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战视角下战国时期诸侯合纵攻秦研究

2017-12-23王政冬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统一战线

王政冬

摘要:战国时期,山东诸国先后五次大规模合纵攻秦,除第一次未能取胜外,其余四次都获得了大小不一的战果。矛盾重重的山东诸国之所以能够组成攻秦的统一战线的原因,首先是各国在攻秦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其次是各国灵活的邦交政策能为合纵大局进行适当妥协、退让,再次是组织者强大的号召力和对多方关系的妥善协调。虽然五次合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秦国的发展,但最后山东诸国皆“亡于秦”。山东诸国缺乏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在具体策略的选择上只顾眼前利益,缺乏有效的削弱秦国的方案。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各国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山东诸国为壮大自身,不断兼并土地和掠夺人口,加上连年征战,相互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在共同利益和具体利益之间无法进行正确选择。山东诸国的教训值得后世深刻反思和警醒。

关键词:合纵攻秦;山东诸国;统一战线;邦交政策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17)05-0070-12

从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41年,山东诸国(崤山以东的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诸侯国)先后五次合纵攻秦,每次参与合纵的国家都达到了五个。整个战国时期,只有秦国遭到了如此频繁且大规模的进攻。对合纵攻秦的利害与成败得失,自西汉贾谊《过秦论》以来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在史实考证方面,杨宽所著《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对合纵连横的史料进行了极具价值的整理与考据;以晁福林的《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为代表的先秦史书籍和论文在杨宽著作的基础上对合纵连横的史料做了很多有益的补充和订正。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合纵连横进行了研究,如漆海霞从国际关系中有效制衡的角度指出,秦国通过兼并而非灭国、连横与远交近攻等策略减少了各国对自身的威胁感;赵德宇从“联合作战”的军事角度对当时的军事环境进行了解析研究;周德钧从地缘政治角度指出,合纵是在国际间力量出现失衡状态时,各国为挽救、维护乃至重构力量均势而采取的措施。较少有学者从统一战线角度对合纵攻秦问题进行探讨。统一战线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广义的统一战线包括不同国家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结成的同盟。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是中国古代统一战线的典型案例,诸侯间的聚散分合将统一战线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合纵攻秦是这种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统一战线实践。本文拟在对相关史料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以统一战线理论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合纵攻秦的相关问题进行诠释,为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现象和中国古代统一战线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一、诸侯合纵攻秦概况

(一)第一次合纵攻秦

公元前318年,楚、魏、韩、赵、燕五国合纵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这是战国时期秦国第一次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大规模联合讨伐。此次合纵攻秦是公孙衍与张仪一纵一横两大策略的激烈交锋。当时秦国相邦张仪推行“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楚)”的策略,并挟秦、韩两国之重于公元前322年相魏,逐走奉行魏、齐、楚联盟的原魏相惠施。齐、楚两国随即出兵攻魏,因秦出兵救魏,两国罷兵。随后秦、魏、韩联盟开始向齐、楚两国发动攻势。“秦假道韩、魏以攻齐”,结果被齐将匡章击败。于是张仪改变策略,以“秦、梁(魏)之齐合横亲”。公元前320年,刚即位的齐宣王迎娶秦国女子为夫人。张仪的政敌公孙衍则极力破坏张仪的连横之策。公孙衍曾在秦国为相,后似与秦人结仇,离开秦国后终生致力于反秦事业。魏惠王在任用张仪为相的同时依然重用公孙衍,或有平衡朝中各派势力的意思。公孙衍先是设计让齐国不再信任张仪,而后联络韩国作为自己的援军。张仪当时计划“秦攻三川,魏攻南阳”以灭亡韩国。为拆散秦、魏联盟,韩国重臣公叔在公孙衍所派说客的劝说下,不惜割让部分南阳土地替公孙衍向魏国邀功,最终公孙衍“果相魏”。公孙衍出任相邦的背后还有楚国因素,楚怀王以“为臣不忠不信”的理由让魏惠王罢免了张仪。张仪相魏前后的战略,无论是秦、魏、韩联盟,还是秦、魏、齐联盟,目标都指向了楚国,而公孙衍作为反秦的标志性人物在此时颇受楚国君臣的青睐。韩国在遭到秦、魏两国的夹击后就倒向了楚国。公孙衍相魏使楚、魏、韩形成联盟,公孙衍与燕、赵又是故交,五国合纵的条件基本成熟。

