和难治病等带来的健康挑战和医疗费用危机呼唤对医学理念、治疗模式和核心价值进行反思,解决医疗养老问题,目前西医是主力,但面临“疾病医学”困扰,越来越凸显困境,结合中国国情,发挥中医药优势,加入中医药服务成分,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5]。《巴黎宣言》提出,“好的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能把病治好”;“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6]。中医在治未病、养生保健、病后康复、健康辨识、健康管理等方面积累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对于综合调理人的健康状态、遏制慢性病蔓延具有宝贵价值。要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化、个性化特色和中药复方多靶点、多层次作用优势,针对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等发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优势,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技交叉融合,让人人享有健康。

(三)发挥中医在人才培养中“师承”与“院校”相结合优势,大力培养护理、康复及中医药管理等实用型人才

中医强调防病于未然、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上工治未病”思想是现代医学追求的最佳境界和健康医学发展方向,与我国提倡的建立健康老龄化的养老服务体系高度契合。当前,中医人才培养受到现代医学冲击,加之自身中医自信、疗效自强、发展自觉等存在的问题,中医在现代医疗体系及健康养老服务中还未充分发挥应有价值。中医在养生保健康复等基本医疗服务中简便易行,其“治未病”思想和相关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易于理解和学习掌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正是中医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优势。传统中医以“悬壶济世”为操守,以“大医精诚”为追求,学习讲究师承,重视个体教育和特色学习,突出学派和传承;而现代院校教育追求质量与数量统一,强调运用吸收现代科技手段发展与创新中医。发挥中医在养生、保健、康复和治疗慢性病中的作用,发挥中医人才培养在师承和院校培养中的优势,共性与个性结合,传统与现代贯通,学历教育与培训提高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管理服务相统一,依据国家规划,瞄准现实需求,培养护理、康复及中医药管理等实用型人才,满足养老医疗基本需求。

[1]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9.

[2]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02-003.

[3]肖游.全国老龄办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J].人权,2006,(2).

[4]汪玲.专业养老护理缺口超百万人,我国有望启动“免费老年健康服务生”的培养[N].成都商报,2014-12-06.

[5]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5-03-16.

[6]陈凯先.把中医药科技创新摆到国家科技战略的高度推动我国科技的原始创新[J].中医药文化,2015,(2):4-6.

Research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pension industry

FU Wen-di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dissemination ofChinese medicine culture,HeilongjiangUniversityOf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

Many factors restrict and hinde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pension services,but the lack of talents and the quality is not high i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service industry healthy,reasonable structure,excellent quality of the endowment service personnel is to explo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ultivate talents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the pension industry.We should emphasize the unique value in the Chinese pension industry service in the pension service system and the advantages of TCM"Apprentice"and"colleges"combination ofadvantages,boost the pension services out oftrou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combination ofmedical care and health care;healthyaging

F24

A

1673-291X(2017)35-0079-03

2017-10-15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中医文化学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JD2017015);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医文化学特色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SJGY20170612)

傅文第(1965-),男,黑龙江绥化人,研究员,从事教育心理、高教德育、中医药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兴 华]

猜你喜欢

老龄化中医药养老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养老生活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