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影响

2017-12-24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理论课培育马克思主义

昝 倩

(西安医学院,西安710021)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影响

昝 倩

(西安医学院,西安710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民生之根本就是就业。应当将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就业以及政府鼓励创业与就业的方针严格贯彻落实好,对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及就业优先战略加以严格执行,指引劳动者改变就业理念,倡导多形式多渠道的就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将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严格落实到位。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落实好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业素质

引言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若想真正接轨世界,则必须加大对高素质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所以,创业素质教育除了应当注重对企业家的培育,更应当注重对现代大学生实践精神、创新意识以及综合能力的培育。因此,高等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以此为契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以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的更好发展。

一、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辞海》一书将“创业”解释为“创立基业”,也就是草创、开拓成就与业绩[1]。所谓的创业教育,指的是高等院校为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根据市场需要与规律,在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中对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进行培育的一种教育体系[2]。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及主体性教育,同时对大学生的人格实施健全教育。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就是对大学生的各种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进行培育。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以特定的道德规范、政治观念和思想观念来对其成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感染,以使其成员树立能够满足特定时期或特定社会需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社会根据特定要求来对成员进行培育的一种实践活动[3]。

二、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

现阶段,有许多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一些是以创业为出发点,一些则是以经济学为出发点。可是却极少有人将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因为创业教育中未注重对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培育,致使在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时,在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培育、创新思维的提升以及创业意识的增强等方面一直都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一个人的思想素质通常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实践中所做出的行为,如选择、评价以及判断等,而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是伴随其一生的,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理想信念等品德因素。如果将该道德素养转变为大学生的稳定的人格素养,势必可以有效调控并促进其创业能力的提升。

创业教育是一项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其着重强调对大学生基本创业素质的培育。创业教育的核心就是着重培育马克思主义“三观”,其对于培育大学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等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三观”的培育需要着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应当将其深入贯彻于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实践之中。所以,在当下我国重点强化创业教育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紧密融合于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工作之中。若想全面推进创业教育的开展,则必须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创业人格、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业意识的培育充分融合起来,全面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在当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和就业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国内外的人才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若想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则必须依靠多方的共同努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应当利用教育来指引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大学生主体的道德层次、认知水平、心理素质以及哲学素养等多方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主体意识及创新意识,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提升与培育[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自身的主观世界进行改造。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就称作认识。此种能动反映包括两个特征,即创造性与模仿性。创新是创造性的一个最主要特点,它是在对实践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通过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可以使大学生意识到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使其清晰地意识到个人主体性,充分认识到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个人主体性的使命和责任,不断对自己的主体意识进行强化,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不断对自身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提升。除此之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得到不断的强化,使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得到不断的培育,有助于对大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育,使大学生主体的创新灵感与意识得到不断提升,不断推陈出新,开拓全新的事业。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科学的创业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之一。马克思主义指出,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社会生活都是实践。实践属于一种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其充分反映了自觉的能动性。每个人都拥有理想思维,其所从事的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完全不同的,只有此种能动的、自觉的活动才具备真正的实践意义。这就要求创业教育必须先对大学生实施基本的认知教育,以使大学生明确自身是否应当创业、应当如何进行创业等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对人的本质属性进行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创业的实际困难,应当脚踏实地,不断地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不断地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培育大学生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让大学生自主树立创业意识,同时通过创业实践活动不断地将自身的个人价值体现出来,创建更多的社会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促进国家兴旺发达、民族进步的基础保障。马克思主义指出,当我们在对自身的精神活动、人类历史或自然界进行深思熟虑的考察时,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幅由各种关联及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汇起来的情景。客观世界是密不可分的,事物内部之间、事物和事物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便为树立与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思考性,让大学生借助创新思维更好地认识到事物的多方关联,构建多样的处理方式及思维模式。每个创业成功人士都拥有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思维的基础就是辩证思维能力,而马克思主义理念的唯物辩证法正是树立辩证思维能力的基础保障。因此,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更加深入地掌握、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思维的提升除了要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取决于辩证思维能力,而辩证思维能力又是由大学生的哲学素质决定的。所以,若想使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实现全面提升,则务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育

应当对现行的教学模式加以转变,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同时采用有效的对策来使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充分融入大学生的心中、脑中以及耳中。应当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育当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切不可将课程教学视做简单的知识传授或知识教育,甚至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做“政治理论”知识来进行灌输,而是应当借助教学方式来使其育人的功能得以充分体现出来,指引大学生如何对自身及社会加以正确认识。同时还应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来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做到知行合一[5]。应当将创业型人才的培育当作教育目标,重点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这也正是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使命。

(二)整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机开展创业教育

从知识层面与教育内容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牵涉到诸多学科,如历史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以及其他人文科学。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全面的优化与整合,为创业型人才的培育提供基础保障。

若想将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则必须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对关于创业的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将创业教育内容有机地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在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在哲学部分,则可以对大学生的创业思维能力以及利用辩证思维方式处理创业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进行培育,以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在政治经济学部分,可通过介绍商品和商品的运行规律,来培育大学生接受市场经济竞争的思想。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一课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国情和世情,让大学生认识到创业的必要性,使其积极配合国家创业型人才培育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发展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创业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而且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科学的创业观,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应当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应当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育外,还应当整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机开展创业教育,以使大学生创业素质得到更好培育,从而为我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创业型人才。

[1]姜尔岚,蒋超群.论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20).

[2]程贵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J].经济研究导刊,2014,(26).

[3]高丽,赵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J].河北农业科学,2012,(9).

[4]罗金凤.基于培养视野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素质能力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5]杨建,从文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G647

A

1673-291X(2017)35-0075-02

2017-09-20

昝倩(1981-),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张宇霞]

猜你喜欢

理论课培育马克思主义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