五国之中楚国实力最强,而且是这次合纵伐秦的主要倡导者,所以楚怀王理所当然地成为“从长”。公元前318年,楚、魏、韩、赵、燕联军合攻函谷关。五国联军之中,魏军攻秦最拼命,因为魏惠王和公孙衍极痛恨秦国;楚国当时正在与越国激战,能用在五国攻秦上的兵力和精力有限;其他三国也各怀心思,这支松散的联军“不能伤秦,兵罢而留于成皋”。兵法云:兴师十万,日费千金。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让魏国支撑不住,魏国派惠施到楚国商议对秦和谈之事。楚国眼见取胜无望,便准备直接派惠施到秦国议和。这时策士杜赫对楚国令尹昭阳说:“凡为伐秦者,楚也。今施以魏来而公入于秦,是明楚之伐而信魏之和也。公不如无听惠施,而阴使人以请听秦。凡为攻秦者,魏也,今子从楚为和,楚得其利,魏受其怨:子归,吾将使人因魏而和。魏为子先战,折兵之半,谒病不听,请和不得,魏折而入齐、秦,子何以救之?东有越累,北无晋,而交未定于齐、秦,是楚孤也。不如速和。”“晋”即魏国。当时楚国在东面与越国作战,齐国在此次五国合纵攻秦中偏向秦国。楚国如果还对魏国表里不一,到时四面树敌,就会陷入孤立,所以立即派使者到魏国筹划对秦和谈。

战国时期第一次声势浩大的合纵攻秦以五国主动求和告终,但秦国并未罢休。第二年(公元前317年),秦、齐从西、东两个方向对韩、赵、魏发起猛攻,秦将樗里疾大破三晋联军于修鱼,斩首八万二千;齐军击败赵、魏联军于观泽。三晋遭到了秦国的凶猛报复。不过这次秦国并不是绝对的赢家,在秦国全力迎战五国联军时,义渠人趁势袭掠秦境,这也是公孙衍的事先谋划。义渠君之魏,公孙衍谓义渠君曰:“道远,臣不得复过矣,请谒事情。”义渠君曰:“愿闻之。”对曰:“中国无事于秦,则秦且烧熱获君之国;中国为有事于秦,则秦且轻使重币,而事君之国也。”义渠君曰:“谨闻令。”居无几何,五国伐秦。陈轸谓秦王曰:“义渠君者,蛮夷之贤君,王不如赂之以抚其心。”秦王曰:“善。”因以文绣千匹,好女百人,遗义渠君。义渠君致群臣而谋曰:“此乃公孙衍之所谓也。”因起兵袭秦,大败秦人于李帛之下。公孙衍对秦与义渠关系的分析颇为精确。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五国攻秦规模宏大,义渠人必然能知道此事。义渠人无法了解秦国的虚实,也就是秦国到底会用多大的力量去对付联军,这关系到秦国有多少剩余兵力来应付第三方的进攻。结果秦国自己心虚,主动向义渠示好。义渠君抓住时机,起兵袭秦,大获全胜。这说明处于统一战线松散层的成员,如果配合得当,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endprint

(二)第二次合纵攻秦

公元前298年,齐国相邦田文(谥号“孟尝君”)组织齐、魏、韩三国攻秦。公元前296年,赵、宋两国加入联军。最终,秦军战败,割地求和。这次合纵攻秦的起因是秦、齐关系破裂。秦昭王即位之初,因其母宣太后是楚人,所以秦、楚关系甚好。公元前304年,秦昭王与楚怀王会盟,秦国将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一带)还给了楚国。公元前303年,“齐、韩、魏为楚负其从亲而合于秦,三国共伐楚,楚使太子入质于秦而请救,秦乃遣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然而,这样良好的秦、楚关系最终却被楚国太子横给葬送了。公元前302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秦人震怒。公元前301年,秦国庶长奂率军大举进攻楚国新城(今河南伊川县一带)。这一年,齐、魏、韩三国再度组成联军,在沘水附近的垂沙(今河南唐河县境内)将楚军打败,楚军主帅唐昧战死。面临困局,楚怀王开始改变策略,主动与齐讲和。公元前300年,太子横被送到齐国当人质。为了避免齐国在秦、楚战争中帮助楚国,秦国开始拉拢齐国。秦昭王把自己的亲弟弟泾阳君送到齐国当人质,并邀请孟尝君相秦以巩固两国关系。公元前299年,孟尝君出任秦国相邦,泾阳君也返回秦国。在孟尝君担任秦国相邦期间,赵国人金投在秦国担任丞相。两人分别代表齐、赵的利益,而齐、赵两国必然有利益冲突之处。公元前298年,金投设计陷害孟尝君,秦昭王中计,“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在有“鸡鸣狗盗”手段门客的帮助下,九死一生逃回齐国。赵人楼缓接替孟尝君相秦。当时秦、赵关系颇佳,当年秦武王死后,赵武灵王派人将在燕国做人质的秦昭王护送回秦国继位。这一时期秦昭王偏向赵国也在情理之中。

孟尝君返回齐国后,立即组织齐、魏、韩合纵攻秦。三国联军迅速兵临函谷关,秦军拼力死守,联军久攻不下,致使战争持续了三年。战事一旦迁延,各种问题就会凸现出来,比如粮食问题。据《战国策·西周策》载,联军曾向西周国借军粮。《史记·六国年表》载,三国出兵当年“河、渭绝一日”。黄河、渭河断流意味着当年黄河流域可能有较严重的干旱,这势必造成粮食减产。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苦战。

沙场激战的同时,外交上的纵横捭阖同样激流涌动。当时赵国人富丁在魏国任职,想让赵国与齐、魏、韩一方联合,于是派遣司马浅游说赵武灵王,说这一策略能“罢齐敝秦”,到那时“赵必为天下重国”。但是赵武灵王最终采纳了楼缓“以赵合秦、楚”的策略。当时的策士指出了赵国的意图:“仇赫之相宋,将以观秦之应赵、宋,败三国。三国不败,将与赵、宋合于东方以孤秦,亦将观韩、魏之于齐也。不固,则将与宋败三国。”赵国名义上与秦国结盟,实际上持两端以观望。如果秦国失败,赵国就落井下石;如果三国联盟不稳固,赵国就联合宋国进攻三国联军来支持秦国。赵国这么做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三国攻秦,赵攻中山”。赵国当时正在全力攻打中山。史载赵武灵王“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五年乃归”。此时赵国无暇他顾,也不想其他国家干预赵攻中山,所以让各诸侯国都卷入战争,这是赵国的最佳选择。齐、魏、韩三国为巩固联盟,花费了不少心思。魏国相邦周最是合纵伐秦的坚定支持者,有策士建议他派人游说魏王、韩王,让周最兼相两国,“视之不可离”,那就会让持观望态度的赵国倾向于联军。此策最后是否成功史无明文,但可以从中窥见当时斗争的多变。

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赵、秦关系在这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史载“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于是赵国最终选择了与联军合作,胜利的天平向联军倾斜。“三国攻秦入函谷”,“齐、韩、魏、赵、宋五国共攻秦,至盐氏(今山西运城市)而还,秦与韩、魏河北及封陵(山西芮城县西南)以和”。此次合纵攻秦以联军获胜告终。

(三)第三次合纵攻秦

公元前287年,在苏秦的积极奔走下,齐、赵、魏、韩、燕五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国退还部分土地。这次合纵的主力是赵国。当时秦国拟联合齐、燕、韩、魏共同伐趙,要“参(三)分赵国壤地”,而且五国盟约已经“著之盘盂,属之雠柞”。结果此时秦国做出了一个震惊天下的举动:秦昭王十九年(公元前288年)十月,秦昭王在宜阳(今河南宜阳县)称“帝”。当时大国都已经称王,而秦王公然称帝,难免物议沸腾,于是秦国君臣想了一招化解之策——将帝号同样致与齐湣王。这样既可以拉拢齐湣王,又让齐国平摊了舆论指责。齐湣王最初自然是大喜过望,欣然接受帝号,但随着策士苏秦的到来,齐湣王改变了想法。苏秦谓齐王曰:“齐、秦立为两帝,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王曰:“尊秦。”苏秦曰:“释帝则天下爱齐乎?且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苏秦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宋之利也?”王曰:“不如伐宋。”苏秦对曰:“夫约,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宋之利;故臣愿王明释帝,以就天下,倍约傧秦,勿使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服,天下不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易尊者也。愿王之熟虑之也!”苏秦作为燕国谋臣保存燕国是他最重要的使命。国力相对弱小的燕国必须让这两个强邻相互制衡,才能求得生存,所以苏秦必须要保住赵国。不过劝齐湣王进攻宋国确实符合齐国利益,假如五国灭赵,齐国只能得到赵国东部的一些土地,然而要是能让天下诸侯伐秦,齐国趁机独吞宋国,远胜灭赵之利。最主要的是削弱了秦国,齐国就成当时最强的国家。齐湣王非常认可苏秦的分析,于是“为东帝二月,复为王”,随即让苏秦筹划合纵攻秦。

当时赵国奉阳君李兑也在全力应对这场危机,他与苏秦一拍即合。《战国纵横家书》第四章载,“齐、勺(赵)遇于阿(今山东东阿县)”,“约功(攻)秦去帝”。随后赵国大力支持苏秦游说诸侯。苏秦称自己“遍事三晋之吏奉阳君、孟尝君、韩呡、周冣(最)、韩馀为”。当时奉阳君和韩馀为是赵臣,孟尝君和周最是魏臣,韩眠是韩臣,他们都是三晋将相级别的人物。苏秦在给齐湣王的信函中写道:“恐其(指诸侯)伐秦之疑也。又身自丑于秦,扮之请焚天下之秦符者,臣也;次传焚符之约者,臣也;欲使五国约闭秦关者,臣也。”苏秦为这次合纵攻秦做了大量的工作,先是让五国焚毁了去秦国的外交通行证——“秦符”,然后将五国焚符为誓的盟约传送诸侯,最后让五国对秦人闭关不纳、断绝往来。最终,赵、齐、魏、韩、燕五国结成伐秦联盟。endprint

猜你喜欢

统一战线
简述李维汉关于宗教统战的思想
论抗战时期毛泽东的反投降斗争
以“四个全面”为引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刍议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新时期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探析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中的战略智慧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运用统一战线法宝贯彻五大发展理念